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文章首发时间:2017年5月3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要说的故事,可以说是之前的一个续篇。之前我写过一个左宗棠,但因为篇幅实在过长,最后把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一笔带过了,这个高光时刻,就是他收复新疆。今天终于又逮到了一个日子可以写一写整个收复的过程,这实在是晚清帝国斜阳中的一抹亮色。(阅读之前,可先参阅左宗棠的前半生:《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


1875年5月3日,左宗棠受命督办新疆军务


1


1875年5月3日这一天,清政府任命了一位63岁的钦差大臣。


这位钦差大臣,来头不小:他本来就已官拜陕甘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督办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军务和政务。


他的名字也是名震朝野,堂堂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


但他这次被任命钦差大臣所要做的事,却绝非常人想的是一桩美差,反而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一件棘手之事——收复新疆


但是,这件棘手的事情,是左宗棠自己千求万求求来的。


2


左宗棠为什么会求着收复新疆?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如果再不管新疆,新疆就没了。


先简单说说新疆。


新疆原名西域,从清朝康熙皇帝开始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连续三朝用兵,终于平定了这块地方,定名为“新疆”。到了乾隆中后期,新疆人口定居稳定,商业稳健发展,形成了古城(新疆古城)——归化(内蒙古呼和浩特)——张家口的西北商业主干道。


但是,“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国力日益衰落,再加上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扶植变少,征税却开始直线上升。最终在1864年,新疆爆发了回民之乱,各路势力在库车(今库车县)、和阗(今和田市)、喀什(今喀什地区)、吐鲁番(今吐鲁番市)等地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宣告独立。


在一片乱战之中,占据了喀什旧城的一个地方势力领袖司迪尔引入了一个强援——来自中亚浩罕汗国(主要以乌兹别克人为主)的贵族阿古柏。当时没有人想到,请来阿古柏其实是“引狼入室”,具备相当军事能力和头脑的阿古柏进入新疆后,随即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东征西讨,不断兼并各个势力。到了1867年,阿古柏建立了“洪福汗国”,统一了南疆,随即到1871年年底,又统一了北疆——阿古柏成了全新疆的霸主。


如果阿古柏只是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哪怕建立所谓的“洪福汗国”,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阿古柏的背后,还站了两个国家。


一个是英国。


1868年,一直对新疆地区有野心的英国就派遣特使会晤阿古柏,承认“洪福汗国”,并向他们赠送了大批军火,还支援他们成立军工厂。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还亲笔写信阿古柏致以问候,双方互派了大使。


另一个国家就是俄国。


1870年,俄国派人前往喀什,承认“洪福汗国”,并在1872年签订了双边条约。


不仅如此,1870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也承认了“洪福汗国”在伊斯兰教法上的合法地位。


这下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了——阿古柏的“洪福汗国”俨然已经自说自话成了气候,还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


拥有16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新疆,眼看着就要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


3


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不断要求收复新疆。


1875年1月,光绪帝登基。新皇帝登基,总要有“万象更新”的气势,左宗棠觉得等来了一举定乾坤机会,上书要求出兵收复新疆。


按理,左宗棠贵为封疆大吏,提出收复新疆的要求又合情合理,哪有那么困难?


但还真的存在阻力。主要是施加阻力的人,无论从官爵,地位,声望和才能,各方面可以说和左宗棠至少是一时瑜亮。


那人就是李鸿章。


一代名臣李鸿章
一代名臣李鸿章


光绪帝即位后,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了七大建议:第一开煤矿,第二开铁矿,第三架电线,第四修铁路,第五各海口添设洋学格致书院,第六建海军。


李鸿章不愧为一代名臣,这六条建议可以说都是极具战略眼光。但他的第七条建议,却引起了左宗棠极大的不满:


停止西征,暂时抛弃新疆,加强海防。


这就引发了当时著名的“海防”和“塞防”之争。


在李鸿章的眼里,谁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死敌?无疑就是日本。所以当下所有要务,都要围绕海军建设,防范日本进行。他上书: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而在左宗棠看来,他并不反对日本是中国未来的劲敌,但他认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其实是新疆问题。新疆关系到全国六分之一国土,怎能说丢就丢?


于是他也上书:


“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古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李鸿章和左宗棠虽然都出自曾国藩的“湘军”幕下,但从师徒关系而言,李鸿章可以说完全是曾国藩的衣钵传人,而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一岁,更多的只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左宗棠一辈子其实就没服过曾国藩。从传承关系来看,左宗棠更倾向于林则徐一脉——林则徐一直把沙俄视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红顶商人”胡雪岩,后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清代的布政使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
“红顶商人”胡雪岩,后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清代的布政使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


有了粮,有了钱,左宗棠随即把六万精兵武装到了牙齿。


1875年7月,知道清政府准备对新疆用兵的沙俄政府,派来了一个所谓的“科学贸易考察队”,这个“考察队”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来了解清军的实力。


在兰州,左宗棠麾下由刘锦棠率领的“西征军”的实力,让俄国人大吃一惊:清军拥有大量欧洲最先进的火器及国内的仿造品(比如德国毛瑟步枪M1871型11毫米后膛枪,以及美国制造的“雷明顿一号步枪”)。刘锦棠的这支13000多人的精锐部队,拥有各种来复枪2万支。


考察队的队长立刻得出结论:阿古柏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5


1876年5月,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左宗棠的“西征军”骑兵和步兵共25个营分批入疆,经哈密前往巴里坤。


对新疆阿古柏势力的总攻正式开始。


阿古柏的实力在新疆其实也不算弱,军队同样拥有不少火器,骑兵加步兵在一起,总共有4万人左右。但整个战斗却进行得毫无悬念——阿古柏的部队一触即溃,连战连败。


除去左宗棠“西征军”战斗力颇强的因素之外,阿古柏自己在新疆地区失去人心是一个重要因素。


阿古柏本来就是来自外国,在新疆根基不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大量使用自己的亲信,造成很多当地贵族的不满。此外,阿古柏的军事能力还算不错,但治理能力却实在不佳,在新疆地区实施重税,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东望王师”的人大有人在。再加上左宗棠下令一律不许“杀降”,导致整个战争过程中,整城打开城门投降清朝军队的案例有很多。


按照左宗棠制订的“先北后南”的策略,从1876年5月到1877年3月,清军只用了10个月时间,就摧垮了阿古柏苦心经营的“天山防线”,光复北疆,剑指南疆。


1877年5月29日凌晨,陷入绝境的阿古柏猝死于喀拉沙尔(新疆焉耆县)——《清史稿》里说他是饮毒酒自杀,但也有其他说法是被人毒死。


1878年1月初,清军攻克南疆所有土地,收复全疆。英国人对此评价,这是“从一个多世纪前的乾隆时代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人所曾取得的最光辉成就。”


但是,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收复,那就是被沙俄占去的伊犁。


6


伊犁是被沙俄趁乱占去的。


1871年,阿古柏新疆作乱,沙俄趁机出兵占领了伊犁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不过当时沙俄在第九次俄土战争(也称“克里米亚战争”),元气还没恢复,多少有点心虚,所以就照会清朝:称占领伊犁是为了“安定边疆秩序”,只要你们能收回乌鲁木齐等新疆重镇,我们就交还。


当时沙俄的算盘是,清朝怎么可能收复新疆?


曾纪泽<br>
曾纪泽


以沙俄之狡诈,白纸黑字落了款,要反悔,谈何容易?左宗棠深于是上奏:


“如沙皇一意孤行,应诉诸于武力。臣虽不才,愿当此任。”


左宗棠的意思是: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自然也别想得到。


1880年,68岁的左宗棠再次率军西征,号称“王师四万”,屯兵哈密,为前方谈判的曾纪泽做军事后盾。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左宗棠下令把自己的棺材从肃州运到了哈密,这就是著名的“抬棺出征”


沙俄见状后,一度火速增兵伊犁,并派舰队威胁天津、奉天(今辽宁)和山东等地。但另一方面,鉴于1875年得到的左宗棠部队的实力情报,沙俄也不敢怠慢,四处了解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从各方面汇拢的情报显示,左宗棠的军队,真的不是“花架子”。上海“泰来洋行”的德国技师福克,曾在新疆哈密与左宗棠会面,观看了部队的演练。福克看完后的评价是:“清军若与俄国交战于伊犁,必获全胜。” 


当时,俄国刚刚结束了第十次“俄土战争”(这两个国家从近代掐到现代,还记得一年多前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吗?),元气未复,自己算了笔帐:实在没把握战胜左宗棠。最终,俄国决定退一步,把已经煮熟的鸭子再送回去。



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虽然这个条约依旧还是个不平等条约(沙俄几乎归还伊犁全境,但还是割去了一部分领土,并且赔款增加到了500万两),但相对于之前签订的条约再翻盘,已是大为不易。


在这个过程中,曾纪泽有功,但同样有大功的,是后面抬了口棺材率军威胁沙俄的左宗棠。


1884年,在左宗棠的反复敦促下,清王朝正式设立“新疆省”。


一年之后,左宗棠逝世。


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几年之内,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湘军所到之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左公柳”


【馒头说】


在晚清的几大名臣里,左宗棠应该算是比较另类的一个。


如果要选人出演晚清版《人民的名义》主角,李鸿章不行,张之洞也不行,曾国藩早年清廉,晚年也有点糊涂,更何况还放任个敛财高手弟弟曾国荃,算来算去,还真的只有左宗棠。


左宗棠一生清廉,后来和胡雪岩关系密切,有人参奏他必然有贪污受贿行为,结果慈禧派人一查,左宗棠清清白白,慈禧大喜之后甚至下谕:三十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左宗棠辞世后,留给家人的钱,也就2万多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他一年的俸禄)。而且他再三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老实做人。左宗棠的后人中,几乎没有人从政,不少倒成了医学名家。


而且左宗棠还不是那个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只清廉,不干事。左宗棠一直是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所以在花甲之年,还会抬着一口棺材去打仗。


有人曾说,让左宗棠取代李鸿章,估计晚清的格局会大为改观。


但我觉得不行。


左宗棠外号“左骡子”,以他那个臭脾气,给谁都没有好脸色看(到了晚年还盯着曾国藩骂),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的政局中如同李鸿章那样为官老到,坐到高位。而且以当时中国面临之内忧外困,李鸿章已经是大牛人了,左宗棠去做,除了一些事务上态度会更强硬外,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好多少。


但是任何年代,任何朝代,我们都还是需要几位像左宗棠那样不通人情的倔强骨头,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