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留住声音,曾经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而一旦留住了声音之后,又上演一段段精彩的进化……



1878年,31岁的爱迪生公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明。


这项发明并不是一年以后才会问世的白炽电灯泡——事实上电灯泡并不是他发明的——而是由一个大圆筒以及曲柄、膜板、金属管等物件组成的一个奇怪机器。


当你旋转曲柄,就可以将你发出的声音录入,然后再播放出来!


这个被称为“留声机”的东西,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找到了可以保留声音的方法。


这个东西当时太过于匪夷所思,以至于某天晚上爱迪生在白宫向时任美国总统海耶斯展示时,兴奋的总统甚至跑去叫醒了他的妻子来一起收听。


爱迪生与第一代“留声机”。当曲柄旋转时,圆筒沿横向方向逐渐滑动,圆筒表面的螺旋凹槽随着机器的金属管滑动收录进声音,而另一根金属针用于回放声音。图/wiki<br>
爱迪生与第一代“留声机”。当曲柄旋转时,圆筒沿横向方向逐渐滑动,圆筒表面的螺旋凹槽随着机器的金属管滑动收录进声音,而另一根金属针用于回放声音。图/wiki


爱迪生随后就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电灯泡的研发上,但富有经营头脑的他自然不会让“留声机”这个伟大发明“流量空跑”,很快注册起了公司,开始商业化运作。


按照爱迪生最早的想法,“留声机”的最大用途是取代做记录的秘书们,用来记录领导或老板的重要讲话。但这条路却并未走通,市场很快给出了新的反馈——大家使用留声机的最大用途,就是用来听音乐。


是否能更好录制和播放音乐,从此成为“留声”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一枝独秀”的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很快就遭遇了挑战。


作为早期“留声机”内部的核心技术,爱迪生公司用来留住声音的主要介质是“蜡筒”(wax cylinders)。经过爱迪生团队的不断研究和改进,到了1900年代初的时候,他们已经研发出了最新型的“硬黑蜡筒”,不仅可以在磨损前进行几百次的刻录,并且可以实现量产的“铸模制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爱迪生的留声机所使用的蜡筒,图/wiki<br>
爱迪生的留声机所使用的蜡筒,图/wiki


但以“蜡筒”作为存储声音介质,也有明显的缺点。


首先,蜡筒录制声音的容量有限,每个蜡筒的录音时间只能维持在2分钟左右。


其次,声音无法实现“批量生产”。比如要卖出100个录有某演唱家或乐团的录音,那就必须对方录制100次。


在这样的背景下,1888年,一个叫埃米尔·玻里纳的德裔美国人做出了一项重要发明:他使用扁圆形涂蜡锌版作为播放和录音的介质——这也是“唱片”的最早雏形。与“蜡筒”相比,唱片虽然在音质上逊色一些,但它有个巨大优势:可以制成母版复制。这也意味着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接下来的20年,基本上都是爱迪生以一己之力用“蜡筒”对抗整个蓬勃兴起的“唱片”行业。尽管爱迪生对“蜡筒”不断进行改进,在录音时长和质量上都不断提升,但根本挡不住物美价廉的“唱片”成为主流的趋势。


更何况,爱迪生一直以自己的音乐品味判断市场——他的公司拒绝发行风靡一时的爵士乐,而诸多唱片公司却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录制爵士乐,俘获了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


到了1910年代,整个录音市场只有爱迪生一家公司还在坚持用“蜡筒”作为介质了。在现实面前撞墙的爱迪生不是没尝试过变通,他的公司也开始生产蝶形唱片。但爱迪生的“倔脾气”再一次上来了:


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唱片都是侧刻声槽的,但爱迪生坚持认为直刻声槽保留的音质更好,所以坚持本公司只生产直刻声槽唱片——这导致爱迪生公司生产的唱片与市面上的主流播放机器并不兼容


就像当初坚持直流电一定会战胜交流电一样,爱迪生一直把这种信念坚持到了1928年,最终只能在惨淡的销售额面前低下了头,允许公司开始生产侧刻声槽的唱片。


但已经晚了。


一方面,其他崛起的唱片公司早就占领了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广播电台的崛起让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了守着电台听音乐的习惯,唱片市场的销量同样受到了冲击。


1929年,打光子弹的爱迪生只能宣布关闭留声机公司,就此退出了唱片行业。


不过,人类用更好办法“留声”的努力却并没有停止。



其实早在1888年9月8日,一个叫奥伯林·史密斯(Oberlin Smith)的美国工程师就发表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这一天的英国《电气世界》杂志刊登了史密斯的想法:利用电磁的原理对声音进行录制——声音导致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磁场,而变化磁场被记录在被磁化的钢丝上,就保留了声音。


史密斯当时设想的介质是含有钢粉的纤维丝,但可行性不高。十年后,丹麦的科学家瓦尔德马·保尔森(Valdemar Poulsen)用钢琴弦作为“钢丝”的材料,实现了史密斯当年的设想。


保尔森当时设计的“钢丝录音机”,图/wiki
保尔森当时设计的“钢丝录音机”,图/wiki


当一个研究方向被证明是正确之后,剩下的事,就是不断改进和提高。


1928年,德国一个叫弗里茨·普弗勒默(Fritz Pfleumer)的工程师忽然灵光一现,发现他的先辈们其实走了不少的弯路:


记录声音的关键是磁信号,那么我在纸带上涂一层磁粉就能达到同样效果了,为什么一定要用钢丝?


弗里茨很快就把他的设想应用到了实际上,并且取得了成功——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磁带”的雏形概念。


有意思的是,之后德国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留声”技术上做出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贡献,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需要用更清晰的声音记录他们当年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讲话。


很多发明都会有相似的情况:一旦性能已经被证明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要向更便携、更廉价的方向发展。


到了1950年代,“磁带”已经发展到只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了,但对个人用户而言,依旧存在携带不方便以及使用不畅等问题。此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全球各大公司都开始投入了便携式磁带的研究,因为谁都知道这背后蕴藏着巨大商机。


“头等奖”的悬念终于在1963年终于被打破了,领奖的那个幸运儿叫劳德维克·奥登司(Lou Ottens)。


这位37岁的荷兰人当时是飞利浦公司的工程师,是公司产品开发部门的主管。之前他率领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了“枪支”:便携式录音机,接下来所需要的只是“弹药”:便携式磁带。


奥登司始终认为,磁带要变成可以放进夹克衫口袋大小,才能得到进一步普及。他最终做到了这一点——他率领团队在1963年研发出的磁带,只有成年人的手掌大小。


劳德维克·奥登司和他发明的便携式磁带,图/wiki
劳德维克·奥登司和他发明的便携式磁带,图/wiki


在那个小小的塑料盒里,事先卷好的磁带被稳妥地包裹。磁带分成A、B两面,每一面都可以收录30至45分钟的立体声音乐。


奥登斯和他的团队的这项发明——他始终强调是“集体的功劳”——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声音传播史。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堪称是磁带的“黄金时期”。


随着播放时间的延长,播放质量的提升,在存储和播放音乐这个领域,磁带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可争议的王者。而正是由于磁带录音方便可靠,价廉物美,使得大批的小型录音公司得以生存和成长,也间接促进了音乐的大繁荣。


1979年,日本索尼公司的一项发明,对磁带的普及可谓是“烈火烹油”。


这一年,由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亲自牵头研发,把当时的便携式录音机去掉了录音功能和扬声筒,加上了立体声电路和立体声耳机,进一步缩小了机器的体积并提升了音乐音质。


在盛田昭夫的坚持下,这台小机器被命名为“Walkman”。


索尼公司推出的第一代“Walkman”,图/wiki
索尼公司推出的第一代“Walkman”,图/wiki


“Walkman”一经推出,立刻火遍全球,顺带也推动了一个新的产业——耳机产业。1986年,“Walkman”这个词被正式收录了《牛津大辞典》。


“Walkman”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却可以说是影响人类音乐史的一项发明,也大大推动了磁带的再一次普及。难怪当初发明便携式磁带的奥登斯不无遗憾地说:


“我一直认为发明Walkman的应该是飞利浦公司,没想到是索尼……”


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磁带音乐包括“Walkman”也迅速在中国普及。


一盒正版磁带的价格当时在中国一度高达三四十元,之后一路下降,在9.8元这个价格区间维持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而“9.8元”也成了一代中国人青春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个价格。至于动辄上千元的“Walkman”更是当时很多普通家庭的中国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中礼物”。


但进入90年代之后,从全球市场来看,虽然音乐磁带在中国还占据无可争议的主流地位,但另一种留存和传播声音的介质已经在欧美国家悄然崛起。


那就是一度被人忽视的唱片。



事实上,当初战胜“蜡筒”的唱片,一直就没有退出过历史舞台。


1931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试制成功331/3转/分的密纹唱片,大大延长了收录音乐的时间。因为被命名为“Long Play”,所以简称为“LP”,而各种类型的唱片有一个至今大家都熟悉并在沿用的统称:黑胶唱片。


即便便携式磁带横空出世,黑胶唱片依旧凭借音质出色而没有被赶出历史舞台。但是,黑胶唱片的缺点也很明显:体积大,播放机器不易携带,本身易损坏……


沿用便携式磁带的成功规律:一样东西要普及,一是要便宜,二是要便携。


1982年,黑胶唱片的升级树上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分支:Compact Disk——也就是CD——出现了。


飞利浦公司在研发CD的过程中依旧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而参与团队工作的人中就有当初研发便携式磁带的劳德维克·奥登司。只是此时,飞利浦公司早已不能一家独大,他们必须和另一个同样在这个领域一路飞奔的“大佬”联手合作——后来居上的索尼。


也是在1982年,飞利浦和索尼联合推出了CD的行业标准,而第一张CD也随之问世。


第一张CD,刻录的歌曲是瑞典演唱组合ABBA乐队的专辑《The Visitors》,隶属宝丽金唱片公司,图/wiki
第一张CD,刻录的歌曲是瑞典演唱组合ABBA乐队的专辑《The Visitors》,隶属宝丽金唱片公司,图/wiki


一夜之间,人类的音乐传播进入数字时代。


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都不难发现:相对于磁带,CD的音质要好很多,并且可以实现每首乐曲之间的跳跃切换,而不必等上一首歌放完或按“快进”或“倒退“来卷动磁带。


和当初推出Walkman一样,在推出第一台CD机后,索尼公司在1984年趁热打铁,又推出了便携式CD播放机“D50”——取名为“Discman”。


1984年11月1日,索尼发售了第一款CD随身听“D-50”,图/wiki
1984年11月1日,索尼发售了第一款CD随身听“D-50”,图/wiki


此时的音乐存储市场上,磁带和CD俨然已经成为了两大巨头。CD的势头明显要更猛一些,传统的磁带已经过了鼎盛时期,但依旧保持相当大的市场。


然而,一旦当声音可以以数字形式保存之后,CD也注定只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站了。



1992年,一种简称为“MD”(Mini Disc)的存储介质诞生了。


推出MD的公司,依旧是在这个领域尝到很大甜头的索尼。MD相对于CD而言,技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革新,只不过是把压缩率提高了一倍,说到底就是把同样的数据塞到更小的光盘里去。


MD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真正要颠覆一个赛道的产品,往往来自于另一个赛道。


1997年3月的某一天,韩国三星公司的一位姓文的部门经理在从美国回韩国的航班上阅读一份电子报告,那份报告是一份图文报告,但附带了一首MP3音乐——当时,作为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的MP3已经完全普及了。


此时,正好文经理身边的一位旅客正在用MD播放器听音乐,受到触动的文经理不禁想:如果也有一个类似的随身播放装置,能将电脑里的MP3音乐播放出来该多好?


文经理回国后就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上级,但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风暴让三星公司受到巨大冲击,文经理也因为业务调整,下放到了三星旗下一家叫“Saehan”的子公司担任总裁。


成为一方诸侯的文总裁反而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1998年,在他的亲自督阵下,全世界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就这样诞生了。


全世界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图/wiki
全世界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图/wiki


MP3播放器其实就是一个只能用来播放MP3格式音乐的功能特定的小电脑,但这台小电脑瞬间就打破了全世界音乐存储和传播市场的格局:它不仅可以听到人耳几乎辨别不出差异的高品质音乐,更可以无限制地免费从互联网上下载任何你想要听的歌曲。


1998年底,美国帝盟公司(Diamond  Multimedia)推出了自家的MP3播放器Rio PMP300,将“互联网免费下载音乐”这一功能做到了极致,所以很快就引来了美国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诉讼:侵犯知识产权。


这场轰动一时的官司最终以帝盟公司胜诉而结束,而MP3播放器也籍由这场免费的宣传而走红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使用Walkman、Discman,转投MP3播放器的怀抱。但这样的局面也造成正版音乐市场遭受了灭顶之灾:又有谁会傻到花那么贵的价钱去买正版的音乐呢?


此时,人类的“留声”历史至少在“硬件”上面已经步入了一个平稳期,接下来,就是“软件”上的事了



2001年10月,乔布斯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裤兜里掏出了一个“小盒子”。


改变人类音乐听歌方式的“iPod”横空出世。


图/iPod发布会
图/iPod发布会
图/iPhone 4发布会
图/iPhone 4发布会


随着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普及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以iPod为代表的MP3播放器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谁愿意随身带着两个可以听音乐的机器呢?


2022年5月11日,苹果方面宣布:iPod产品线正式全线停更。


iPod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把接力棒交给了iPhone,而iTunes的音乐商店也完成了与“苹果音乐商店”的交接——用户们已经习惯了付费会员模式而不是单曲购买模式。


人类从最初“留住声音”到“享受声音”的进程,目前进化就到这一步了。



最后,来一个尾声。


那些我们已经被历史淘汰的音乐存储介质,真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其实并没有。


数据显示,美国的黑胶唱片销量自2009年开始明显回升,且逐年增加,2020年,美国黑胶唱片的销售额增长了28.7%,达到6.26亿美元。其中,51张专辑黑胶销量破5万张大关。而国内情况也是如此:2018年,上海的一家黑胶唱片制造厂重新开张,而之前国内的黑胶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早已关闭。


曾经被MP3打得落花流水的CD行业也在坚守。2021年美国CD销量达4059万张,较2020年的4016万张增长1.1%。


至于MP3行业,也没有缴械投降。索尼公司出品的NW-WM1AM2,在民间被俗称为“金砖”,一台售价近万元,但凭借醇厚的音质依旧在全球市场吸引着一批对音质有特别要求的音乐迷。


NW-WM1AM2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了,图/wiki<br>
NW-WM1AM2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了,图/wiki


那么,古老的磁带呢?


2020年7月16日,英国排行榜公司(OCC)宣布,在2020年的前六个月里,英国的音乐消费者们共计购买了超过65000盒磁带——这个数字相当于2018年英国的全年销量。


相对于出品一张CD的繁琐手续,不少地下音乐人、摇滚乐队喜欢选择用磁带发行专辑,而他们也有一批固定的拥趸。


但磁带并不仅限于“小而美”或“复古”的领域——当然,它的使命已不体现在音乐存储和传播上。


2022年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富士胶片展示了旗下最新的LTO数据流磁带,这款磁带拥有最高的单盘18TB容量(压缩后甚至有45TB的容量空间),而且传输速率也达到了最低400mb/s,最快1000mb/s。事实上,IBM公司在2015年就与富士公司研发出了容量为220TB的单盒磁带,其成本只有同容量硬盘的十五分之一。


与目前的存储硬盘相比,磁带的价格明显低廉很多,且保存寿命更长,关键是只要静态存放,不需要通电,不需要联网,也绝不会被互联网黑客攻击,是一个非常好的存储方式。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的重点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包括银行等敏感部门,都在使用磁带来保存一些核心机密数据。


2006年,微软公司就曾说“磁带已死,磁盘即磁带”。


2015年,微软公司意识到很多云存储公司大规模开始使用磁带存储。


所以,他们已经收回了这句话。



在我的身边,始终有一群喜欢读实体书,也愿意买实体书的朋友。


在电子书如此普及且便捷的时代,为什么实体书依旧占据相当大的一块市场?我觉得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肯定包含一点:“实体感”。


这种“实体感”,不仅仅因为一本书拿到手里的温度触感,也不仅仅因为可以闻到的油墨书香,更不仅仅因为可以随意圈圈点点的勾画快感……或许,就因为它是一个“实体”


如果我觉得一本书确实深得我心,我可以找机会请作者在书上签个名,更可以买一本乃至几本赠送给我的好友,亲人,爱人,以及在扉页上写下我的寄语——电子书固然也可以这么做,但只能发一个购买好的链接或二维码提醒TA收取,这种感觉就差很多了。


更别提某些书如果在电子书书店下架消失,你依旧有一本实体书的重要性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磁带(包括CD)也有这种“实体感”。


我相信,我们这代经历过“磁带时代”的人,都有有过“赠送磁带”或“交换磁带”的经历。一盒9块8的磁带,已经不是十几首音乐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一种认同,一份情谊,一个知己——数字音乐时代,可能你最多只能在微信发一句话:“这首歌好听的,听听看?”


关键的关键,它是一个实体。


但我也曾想过,为何实体书现今依旧可以拥有一个广阔天地而磁带却不能?可能也是因为,实体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巨大,而且一本书拿到你手里,你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翻开就可以看,但一盒磁带到你手里,你固然想听也愿意听,但听磁带的工具几乎已经是绝迹了。


确实,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旧事物总是要被新事物淘汰的,这是不可抗争的趋势。


但有些旧事物,依旧可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顽强守住自己的一小片天空——没错,就是那一小片。无论是黑胶,CD还是磁带,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再也不可能成为大众普遍使用的物品了,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构建一个小众者依旧喜爱的园地。可能报纸也是这样的一个归宿。


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好惋惜的,各有所爱,各取所需。


我至今仍保留了几盒学生时代的磁带。每次打开抽屉看到他们,我看到的已经不是一盒盒看上去古老落后的古董,正相反,它们是一个个蕴含高科技的“时间胶囊”:一首歌,一段曲,里面封存着我一段段的珍贵回忆。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科技的浪潮滚滚向前,之前泛起的一朵朵浪花,虽已消逝,但依旧值得铭记。


参考来源:

1. 《英国:黑胶销量连续13年增长,疫情下同比增速加快》(林的嘻,“中国音乐财经”,2020年12月19日)

2. 《富士胶片推出 LTO Ultrium 9 数字磁带,最大可存储 45TB 数据》(“IT之家”,2021年9月15日)

3. 《居然还有人在买磁带?》(易安,“摇滚天堂”,2022年8月22日)

4. 《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中国日报网”,2022年1月27日)

5. 《被唱衰20年的CD也开始回潮了》(鲁修修,范志辉,“音乐先声“,转引自“钛媒体”)

6. 《索尼Walkman 40周年回顾 播放器工业设计的典范》(“数码评测”,2022年11月30日)

7. 《从iPod到Apple Music,苹果公司的两次“音乐革命”》(“界面新闻”,2022年5月15日)

8. 《爱迪生留声机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网”,2023年2月10日)

9.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时候又没有唱片,他把声音录哪儿了?》(Matt Davenport,“果壳网”,2018年8月25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