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南智造总局(ID:SouthReviews_csj),作者:晏阳,编辑:赖镇桃,原文标题:《4省市外贸占中国60%》,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入世20年来,国内开放型经济快速增长。这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而东部的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突出,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在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榜单上长期占据半壁江山,板块内部城市间呈现你追我赶的竞逐之势。尤其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使得商品经济发达,外贸积淀深厚。


沪苏浙皖,谁是黑马?


2021年上半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完成GDP13.0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51%。而在外贸进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6.5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的36.11%。


长三角地区的货物贸易占全国的份额超过其GDP在全国的比重。这也意味着外贸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贡献比例较高。


2020年外贸进出口规模达到“万亿梯队”的有7个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福建。外贸强省市粤苏沪浙进出口规模占全国近六成。


“入世”20年来,广东进出口贸易额从2001年的1.46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7.09万亿元,增长3.85倍。江苏增长11.5倍,浙江增长13.9倍。相较外贸总量全国前两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在外贸领域分享到的“入世”红利也更多。


而安徽由于基数较小,增长倍数更明显。2001年安徽进出口总额36.1997亿美元,2020年785.9430亿美元,增长约21倍。


从全国范围内看,自1986年起,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居全国首位,此后的35年,一直保持榜首之位。1979年时,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仅为 6.6%,至1994年该比重攀升至40.9%,达到历史高位。此后十年,随着兄弟省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广东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强势霸榜。


从整体来看,江苏省的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格局还是苏南强于苏北。江苏滨江临海、河湖密布,境内长江横贯东西、运河纵穿南北,大小港口众多。多年来,江苏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外贸进出口居全国第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居全国第一。


从对外贸易的结构来说,2020年江苏一般贸易进出口额2.38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53.4%,占比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这与中国近年来的外贸结构变化趋势一致。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应的一种贸易,加工贸易主要是指给国外的厂家、品牌进行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而一般贸易是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一直到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的拥有都是中国企业自己独创的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的占比提升,意味着加工贸易在外贸中的占比相对下降,不仅说明产业升级正在进一步起效,也意味着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增强。


而浙江如其经济上演的逆袭一般,外贸也实现“逆袭”。从全国外贸排行来看,2001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今年前11月,浙江进出口总额首次从第四位跃升至第三。


20年间浙江先后超越了北京、上海。


这也与浙江的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关。浙江是一般贸易大省,出口产品以机电、轻纺产品为主。以机电产品为例,浙江出口机电产品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一半,并且这一比例仍然在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23.3%和34.4%。合并计算,出口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1.04万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8.0%,提升1.8个百分点。


安徽2020年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3874.3亿元,占同期安徽进出口总值的71.7%。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51.1%。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前三季度总值在中部、全国分别排名第2、第13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6成。


长三角的新晋“万亿”


从城市来看,则更加具象。


长三角不仅拥有坐稳世界最大贸易口岸城市的上海,还有在生物医药制造、高端纺织、集成电路等方面颇为强势的苏州,以及拥有大港优势的宁波,对外贸易实力突出。而浙江的杭州、金华、嘉兴、绍兴、温州、台州,江苏的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徐州,安徽的合肥等城市,外贸竞争力同样不俗。


以进出口总额来看,2020年全国共有5座城市突破万亿,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苏州和东莞。其中上海、深圳总额超3万亿,北京、苏州超2万亿,东莞超1万亿,这5座城市的总额就已占全国的38.6%。


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也更加多元,并且居于区域发展的枢纽位置,因此对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的生产和需求都较高。


上世纪90年代,苏州通过建立经开区、工业园区,外资投资、外贸出口、对外经济高歌猛进,逐步确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龙头地位。2013年前后,由于苏州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容量约束,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竞争力下降撤离苏州,利用外资下降,苏州从要素拉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型。


图源:泽平宏观<br>
图源:泽平宏观


去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越广州,升至全国第六。实际上,早在2019年,宁波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广州,升至第五,但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广州有800多亿元的差距。其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增,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宁波海关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9万亿元,这是宁波外贸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6座“外贸万亿之城”。


除了无锡、杭州、南京这样一向颇受瞩目的城市,金华的外贸也颇有亮点。今年1-11月,金华市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这是金华继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达到千亿元量级、2013年上至2000亿元新台阶、2015年后跨过3000亿元门槛、2019年超4000亿元之后,又一次突破。


疫情阴霾下,海外需求增长给我国出口带来了新机遇。但外贸形势还面临诸多挑战,考验着外贸负重前行的能力。


新的走向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正在奔向贸易强国。


大口径的外循环,支撑了中国过去多年优异的经济表现,尤其是起初的加工贸易。早些时候,为外资企业做“三来一补”的企业,往往是设备更密集、劳动力更密集的模式。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早期的模式,为我国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起到重要作用,也为那部分收入低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进入现代产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相关数据,198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4.1%。入世后的5年,也就是2006年前后,达到约64%,外循环在国民经济中间的地位显著增强。


如何看待外贸依存度?


依靠加工贸易的对外贸易模式,是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要素资源去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实际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近年,加工贸易占比出现下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工贸易流程 图源:出口退税研究
加工贸易流程 图源:出口退税研究


加工贸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加工贸易产业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我国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放慢,发生了部分转移。如今,已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也调整外贸发展结构,以此提升我国一般贸易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因此,一般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使得加工贸易在外贸中的占比相对下降。同时,随着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原来以加工贸易形式进行的贸易变成一般贸易,从而造成加工贸易的占比下滑。


如今,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由过去的60%以上下降到目前30%多一点。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素禀赋的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未来外贸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海运、人民币升值、各种要素成本的增加。


未来随着中等收入人群进一步增加,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而推进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阻碍,形成更畅通的经济循环,则是做强基本功必不可少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南智造总局(ID:SouthReviews_csj),作者:晏阳,编辑:赖镇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