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这样的习惯吗:


不能接受事情处于“未完成时”;


一旦问题不能立即解决,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担心未来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明明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却还是受不了“干等着”,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


这种情况,可能是陷入了“等待厌恶”。


一、等待厌恶,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先来讲一个来访者娜娜的故事。


娜娜原本计划今年出国读博,学校和导师都联系好后,签证却迟迟下不来。每次去问,对方的回复都是“回去等消息”,远在国外的导师也帮忙问了几次,结果都是“不确定,只能等”。从那之后,娜娜就变得特别焦虑和恐慌。


她每天睁眼就开始上网搜索各种信息,看别人的类似经历,试图从成功经历中找到一些心理安慰,但看到拒签经历,就会变得更加焦躁。


除了和签证有关的事,她什么都做不下去,原本正在写的论文也搁置了。不管在干什么,总是忍不住停下来,去反复搜索信息、打电话,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是徒劳。发展到后来,娜娜变得吃不下睡不着,坐立难安,甚至出现了呕吐、过敏等症状。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娜娜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签证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娜娜感觉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未来。所以,为了消除这种恐惧,即使现在没有什么能做的,她也忍不住去做些无用功,让自己“感觉”是有用的。


这种类似的经历在生活中还挺常见的:


比如我有个大学室友七七,她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前(出成绩、等面试结果、做pre等等)会变得特别焦躁,拒绝一切其他活动,连日常交流都很少进行。


但她也不是把这些精力用来准备考试或者面试上,而是在焦躁中胡乱刷手机,或者反复和朋友、家人聊这件事的可能性等等。


这种状态会持续到整件事出现一个确定的结果,比如成绩出来、pre结束。很神奇的是,无论结果好坏,她都不再焦躁,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再比如疫情期间我有个来访者,她因为担心自己感染陷入了过度恐慌:无时无刻都在消毒,即便不出门也要求全家人自测核酸,甚至半夜三更起来打扫卫生,把家里人搞得都睡不好。


这种强迫行为的转机,出现在她“阳”后。她告诉我,她这些天感觉最踏实的时候,就是看到“两道杠”的那一刻。


无论是朋友七七,还是这位来访者,他们厌恶等待的原因,都是对“确定性”的追求。他们并不优先考虑结果的好坏,或是其他影响,只在乎能否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二、厌恶等待,是在“提前焦虑”


同样有过类似情况的朋友,应该已经意识到“等待厌恶”对生活的影响。


首先最明显的,“等待”的过程是一种对人全身心的消耗。


一方面,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们行动力丧失。就像娜娜和七七,她们在“等结果”的过程中,其他事都做不进去,耽误了很多原本的进度和计划。


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产生了额外的负面情绪。当现实和预期不符(迟迟等不到结果)时,人本来就更容易产生无力感。同时,行动力的丧失会进一步让我们失去活力,变得越来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等待厌恶”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提前焦虑”——为还没发生的事情焦虑、担心。


其次,对“确定感”的追求会让人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定。当我们处在“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恐慌中时,人会尽一切努力去消除这种恐慌。


比如室友七七,她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过于恐惧等待面试结果的过程。所以在拿到第一个offer后,就迫不及待地签了约,回绝了其他面试。


其实她在这段面试经历中隐隐感觉不太对劲,尤其在直属领导面试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对方连具体的工作职责都说不清楚。但为了逃避其他面试带来的焦虑,她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还算可以的工作。


结果入职后不久,她就因为直属领导的不作为,被其他部门领导塞了很多不属于自己工作职责的活,日常加班到很晚。而且因为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七七担心简历不好看,所以只能忍着不敢辞职。


其实,七七如果在找工作时不那么害怕等待,多面试几家,或许就能避免目前的结果。


三、为什么会“厌恶等待”?


容易“厌恶等待”,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自我虚弱


这类人的自我通常不够稳定。


当一个人的心理自我比较虚弱时,就会倾向于追求“外在确定性”,而忽略了“内在确定性”,这是指相信“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动,我都能应对”的能力。


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必须通过控制“外部世界的秩序”来维持内心的稳定。因此,当外部发生变化时,他们更容易陷入混乱、焦虑和恐慌中,打乱日常的生活节奏。


2. 不合理信念:“终点谬误”


想想看你有没有被灌输过这样的理念:


“等你考上大学就自由了”“等你上班了/买房了/上岸了就....”


这种句式的背后,就是对结果的盲目迷信,即“终点谬误”。它让我们相信,当我们达成某个目标时,焦虑就会消失,我们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于是,我们就会过度关注目标的达成,以至于更容易产生“灾难化思维”,把所有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当外部世界发生变化时,会认为目标无法实现,而陷入巨大的恐惧中,认为一切都完了。


3. 大脑的习惯发生改变


最后一个原因,是信息时代对我们的影响。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让正向反馈变得很容易:爽点密集的短视频,节奏快、失败成本低的手游,精准迅速的大数据......我们习惯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和快感的节奏。长此以往,也就越来越难忍受时间空隙。


比如说当某个网页加载很慢的时候,你会不会异常烦躁,在等待的这几秒钟也忍不住去刷个短视频、看看朋友圈。慢慢地,我们的大脑会变得不再能接受任何“等待”,而是期待一切的及时反馈。



四、如何缓解等待厌恶?


如果你也被“等待厌恶”所困扰,那么可以试试这么做:


1. 理解和接受焦虑的存在


首先要从认知上接受“焦虑”的存在。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对不确定性的“提前焦虑”,是人类应对危险的正常防御方式。那些不被“等待厌恶”困扰的人,并非“不焦虑”,而是学会了和自己的“焦虑”共存。


比如同样是面对签证没过的事情,娜娜的老公就迅速调整了状态。他把这段突然的空白时间当作一次契机,开始自学一直没机会学的技能;同时开始花时间关心家人的心理,也正是他鼓励娜娜去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接受心理咨询的。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焦虑”,而是接受焦虑,并且培养“能够迅速地从焦虑中调整状态”的能力。


2. 建立稳定的自我认识


应对外界不稳定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内在对自己稳定的信任。这基于个体对自我的稳定认识——即你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的能力如何”等等。


一方面,你可以采用回忆和罗列的方式,对自己过往的成功、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缺点。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确定性,这本身就会帮助你建立自我认知。


比如室友七七在大学时非常害怕上台做pre,每次做pre前都会焦虑得睡不着。但她做得越多,就越发现: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焦虑。慢慢地,她的焦虑得到缓解,也没那么害怕pre了。


3. 寻求外部支持


最后,寻求外部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们为某事过度焦虑,或是已经出现像娜娜一样的躯体化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是咨询师,也可以是你信任的朋友、家人。告诉他们你的烦恼和焦虑,哪怕只是和他们进行一些反复且没有解决策略的对话,也能暂时将你拉回安全的空间。


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写情绪日记、练习冥想的方式,培养自己和坏情绪相处的能力。


五、写在最后


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妈妈说,别忘了多穿衣服;爸爸说,小心他是个骗子。


每当我们沉浸在成功、喜悦中时,都会提醒自己别骄傲,小心乐极生悲。即便我们处在皓月当空的良宵,也会忍不住担心风暴的降临,急急忙忙地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可是,事前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等待问题到来”,不如抬头看一眼皎洁的月光,享受当下每一刻的幸福。放弃“终点谬论”,接受生活就是焦虑和欲望不断更新的过程。把人生当作解决问题的旅途,学会控制焦虑,去好好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作者:秋海棠,编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