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咨询中,我发现: 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改变自己的父母。


他们通过咨询,或是自学,感受到了心理学的帮助,于是希望父母也可以得到疗愈。


父母过得更轻松、快乐一些,家庭关系也能更和谐。


但往往,效果并不好。


很多来访者在尝试后,反而感到更加沮丧、挫败、痛苦。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为什么说“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父母”?


“我越疗愈母亲,母子关系越差”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莱纳德从小和妈妈的感情就不好。


他的妈妈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在她看来,儿子只是自己的研究对象。


她把儿子的成长过程事无巨细地写进书里,包括儿子的性幻想、恋母情结等等敏感话题,导致莱纳德因此被同学霸凌。


除了做研究外,妈妈对莱纳德一直是冷冰冰的。 


她从不夸奖莱纳德,永远在从专业的角度指责和分析他的人生;


她从不关心莱纳德,会假装工作忙让他少给自己打电话。


但即便这样,莱纳德也一直没有放弃修复和妈妈的关系。


然而每次后果都非常惨烈。


他感情生活不顺,去向妈妈倾诉,寻求妈妈的建议。身为知名心理学家的妈妈不耐烦地听完他的叙述,简单丢下“振作起来”几个字,就挂断了电话。


他和佩妮临时起意结婚后,妈妈因为没能参加婚礼生气,莱纳德就重新举办了一场正式的婚礼。结果妈妈却因为莱纳德不打招呼叫来了出轨的丈夫,大发雷霆,把婚礼气氛搞得无比紧张。 


最过分的一次,妈妈一反常态地来找莱纳德,陪他去工作的地方,事无巨细地了解和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莱纳德从难以置信到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能享受一个正常妈妈的陪伴时,却发现妈妈只是在做实验。


他愤怒地指责妈妈,妈妈却仍然机械地收集着实验数据,问他:“你是非常愤怒、有点愤怒还是一般愤怒?”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每当他以为和妈妈的关系好一些时,妈妈都会做出更过分的行为,打破他的幻想。


他越努力,结果越差。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莱纳德没有勇气承认一个真相:表面上看,他是想修复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他是希望母亲能做出改变,弥补自己缺失的母爱和受伤的童年。


通过疗愈别人,来处理自己的痛苦,本质其实是一种投射。


投射这种心理保护机制,在心理学家J.布莱克曼的研究中,是0~3岁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发展出的一种原始粗糙的保护机制。


当“投射”随着年纪增长,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成年后的我们,也会把自己的痛苦投射给别人。


就像来访者丽丽,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的轻视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


长大后,她意识到母亲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她同样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家庭。


面对母亲的催婚、偏心,她没有埋怨,而是试着告诉母亲,自己理解她的做法,甚至想带母亲去做心理咨询,疗愈她内心的痛苦。


然而,母亲却完全不领情。


原因就在于:当我们试图去改变父母时,其实是在否定他们的人生。


在莱纳德的妈妈看来,儿子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传达一个观点:“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而接受女儿的观点和帮助,就意味着丽丽的母亲必须要承认:


“我前几十年的人生都是错误的。”


否认自己的人生,对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之所以说“不要疗愈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是对的;


相反,是想告诉孩子,这很难发生。


疗愈父母的背后,是渴望被疗愈的自我


明知父母不会改变,依然抱有期待,背后其实藏着无意识动机。


这是我一位来访者,经过漫长心理咨询后,探索得知的结论。


这个结论,背后有三个维度。


从人格维度来看,他认为自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每年过生日,他都想吃奶油蛋糕,但妈妈从不给他买。 


有一年他请求妈妈:“给我买一次就好,以后我再也不会要了。”


妈妈说:“我自己都舍不得吃。”


这句话他牢记在心,长大后,他买了生日蛋糕,却给妈妈吃。


心理学家Susan Newman把讨好者解释为:活在父母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追逐父母的认可,为此愿意做任何事。


将讨好父母放在第一位,是潜意识把这当成获得爱的方式。


背后藏着低自尊、童年创伤、边界感淡漠等内心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再讨好,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爱。


从创伤维度来看,渴望疗愈父母的人有“拯救者情结”。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三个角色。


分别是: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


来访者的家庭里,强势苛刻的妈妈是加害者,年幼的他是受害者。


内心深处,他特别渴望有个“拯救者”能够改变自己糟糕的处境。


长大后,他成为了“拯救者”,认为妈妈对自己这么苛刻,是因为外公外婆没有让她体验过爱,不是她的错。


自己有责任对她好一点,拯救她的命运。


如果他拯救的人是自己,很大概率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但他拯救的人是妈妈,这说明他并没有真正看到自己内在的痛苦。


因此,他再怎么疗愈妈妈,都无法疗愈痛苦,只会不断重温熟悉的痛苦感受。


从内在维度来看,渴望疗愈父母的人自我价值比较匮乏。


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我真正想疗愈的是自己,但内心深处,我觉得自己不配。


学者Beck等人认为,低自我价值的人,内心会否定自己的价值,这种否定几乎是无解的,会打乱整个安全感系统。


为了缓解内在焦虑不安,他们会通过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来获得外在赞扬和肯定。


比如,来访者每次工作出现失误、挫败时,就会主动问候父母过得好不好。


这种状况会让他觉得:“全世界都不需要我,我一无是处,至少父母是需要我的。”


其实,主动疗愈父母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他习惯了讨好,渴望被拯救和夸奖,也因此承受着很多无助、不安、痛苦。


然而,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的:你能从圆心画出多少半径,生活就有多少种方式。


改变命运,不只有疗愈父母这一种方式。


从自己出发,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解药。


你要做的,是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生活大爆炸》最后一集里,莱纳德终于放下了内心的执念。


他对妈妈说:“我原谅你,也原谅现在才原谅你的我自己。”


至此,他完成了自我疗愈的第一步——和父母的“课题分离”。


要求父母做出改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课题分离”,将父母造成的伤害和自己区分开来。


就像莱纳德所说:“我希望你能接受我原本的样子,但或许这意味着我也必须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接受父母不够完美,甚至不够及格。


接着,通过“再抚育”,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再抚育”是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沃克提出的概念,认知心理学以此为核心,展开了“再抚育意象对话”技术,从操作层面完善了这个概念。


它分为两步:


第一步:找一个舒服、安静、私密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回忆童年最痛苦的场景。


期间,不断问自己: 


“你想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有怎样的渴望?”


“你需要什么?”


“你在回避什么?”


“怎么才能让你好一点?”


第二步:想象成年后的自己,出现在小时候的自己面前。 


可以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一些安抚性的话:


“我能和你聊聊吗?”


“我可以陪在你身边吗?”


“我可以抱抱你吗?”


“你想哭对吗?我愿意听你大声哭出来。”


“你希望我做点什么,让你感受好一些?”


“你现在心情好些了吗?”


“我还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你知道吗,你其实很棒,因为我知道这个过程有多难,而你熬过来了。”


“在我眼里你特别棒,我相信也有人会觉得你很棒。”


也可以想象:成年后的自己直接帮助小时候的自己,脱离、改变、战胜痛苦场景,让痛苦经验得到覆盖。


这样一来,我们的负性核心信念失去了支持,会逐渐瓦解;


内心的伤痕也会在自我修复中,渐渐被抚平和疗愈。


写在最后


文中的来访者,我曾问过他一个问题:


“当你发现自己不用再疗愈妈妈,感受到了什么?”


短暂的思考后,他笑了:“我感受到解脱。” 


或许,我们并没有那么想要疗愈父母;


更多是想要通过疗愈父母这件事,来让自己的人生好起来。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疗愈自己呢?


看见受伤的内在小孩,拥抱他、接纳他、爱他。


内在的伤痕被修复,命运的低谷也会被抚平,人生便这样一点点、一步步走向高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芒来小姐,编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