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ID:cxericreading),作者:CxEric,原文标题:《脆弱的印象,坚固的记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最近一次接受William Green访谈时,帕伯莱聊了一些与芒格、李录的往事,William Green不禁问到:李录显然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但你能否说下,芒格在李录身上看到了什么?


帕伯莱说,有趣的是,多年前我就问过芒格这个问题——你在李录身上看到了什么?


芒格的答复是,这是一个完全不费脑力的事情,“我只是看了一下他的过往记录”。


帕伯莱+William解释称,李录当时的记录是:


1、 身处异国他乡,背负沉重负债;

2、 利用学生贷款进行投资,毕业时不仅还清贷款,还赚到了很多钱;

3、 睡在8人公寓的客厅里,毕业时获得三个学位;

4、 毕业后进入风投领域,投资Capital IQ。


仅凭观察李录的这些记录,芒格就能识别出李录非同一般的才华,远在李录实际创下惊人投资业绩以前。




如果你熟悉《穷查理宝典》,就会知道这是芒格的一贯主张:观察一个人的过往记录,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对方。


他甚至给过更夸张的建议:面试印象不可靠,你直接看过往记录就好。


在担任某个学术招聘委员会主席时,芒格曾试图说服其他委员,“别再对求职者做面试,直接聘用书面申请材料比其他求职者优秀很多的人就可以了。”


很自然地,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遭到了反对,有人说芒格“没有尊重学术界的正常程序”。


芒格则不以为然,反驳称他才是尊重学术的人,因为学术研究证明,从面试中得来的印象,其预测价值很低,而大部分雇主会高估面试印象所得的结论。


芒格解释称,“人们非常有可能过度地受到当面印象的影响,因为从定义上,当面印象包括了人们的主动参与。由于这个原因,现代企业在招聘高层管理人员时,如果遇到的求职者能说会道,那么就有可能遭遇很大的危险。”


那要怎么解决/缓解这个问题呢?芒格说,避免这种蠢事的正确对策是:“不要太重视当面印象,而看重求职者以往的记录。”



芒格的话可以延伸理解为:在决策时,要降低对主观印象的思考权重,要提升对过往记录的思考权重。


原理很简单,人的主观印象准确率很低,它容易受到心理偏差影响,经常有“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的情况出现,容易令人“跟着感觉走”,从而做出糟糕决策。


相较之下,一个人、一家公司的过往记录,不论是历史业绩、还是发展历程,都是更加客观的存在,也更难以修饰——尽管它往往更枯燥乏味。


这个道理对价值投资者非常实用。想一想,每年有多少人被迷人的CEO吸引,被炫目的PPT吸引,被花里花哨的年报吸引,然后一头扎进了奇怪的公司?


在A股曾经有一家公司,有某些特点让我非常困惑:


1、 他们的PPT是真好看——后来知道,真是花了不少钱;

2、 他们的CEO是真能讲,画饼一流,言必颠覆;

3、 他们“术语”很酷很炫,就是让人听不懂。


这样的公司,偏偏能吸引很多个人投资者认可。我就见过一个全职股民,他绘声绘色地告诉我,未来它将构筑涵盖出行、娱乐、移动互联网的全生态:“你说该给多少估值?至少要超过苹果吧。”


 他是真相信PPT上的东西。


每当这个时候,投资者就应该想想芒格的建议:不要太看重印象,而要重视过往记录。


去翻年报,别看广告;

去检查公司做过的事情,不要全信公司说的话;

不要迷恋充满魅力的CEO,不要被炫目的PPT所迷惑。



我想,孔子也会认同芒格的观点。


在《论语》中有一篇: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大意是,孔子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孔子一度对他评价很高,但这个弟子后来的一些行为让孔子失望。


于是孔子感慨称:“以前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倒还要看看他的行为,这是因为宰予而改变的。”


孔子在上了一次“当”后,毅然地修改了他的识人原则,不再全信一个人的言语,而是听完还要考察他的行为。


因而,孔子与芒格在此处应能达成共识: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二者冲突,你要赋予“行”更多思考权重,不要太相信“言”的参考价值。


言,是他说的话,是他给你的印象;行,是他做的事,是他留下的记录。


言不可靠,因为主观印象容易受到误导——偏偏,就有聪明人精于此道;行更可靠,因为它会更相对客观地被记录下来——记录,有时枯燥无趣,但胜在更少定语。


“别听他说了什么,看看他以前干过什么。”



不要太在意对方的当面印象,而要更在意对方的过往记录。


这多少与投资界的通行做法有些相悖。在投资界,很多人热衷于面见公司的CEO,在他们看来,通过当面聊一聊,要么可以套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要么可以通过“见面的感觉”来增强对公司的理解。


但也有一些投资者做法更符合“芒格主义”,比如说,盖伊·斯皮尔就有一个投资原则:不跟管理层谈话。


盖伊说,根据他的经验,“跟管理层密切接触,更可能伤害我的投资报酬率。问题在于,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首席执行官,往往都是非常高明的推销员。不论他们的业务表现如何,他们总有办法让听众感觉公司的前景一片光明。”


“这种赢得听众——包括董事会成员和股东——赞同的能力,或许是他们爬上公司食物链顶层的最重要天赋。但是这种讲话的天赋并不一定能让他们成为可靠的信息源。”


盖伊的这个观点,并非批评上市公司管理层们存心不良,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目标和技巧引导他们以强调积极面,淡化任何企业问题,把麻烦当成暂时性问题,或问题可以解决的方式呈现企业资讯。”


“他们没有丝毫恶意,但却可能下意识中扭曲资讯。”


盖伊甚至认为,如果有一家公司,他必须见过CEO才能放心买入——这反而是一种严重的警告信号。


“我宁可用超脱而客观的方式,研究公司的年报,透过其他公开资讯和新闻报道等间接方式观察,而不是冒险闯入他们的扭曲阵地,直接跟他们一对一的见面。”


盖伊将这条规则表述为:“小心CEO和其他高级管理层,无论他们看来多有魅力、多有说服力、多么亲切。”听起来很反传统,对吧?但我想芒格不会反对这个做法。


有意思的是,A股也有投资者也过提炼类似的观点,且像段子一般迅速传播:“听董秘的亏一半,听董事长的全亏光。”



我们不妨第三次整理芒格的观点:


1、你的主观印象不太可靠,它时不时会受到心理偏差影响;

2、过往记录是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3、如果你能掌握“对方”的过往记录,包括对方的成长、选择、成功和失败,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知道对方是否适合某个角色,未来能取得哪方面的成果。


这里的“对方”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家公司。


至此,我内心不由得升起一个想法: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这个“对方”是否也可以是——自己?


就逻辑而言,如果我们可以用“记录”来评价他人,那也应该以此来理解自己,这样才能保持逻辑自洽。


况且,我们还掌握着关于自己的100%过往记录。


所以,我的大胆推论是:我们的过往记录,比我们构筑的主观印象,更能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更能揭示我们正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


想要认识一个人?不妨诚实地回顾“这个人”的过往记录:


  • TA如何成长至今天模样?

  • TA遭受过什么失败;TA取得过哪些成功?

  • TA擅长做什么事情,成功率如何?

  • TA不擅长做什么事情,最坏记录是什么?

  • 面对挫折时,TA做出什么反应;面对成就时,TA选择如何自处?

  • 什么事情最让TA感到骄傲;什么事情最让TA觉得可耻?


以上,所有TA都可以无违和地替换为“我”。


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观人术已经总结过:观人先观己。


一个人的过往记录,比他构筑的“自我形象”更加牢固;一个人的过往记录,他比描述的“主观印象”更能说明:我是谁?


当然,这是一种略沉重和残酷的做法,毕竟少有人在面对真实自我时,还能一路轻松带微笑。



在所有记录中,关于“选择”的部分是最重要的。


原理很简单,因为没有人可以挑选自己的“初始参数”,也没有人可以控制环境的的“随机变量”,我们唯一能够决定,就是过程中的“选择”。


这一点,在观察他人、公司和自己时,都是一样的。


选择,更能描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更能说明我们正走在什么道路上。


“聪明”不过就是一种初始参数,而是否要勤学苦练,则更多是你的个人选择。


顺境、逆境,不过就是环境的一种随机变量,谁也不知道它会怎么展开,但在顺境时是否骄傲,在逆境时是否气馁,则是你的个人选择。


初始参数无法说明你是谁,环境变量无法说明你是谁。


就像第一手牌无法揭示终局,就像运气无法保障你的前途。


终究,“我们都是自己的选择”。


结尾


我跟一个朋友分享上述观点时,朋友说:这不就是一种“过去决定论”么?


我说,某个意义上是,某意义上也不是。


说它是,因为过往记录很好地揭示了:我们的内在本质如何,我们的能力长短,以及为什么我们现在身在此处。


因而,只要看看我们的过往记录,我们就能知道自己的优缺点、长短板,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境下骁勇善战,知道自己面对什么事情会手足无措,也就能知道,这一路走来的到底是什么路。


举例而言。


如果你过往十几二十年的投资记录很都很差,你就不应该骗自己,你的投资能力、投资体系还可以,而是应该勇于承认,寻找改变的可能。


如果你过往的业余/课余时间主要用于打游戏,你就不应该骗自己,你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而是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如果你过去遇到长期/短期的抉择时,总是不自觉地选了短期激励,那下次遇到类似情境,你就应该小心小心再小心,而不是放任自己“跟着感觉走”。


如果你多年来都往南方走,那你预计会撞到南墙,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你以前总在逃避挑战,那我猜你下一次依然会逃避,也不很大概率吗?


通过回顾记录,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特质。就像通过识别脚印,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走直路。


坏消息是,我们的过往记录解释了现在,也揭示了我们的未来。


好消息是,我们每一天都在书写新的记录。


要修正你的记录,改变你的道路?我们无法在过往记录上下手,但你可以从今天的记录下手。


是,过去的记录都写在纸上,但书写记录的笔正握在你手里。


毕竟,“我们每一天都在书写记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ID:cxericreading),作者:Cx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