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竞争中,知识产权是把“利器”,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专利(专利权的简称)。

20多年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时,曾惨遭国外专利“大棒”围猎。一些中国企业由于对知识产权缺乏了解,碰到当地企业相关诉讼时往往错失维权良机,造成巨大损失。

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越来越被关注。

2022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中国声明1.8万项专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

1

企业竞争的“利器”

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欧洲,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一术语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首创。后来,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知识产权理论,并将其定义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使用。

根据定义,知识产权指的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智力创作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禁止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另一类是版权(也称“著作权”),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诸如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歌曲、美术、摄影、雕塑以及建筑设计等。

在其保护方式中,对于公开透明的国际标准,类似技术秘密的保护方式很难起到作用。而专利、商标这样的工业产权方式,能更好地保护技术研发者利益。一方面,权利人可以通过专利许可费的方式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禁止使用和销售来打击竞争对手。

【注:技术秘密,是指能为权利人带来利益、权利人已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程序、配方、工艺、方法、诀窍及其他形式的技术信息,属于商业秘密。】



iPhone手机上的谷歌地图。图|IC photo

科技企业竞争中,知识产权是个相当好用的“利器”。企业之间可以是盟友,也可以是对手。苹果、微软、谷歌之间复杂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C当道时,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互相指责对方抄袭自己的高科技产品,而靠搜索和浏览器声名鹊起的谷歌注定要挑战行业老大微软。开始时,谷歌和苹果的关系十分友好,第一代iPhone上市默认安装的就是谷歌地图。但是,2007年谷歌发布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两家公司开启了漫长而激烈的战争。

2009年,加拿大电信公司北电网络(Nortel)破产,并在2年后拍卖了公司最大资产:包括6000多个项目的专利组合,其中有4G无线技术和一系列新科技。微软、苹果、黑莓、爱立信和索尼联手,以45亿美元的天价将其买下,并成立了一家名为Rockstar Bidco的公司(后改为Rockstar Consortium),专门运营这批专利。谷歌也曾参与竞标,但没能成功。不久后,Rockstar Consortium向法庭递交了8份针对谷歌的专利侵权起诉书,相关的Android设备制造商也在被告之列。

之后谷歌也发起了诉讼,反击这个以苹果为首的专利钓鱼联盟。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获得摩托罗拉的数千项专利,以帮助安卓操作系统应对苹果、微软等公司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被称为“专利流氓”(patent troll)的公司出手颇猛。这是一种专门为购买专利而诞生,并依靠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而生存的公司。据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当我们谈论所谓‘专利流氓’的时候,更多地是在讲NPE(非执业实体)”,一般国内外高科技企业都会生产一些产品或提供服务,并申请专利对这些产品和服务进行保护,而NPE却只拥有专利,不生产产品。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NPE通过诉讼进行专利维权的行为无可厚非。而专利维权和“专利流氓行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机不同。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谢小勇介绍,NPE可分为科研型、投机型和防御型三种,其中,投机型NPE往往采用激进、轻率的知识产权诉讼策略,骚扰、威胁创新实体公司,榨取远高于专利实际附加于产品上的价值的利润。

2015年,专利联盟Rockstar Consortium将所持北电网络公司的4000多件专利卖给美国专利风险管理公司RPX Corp,后者可对包括谷歌、思科在内的30多家科技企业进行专利授权。据报道,RPX Corp系纳斯达克上市专利经营公司,起家于专利防卫性基金,与微软、诺基亚等有长期合作,且越来越显示出专利许可公司的“流氓性”,在美国科技界广受非议。2016年,RPX发布的一份诉讼报告显示,15家被起诉次数最多的公司里,联想和华为均榜上有名。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专利流氓”通过收购专利,进而对目标群体发起专利诉讼,每件专利所能获得的平均损害赔偿金额为690万美元,是实体企业平均损害赔偿金数额(340万美元)的两倍。

其实,无论NPE的行为是否具有“专利流氓”属性,一旦遭遇专利诉讼,科技企业是难以轻易脱身的。

2

巨头“裸奔”,走向衰落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走入国际市场。由于不了解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法律进行维权,面对当地企业的相关诉讼,有的企业放弃应诉、不得不退出该国市场;有的企业不熟悉正确维权路径,错失维权良机,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巨额赔偿费。



2005年2月25日,上海某展会上商家使用的DVD播放机。图|IC photo


DVD产业之殇,就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辛酸往事。1993年,姜万勐和“MPEG之父”孙燕生创立万燕公司,并在当年研发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机。然而,两位创始人并没有去申请专利。万燕公司生产的第一批VCD机被抢售一空后,它成为了国内外家电公司的解剖对象。

不久,万燕公司又公开了VCD生产技术和解码芯片,一些国外公司很快便掌握了解码芯片和机芯(光盘读取与驱动系统)这2项核心技术,并进行技术升级。在DVD上采用的激光视盘技术,正是基于1994年万燕公司制定的MPEG-2标准演化而来。

然而,谁先申请,专利权就归谁。2001年,由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几家巨头组成的“6C联盟”,以及由索尼公司、先锋公司、飞利浦公司组成的“3C联盟”,开始以收取专利费的方式,向中国DVD产业发起进攻。一开始是“6C联盟”要求中国公司每出口1台DVD播放机,需支付4美元专利使用费;接着“3C联盟”也扣动了“扳机”,专利使用费就变成了5美元。

【注:“6C联盟”1997年就公布了专利,1999年起开始向各企业发函告知缴纳专利费。】

毫无还击能力的中国DVD企业,拿不出任何筹码去应对。就这样,举步维艰的中国DVD行业,一步步沦为海外代工厂。

同样令人惋惜的还有HTC。因在专利上几乎“裸奔”,HTC在与苹果的对决中元气大伤。随后,黑莓、三星、诺基亚、微软也纷纷对HTC发起专利诉讼,展开一场全球范围的“围猎”。在接二连三的纠纷与禁售中,昔日手机巨头走向没落。

3

用彼之道,先发制人

渐渐地,中国企业在现实的拍打中意识到,要勇敢应对,冲破壁垒,变得强大。于是,它们也开始谋划起自己的知识产权布局。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是专利申请大户。对通信企业来说,大量申请专利类似于围棋中的“占位”。其中,标准必要专利(SEP)具备很高的商业价值,它意味着该技术在研究或生产中必须要用到。换言之,他人付费使用的收入将非常可观。这笔巨款还可以反哺产品研发升级,使其更具竞争力。

【注: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EP)作为一种特殊的专利,是技术标准与专利信息的叠加产物,同时涵盖了技术标准、企业战略与市场竞争等信息。】



2021年11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上美国高通公司展示的芯片产品。图|中新社


高通就是一位早早稳坐宝座的“专利王者”。它手握3G、4G技术领域的大量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优势,收取巨额专利许可费。高通财报显示,2021财年,高通收入为336亿美元(约合22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专利收入高达63亿美元(约合380亿元人民币)。高昂的专利许可费迫使英特尔、三星、诺基亚、苹果等企业和高通打起诉讼战,“高通税”也就此产生。

企业想在通信标准中拥有核心专利,就要提前针对标准提案的多种可能进行申请、部署专利。华为正是凭借在4G时代的技术积累,才逐步赢得参与制定5G技术标准方面的话语权,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逆袭的标杆。

以信道编码技术为例,它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属于通信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也是通信企业争夺标准必要专利的关键技术。2016年5G第一阶段R15标准中的信道编码技术标准之争,其实是美国、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较量。尽管在3G和4G无线通信中,欧盟主推的Turbo 码成为信道编码技术标准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5G 通信技术中,Turbo码暴露出性能衰减等问题,且 Turbo 码优化方案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5G 信道编码逐渐演变为高通和华为之争。

高通主导的LDPC码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经过优化后的LDPC码复杂度降低,易于实际应用。华为主导的Polar码,其在理论上无限接近香农极限(指进行无差错传输的最大传输理想速率),为信道编码指明新方向。经过华为多年研究与发展,Polar码在提升5G编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5G编码的复杂度,提高了业务质量,意义巨大。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组织成员经过对不同编码的技术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信道编码中的控制信道投票选择Polar码,数据信道中的长码和短码都选择LDPC码。

由此可见,华为正是以5G关键标准必要专利为核心布局、注重发展5G应用场景方面的专利,才使其在5G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不断提升。据统计,2021年,华为是中国获得授权专利最多的公司,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在美国新增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五。

华为用自己的研发成果展示了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任正非曾在采访中提到,“华为的知识产权不会武器化,但是相互之间的交互许可是必要的”。2021年3月,华为宣布将开始在5G领域收取专利费用,每部手机的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

那么,在高通的计费模式下,每台手机会收多少专利费呢?在苹果与高通专利诉讼中,苹果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作出的证词显示,高通向每台iPhone收取7.5美元授权费,可见高通收费之狠。此前,华为在与高通的谈判中也付出了18亿美元,才与其达成了一项长期专利协议。如今,华为从专利付费者转变为专利收费者,这不仅是身份转换,更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完美逆袭。

随着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不断重视与布局,对规则与套路的不断了解与熟悉,面对国外企业随时会挥出的“专利大棒”,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用彼之道先发制人,捍卫自己的权利。

广受关注的深圳“思摩尔赴美发起337调查维权行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2021年10月,权利人思摩尔根据海关查扣取得的证据,在美国对38家美加企业和个人发起全国首宗国内企业对外国企业的“337”调查。

据悉,该项调查涉及思摩尔陶瓷雾化芯技术的3项专利及1项商标。中国电子雾化行业拥有完整产业链,专利占全球相关专利的90%,却常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外国企业侵权的受害者,敢怒不敢言。美国市场是全球电子雾化的最大市场,也是电子雾化专利侵权纠纷的高发区域。截至2022年4月20日,已有17家被告签署同意函或和解协议,海外维权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独立作为原告通过“337调查”程序主动起诉海外企业。

4

打铁还需自身硬

纵观“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不是以知识产权作为优势的企业。如华为、中兴通讯、海尔、三一重工、通领科技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近年来正是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专利数量和质量,在竞争中增强战斗力,成了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作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知识产权这个“利器”呢?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技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技成果应用、保护创新创造成果以及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企业“走出去”,既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也要注重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基础,将知识产权问题政治化会威胁全球技术的进步。

*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善。同时,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这将成为现在中国企业出海和应对国际专利诉讼的有力支撑。

另外,我国也在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共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这两年来夏普在多地起诉OPPO案为例,中国开始主动对海外法院的长臂管辖做出反制。

夏普在德国慕尼黑起诉OPPO时,深圳中院也在OPPO的申请下签发了禁诉令。然而,在禁诉令发出仅7小时后,慕尼黑第一法院便签发了“反禁诉令”,责令OPPO公司申请撤回深圳中院的禁诉令。但深圳中院并没有通过保全裁定,要求夏普撤回“反禁诉令”,而是发起了全球第一起“反反禁诉令”。之后,深圳中院再次针对OPPO诉夏普案做出管辖异议裁定,确认了中国法院对标准必要专利全球的许可费率具有管辖权。

*专利之器,本质是技术够不够硬

2022年6月6日,我国发放5G商用牌照3周年之际,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中国声明1.8万项专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非凡成就,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是知识产权引进最大国。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进口468亿美元,增长24%,占同期服务贸易进口的11%。在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申请质量、结构调整、规则制定上,中国还有诸多可以提升优化的空间。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

参考资料:


1.华为2022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实录

2.华为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

3.华为 5G 标准必要专利布局及其竞争策略分析|耿舒平.2021.05

4.苹果谷歌“专利大战”休兵 科技巨头搁置争议|参考消息.2014.05.20

5.“专利流氓”出没,高科技企业请注意!|科技日报.2015.01.21

6.打着“知识产权”幌子阻碍创新 警惕这种“专利流氓”|科技日报.2020.11.23

7.科技公司的20年专利商战|财经十一人.2022.05.03

8.思摩尔国际在美提起“337调查”起诉侵权企业|证券日报网.2021.10.15

9.华为:从专利付费到收费 专利变现终于不再是外国企业的“专利”|北京商报.2019.06.14

10专利围猎:中国科技公司前赴后继的20年战争|银杏科技.2022.04.26

11.知识产权冷思考|钛媒体.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