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图书馆(ID:aranya_library),作者:闫家成,图片:闫家成,头图来自:作者拍摄
一、搬到睡城去
2021年,我搬到了广州市郊的增城区。
一开始想要搬家,是觉得在之前的小区住太久,加上疫情以后我女朋友公司实施远程办公,家里太小,所以想着换个大一些的地方,只需要考虑我上班路线就行。我们就沿着我上班的地铁线找。看到增城区这个房子的房租价格,不太敢相信,93平三室一厅的房子,房租2100元,反复确认打开的不是58同城,直到看到距离50公里才觉得可信。
不过当时只是好奇,没想过真的要租。后来我们专程去看了房子,没想到是新房,装修和配置也都不错,索性就租了。那时考虑的也不多,想着换个环境,说不定也不错。
这个新房子,是中航集团建造的,后来这个国企不做房地产项目了,把项目都转手给了保利,不知是不是因为转手过,房子的质量比较马虎。
小区附近的这一整片区域,有很多楼盘。大小开发商都有,大的有保利、碧桂园等,小的就叫不上名字,应该是本地开发商。不过因为位置偏远,地方又大,建了很多楼。一个楼盘动辄三十几栋楼(我们小区一共33栋楼)。
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刻意夸大项目的未来,这里也不例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诺未能实现,房价先暴涨后又飞速下降,导致公共项目无法推进,这可能是房地产项目跃升幸存者偏差后的失败例子之一。由于区域发展不起来,缺乏就业机会,人们不得不回到市中心工作。这里就成了一个睡城。上班到市中心,通勤来回一般需要4~5小时,人们像候鸟一样,每天在两地往返。
不过,来这里住的人并不多,稀稀落落的,感觉相当一部分是投资客。
2022年,小区因为一件事上了热搜。起因是小区房价跌了以后,有的业主急于脱手,便以最高价的4折价格挂牌卖房子,结果被其他业主联合围堵,因为觉得这么降价会影响整体的房价。最后如何处理的,我不清楚,据说是以更低的价格卖出去了。
我们的房东是个大学老师,人比较年轻,家住在市中心,虽然嘴上说房子以后会来住,但是看得出来,这里就是用来出租的,估计是希望我们在意一点房子。毕竟,谁会舍近求远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我们住的这栋楼,每层2个电梯,6户。但我这一层只住了2户人。
到现在,我住了快两年,隔壁一直没人住。之前有一些人来看房,但后来都没住进来,因此门上永远贴着检查煤气未能入室的通知。隔壁另一间门上则贴着催交物业费的通知单,欠了几千块物业费。
我和物业清洁的阿姨关系不错,因为住的人不算多,所以大家打打照面也就熟了。我住在二楼,一般只会走楼梯,她会在二楼的楼梯平台休息,每天和她打招呼,我会把家里的纸箱子叠好给她放到楼梯间。有一次我把钥匙挂到门上忘记拿下来,她给我拿下来还给我,我感谢她就放了一盒巧克力在她休息的位置。
刚搬来这边的时候,打开外卖软件只能看到一些鲜花店。慢慢地,人多了一些,店铺也开多了。不过直到去年才开了麦当劳和肯德基,我们开心了挺久,至少可以换换口味了,否则有时候想吃就要在公司附近买好,拿回家的时候已经冷掉了。
因为地处偏僻,又靠近农村,这里的蔬菜水果比城里便宜了一半,地铁站门口也经常看到附近村民来摆摊卖菜。不过,这里因为新旧城不沾,没有菜市场,只有一般的菜店。我比较喜欢去一家菜店买菜,老板是小区业主,很会做运营,建群、接龙、打折都很玩得开。去年年底有一天菜店突然关门了,门口挂着横幅写着老板带着员工出去旅游了,很会做品牌。后来连锁菜店“钱大妈”开了以后,老板又顺势装修了自己的菜店,模式也改得和钱大妈一样,晚上定点打折。
有时候我会用美团买菜,有一次我点完菜,发现收货地址在我楼栋的17层一户人家,原来他们成了美团的运营点,去了以后是一个婆婆给的我货物,早上有时候会看到她推着美团的进货箱子,晚上还会看到她去旁边的小学接孙子放学,想想挺有趣。
现在相比于一开始,现在这里的购物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不过大部分还是很基础,疫情也让一批门店倒闭,选择还是很少。
我住的这个小区,位于农村和城市的交界处,农村和小区被一条河隔开,并不是更普遍的城乡结合区的样子。
河对岸是农田,每到秋冬季节,农民会照惯例点燃地里的秸秆,烟雾随风跨越河流飘到社区,覆盖整片区域,人们不得不紧闭门窗,有时候物业保安骑着电动车去对岸阻拦,似乎从来没有用,或许农民们已经习惯这种处理秸秆的方式,也或许他们在提醒谁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居民。
因为距离城市较远,所以这里也没有夜生活,人们晚上只能待在家里,后来有一天,一条沿河路修好了,干净安静,夏天凉风宜人,一到晚上,人们就纷纷来这里散步。老人、青年、情侣、一家人,都在这里散步,锻炼,唱歌,下棋,甚至中元节烧纸都会来这里。夜晚河对岸的村子安静沉默,漆黑一片,只有我们小区一侧的路灯亮着,从远处看就像一个舞台,沿河岸走着的人像舞台剧演员。
我们小区的东面是一大片香蕉林和稻田。南方比较有名的丝苗米就是这里生产的,广东人用它来做煲仔饭,所以人们散步到这里也就止步。南面是河,北面是国道,所以整个区域的人都被框在这个三角区域里面,公共区域不多,多是一些街道,路面不好,很多碎瓷砖,围栏也多,就只有河道这里空旷,没什么遮挡,大家就都来这里散步。
河流将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家虽鲜有交流,但是身处郊区那种孤独感还是有的,看到彼此的存在,或许也可安心一些。
二、网红街崛起
不过当我以为这里也就这样了的时候,街道发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变化。沿河的那条路,突然成了“网红”街道。随着名气增大,甚至我市区的同事都会问我几句,好像有一条网红街在你们那里?
那条沿河的小道,大概是去年三月修葺完毕的,也可能更早,只是我没注意到。到了四月,走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又过了段时间,大概是判断人流量已经可以带来商业价值,开始出现一些流动商贩。不过大部分是卡车售卖水果或者核桃一类,渐渐地,一些小吃摊贩也过来摆摊。随着人流量加大,摊贩增多,最后二者相互叠加,街道变得极为热闹。一些不是本地社区的人也会开着车过来,反正车辆极多,有的年轻人坐在车里伸出半截身子拍这里的现场。
如果你现在去抖音搜索西福河,还是可以看到当时的盛况。那时候城里的同事就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看到来问我的,应该是很多人在发,导致了叠加效应,网红街则是抖音上冠的名字。
有一次我在一个冰激凌摊位前买冷饮,和老板攀谈,问他冷饮车的成本什么的,他甚至鼓励我也来做。说真的,那时候人流量大到我真的都想自己搞一个摊位,只是没想好卖什么。
由于这里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大家都来不及反应,更难去理解它的成因。分析下来,似乎是由于疫情冲击、商业不足、灵活就业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不过正如很多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局一样,这种繁荣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城管还是发现了这里。一开始是一辆巡逻车,他们并未驱赶小贩,而是将其引导到更远的道路,以方便统一管理。不过随着街道越来越繁华,管理难度陡升,城管最终还是全面驱逐了这些小贩。
小贩没了以后,有人感到可惜,毕竟晚上没了热闹的地方可去,有人赞同,毕竟食品安全也是问题。似乎无解。
街道迅速又安静下来,人们又开始漫步。不过当我以为故事已经结束时,这条街又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中年小贩被驱逐后,年轻小贩再次占领了街道,街道上到处是城市露营风格的桌椅帐篷,配合着落日霓虹灯,街道从赶集场景转变成了城市露营地。
不过这些人大部分还是小贩,他们开着自己的车“走鬼”(粤语路边摊的意思),后备箱打开就卖冷饮,后备箱关上就谈天说地见朋友。装备升级了,城管来到这里后也不好分辨无从下手,于是在伪装中实现了产业升级,街道经济迎来第二春。
这些以全新装备来摆摊的年轻人,有的是周边村里的年轻人,开车过来很近,有的则是小区的业主,晚上出来兼职。有一天我看到小区里推着摆摊车的阿姨,一问原来是帮女儿推车去摆摊,卖的是钵仔糕,一种广东甜食。
2023年,随着疫情全面解封,这条街道又变了,河边之前的小贩们却都消失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大家都去找工作了?
不过河边永远不缺乏生活,现在,它又成为燃放烟花的胜地,路边又都是卖烟花的小贩。
元宵节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对面村子里的烟花,这时候才意识到那里也住着村民。如果不是烟花,对面的晚上是漆黑一片的,过去那边,前后要绕比较远的路,所以很少有人会过去。对面河堤倒是常见到有人钓鱼,看样子也不像村民,都是开着车的。
至于我们这边,除了有人散步,现在也成了野钓胜地,很多人在这里钓鱼,晚上开着幽暗的蓝灯,要定睛才能注意到有人。
三、有人继续搬来,我打算离开
我有几个同事后来也买了这里的房子,位置虽然偏僻,但价格便宜。放眼广州,这里算是最便宜的地方之一,缺点种种但总归是可以下手的区域。这么想其实可以理解,我虽然挺喜欢这里的环境,但是始终觉得不方便。
对社区来讲,我感觉这里的店铺设计都有点问题,门面的面积普遍很小,即使打通也很难大多少,而且构造大多奇怪,一家烧烤店最多能放三张桌子,人们更多选择打包。
我有时候会买点东西的那一家烧烤店,它本来是路边摆摊的,一家人做生意,一开始是建群点餐,后来生意不错,就开了店,不过期间因为消防问题换了地址,搬了之后还是会被居民举报,说是排烟问题。所以街道开了店铺也很难做大生意,很多连锁商业就更难进驻了。
另一件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事,是我发现这里的奶茶店里坐满了男人。一开始我比较困惑,毕竟印象里女生消费奶茶更多,后来观察发现,这些男人都在奶茶店里开黑打游戏,可能也是公共空间匮乏导致的。
社区最多的是两种类型的商铺,一个是药店,一个是菜店,药店大概有十几家,其实生意都很一般,菜店有的能持续运营下去,很多已经倒闭了。
这一年来慢慢也开了几家麻将馆,里面人挺多,因为这里老人挺多,估计不少是看孩子的。总之这一两年下来,所谓社区商业,也只是努力填补那些非常重复的需求,比如多一家菜店,其他商业,进展都很缓慢。
前几天这边开了一家某品牌酸菜鱼店,商铺里面积太小,桌子都摆到了外面,听到排号叫号,觉得这里确实越来越好一些了,算起来这么多楼估计也能住几万人了,所以多开些店也是应该的。
前不久我经过一栋小区的楼盘,中介告诉我,这里正在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建成后它与其他城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其实无非还是房地产吸引人的惯用路数,希望摆脱睡城的名声。
地区的未来发展往往难以预测,规划的不一定按照规划来,大部分睡城依然是睡城,不过自从目睹了河边这一年的自发组织商业过程,还是让我对公共空间有了新的认识。从散步休闲消遣,到摊贩填补消费需求,再到“产业升级”和烟花放送的场所,城市是在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和壮大的。
边缘地区是空白的,因此成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样本。
我喜欢微博上一位网友的评论“c'est la vie”,一句法国谚语,意思是“这就是生活”,似乎既有无可奈何,又有自我宽慰,这也是我对这里的感受。人总不能回家就睡觉。晚上出门走走,可能是人在细微处最基本的需求。
但我可能今年就搬离这个地方了。走在河边的时候,会想或许商业发展起来,以后这里摆摊的会少一些,毕竟大家需求满足之后,就还是来这里散散步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图书馆(ID:aranya_library),作者:闫家成,图片:闫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