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ID:vistaedulab),作者:曹颖,编辑:林杨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月15日晚,北京冬奥会男子冰球淘汰赛上,中国男子冰球队再遇世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队,2:7告负。
不过,中国男冰队在对手的强大压力下,依然寻找机会攻入两球,已属难得。
赛后,所有中国队员们绕场一周跟观众们告别,宣告本次冬奥会征程的结束。而在此前,中国女子冰球队也遗憾地止步小组赛,无缘晋级八强。
结果并不难以预料,尤其对于首次征战冬奥的中国男子冰球队来说,能够站在这样一个世界级的赛场上,被更多的观众看见,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中国,冰球仍是一项小众运动。
导演刘汉祥是从2018年开始跟拍冰球家庭的。他以冰球为题材拍摄纪录片纯属偶然。
2017年,曲瑞晨的妈妈带着儿子找到刘汉祥:问:“你能不能拍拍冰球?”刘汉祥记得,初见曲瑞晨的时候,他才七岁,个子小小的,不说话,有些叛逆。
刘汉祥第一次遇到纪录片题材主动送上门。在此之前,刘汉祥没见过冰球,没看过冰球比赛,听到“冰球”这两个字的时候,他脑子里出现的是“冰壶”。
揣着好奇,刘汉祥跟着曲瑞晨母子去了一趟俱乐部,曲瑞晨是俱乐部冰球队的一员。这支冰球队组建于2018年,队员由一群2009年出生的孩子组成,共有十多个。刘汉祥看着一个个小小的身躯穿着厚重的衣服,在冰上高速滑行,激烈碰撞,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
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打破了刘汉祥对这群孩子娇生惯养的初印象,也让他对冰球这项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两年多的时间,镜头跨越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聚焦向三个孩子与他们的家庭——
95号曲瑞晨叛逆好动,在冰上充满活力和拼劲。妈妈全职照顾他并参与他的冰球训练,而爸爸则长期在外工作,作为第一个萌发成为冰球职业选手理想的孩子,父母为他的未来产生分歧。
66号于力凡瘦小内向,每天在爸爸严苛的监督下进行训练,时常被爸爸训斥到委屈流泪。
97号翟子男的一切决定都受到父母的支持,为了他的冰球梦想,妈妈成为全职主妇陪他出国学习。
是否将冰球这项兴趣变成理想,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答案。但相同的是,自他们选择冰球这项小众运动起,便走上了一条父母用金钱、时间乃至牺牲事业铺出的路。
1. “特别消耗一个家庭”
“想要学冰球,这个城市要有一定数量的冰场和优秀的教练,家庭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和家长需要更多时间的陪护。”李超告诉本刊记者,在中国的环境下,学习冰球这项小众运动需要满足的条件。
冰球对一个家庭的消耗是巨大的,从物力到人力。“特别消耗一个家庭,特别消耗一个家庭。”导演刘汉祥重复了两遍。曲瑞晨的妈妈曾和刘汉祥算过账,孩子小时候在国内学冰球一年花费几万,如果之后想要出国留学,保底花费一年要几十万。
李超提及,冰球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运动,对场地要求比较高,学费也相对昂贵一些,北京的冰球俱乐部基本垄断,培训价格差异不大。“冰球学费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东北比较便宜,在北京还是比较贵的,一对一上课1小时大概需要500多元,像我们算是比较佛系的,每周大概训练三次,一年费用大约需要30000元左右。”
冰球运动员的用具包括冰球鞋、冰球刀、护具、冰球杆等,配置一套中等级别的装备大约需要7000多元。
2010年,《智族GQ》一篇题为《冰球少年》的文章提及:“手套、护肘和护腿也得不定期更新,一套至少也得3000多人民币。按照标准,直立的冰球杆应该达到队员的鼻孔下方,在比赛中也最容易折旧,所以一个孩子一年需要更换两根球杆。”
在出征冬奥的中国冰球队伍中,导演英达的儿子英如镝备受关注。
英如镝走上冰球之路的契机十分偶然。三岁时,小男孩和父母逛商场看见一块冰场,他透过玻璃充满好奇地向里张望,久久不愿离开。英达便问他:“你想学滑冰吗?”
就这样,英如镝和冰上运动的缘分开启了。早期学习花样滑冰,练习几个月后,教练认为他更适合力量型的冰球运动,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职业冰球运动员埋下伏笔。
英达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儿子英如镝学习冰球至今,至少投入了上千万。
美国冰球运动比中国发达,拥有更好的训练环境和条件。九岁时,为了学习冰球,英如镝远赴美国留学,后来入读私立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这所学校有“冰球名校”之称。在美国家中,英达甚至在地下室铺设冰面,建了一个简易冰场,便于儿子随时练习。
2017年,英达在美国涉嫌逃避现金申报罪,他与妻子曾将46.44万美元分50次存入美国银行。英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做法是为了保障家人在美国的生活,而其中儿子学冰球是最大头的开销。“我得租房子、买房子,我得交学费,尤其是打冰球。”“练球12年,花多少钱没法计算,你说除了基本的装备,球场费用、教练费用,还有去美国练球的费用,包括我们家在波士顿,每次孩子要去其他城市打球,我们开车送他,油钱这都没法计算。”
金钱的付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冰球作为职业,不得不面对的还有家庭的牺牲。
在纪录片《冰上时刻》中,曲瑞晨表达了想要成为职业冰球运动员的的想法,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支持。曲瑞晨的妈妈是儿子学习冰球的全程见证者,为培养儿子而“孟母三迁”。得知儿子想要成为职业选手之后,她去了解了加拿大、俄罗斯、瑞典等国家的情况,还带着一家去国外考察学校。
站出来泼冷水的是曲瑞晨的爸爸。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陪伴儿子的时间原本就少,他形容让儿子出国的话,就像让小鸟飞走了,但父母不得不时时为他牵挂。曲瑞晨的爸爸在片中问出一句,“我们养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曲瑞晨问爸爸,会不会一起出国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我得挣钱养你们。”曲瑞晨听后,立马把钢铁侠头套戴了起来,遮住了自己的脸。
翟子男是纪录片中唯一出国的孩子。为了陪伴他,翟子男的妈妈辞去了在北京的律师工作,成为全职妈妈,爸爸继续留在国内工作,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因为疫情原因,一家人有两年没有团聚了。
同样的情形也曾发生在英如镝的家庭中,在美国训练、学习、生活期间,母亲梁欢几乎放下自己的事业承担起陪伴者的角色,而父亲英达则常年往返于北京和芝加哥,一面工作挣钱,一面挤出时间陪伴家人。
2. “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累?”
有一次,于力凡坐在车里,趁着爸爸不在的时候,略显疲惫地对着刘汉祥的镜头说,最累的时候,一天练了五个小时篮球和三个小时冰球,这些只是学业之外他需要负荷的任务。
刘汉祥充满疑问:“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累?”
于力凡的爸爸回答他:“你孩子还小,你当然没有这种感觉。于力凡六岁之前,我也天天带着他去逛美术馆、逛公园,四处玩。”
散养式教育在于力凡六岁以后被各类兴趣班接替。爸爸的选择有些“迫不得已”,他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掉链子。
冰球不会成为中国家庭的唯一选择,他们的孩子要学习的兴趣爱好还有足球、篮球、钢琴、绘画等等。于力凡在冰球之外还学习围棋,翟子男在国外也要上奥数课。
于力凡的爸爸说:“他现在会这么多东西,他的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他会活得很轻松。”
像英达一样将儿子英如镝培养为职业冰球运动员的家长在中国是少数。
李超告诉本刊记者:“据我和其他冰爸冰妈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出国定居后择校做准备的。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和北欧一些国家,冰球是很热门的,所以一些想要出国到这些国家的孩子,有些就想把冰球作为一个特长。”
“国内职业冰球球员的远景不太好,现在有些教练就是前国家队队长,而且职业时间也就那么几年,之后就没啥保障了。冰球在咱们国家并不是热门运动。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运动锻炼。”李超目前也不考虑让孩子成为职业冰球运动员。
对比欧美国家,冰球这项运动在中国有多小众呢?国际冰联官网数据显示,加拿大有60多万冰球运动员,美国有56万多冰球运动员,人口8300万的德国有2.1万冰球运动员,而中国只有13388名冰球运动员,其中包括了近年培养的1万多名青少年球员,成年球员只有3000名左右。
但情况已经比过去好很多。“就拿北京为例,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小学的冰球联赛,还有大学的业余联赛,现在打冰球的孩子要比我小时候多得多。”男冰队员陈梓蒙在赛后表示,“这届冬奥会是对所有参与冰球运动的孩子们的一次鼓舞。”
在纪录片《冰上时刻》中,留学国外的翟子男进入常态的冰球训练和比赛体系中,朝着成为职业选手的路前进着。
曲瑞晨目前在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读书,但是否成为职业选手,他的妈妈说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当下受疫情影响,出国的事可能要读高中时再考虑,如果去也只能曲瑞晨自己去,她要留在国内照顾老人们。
但曲瑞晨的妈妈提及,等到那时候再出国,就难以进入冰球职业体系,但至少冰球可以成为一种交流手段。
3. 冰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刘汉祥最初也好奇,这些家庭为什么要让孩子打冰球?在刚开始拍摄时,刘汉祥接触了许多家长,了解他们让孩子打冰球的初衷,获得的统一答案是——出于教育的考虑。“冰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进入他们的生活,不是出于职业的考虑,也不是出于改变命运的考虑。”
在俄罗斯,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送进体校学习冰球,他们身上承载着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最佳的命运是成为球星,再不济也能做个教练,有份工作。所以,俄罗斯的孩子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在球场上都拼尽全力,他们没有退路。
在中国,冰球不同于兵乓球、体操等举国体制下的运动项目,目的不再是改变命运,为国争光。于力凡的爸爸让孩子学习冰球的初衷是锻炼他的性格:“男孩应该玩一点有血性的运动,于力凡的性格相对比较温和,我们希望给他一些压力,让他能够强硬一些。”
在一次训练中,于力凡的爸爸穿上厚重的冰球服,亲自上场给儿子当守门员。他在冰上蹒跚,显得些许笨拙,用庞大的身体挡住于力凡一次次的射门,又一次次跌倒。在父亲的激励下,儿子一次比一次激烈地将球射向门框。
通过体育塑造性格,是很多家长提及的原因。“在强健孩子体魄的同时,也要培养团队精神和荣誉意识,而且冰球在团体运动里是对抗比较激烈的项目,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李超的孩子已经学了两年多的冰球。
2017年,英如镝曾在微博上谈及12岁时自己冰球生涯中的第一个大挑战——怎样主动撞人。
在美国冰球体系里,12岁是开始允许大规模身体对抗的年龄,这也意味着冰球打法发生改变。英如镝认为,“身体对抗的关键在于内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从小培养的,不是哪一天按一个开关按钮就能打开的。我从12岁那年到现在,一直在锻炼这种精神:这种拼命,勇敢,较劲,顽强,甚至疯狂的男子汉精神。”
精神的培养与家庭有关。英如镝有时会看见家长不忍心学冰球的孩子在赛场上摔倒、受伤,但在他看来这却是培养男子汉精神的最佳时机。在国外学球时,英如镝的父母最初也曾因为儿子被撞伤几乎要和对方家长打起来,后来慢慢习以为常。
英如镝胳膊被对手砍到时,爸爸说,“抖了抖了就好了!”腿被对方撞青时,妈妈说,“走两圈就没事儿了!”有一次比赛中,他的耳朵被对方大力射门打得软骨粉碎,血流了一地,一旁的父母问医生:“没大事儿吧?缝几针比赛还可以上吗?”
本次冬奥会上因为着装风格鲜明、场上表现出众,而引起大量关注的中国女冰门将周嘉鹰,为了参加奥运女子冰球比赛,毅然辞去了华尔街投行的工作。
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她已经离开赛场两年。但当她再次穿上厚重的门将服,将脸隐藏在头盔后,她发现自己对冰球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了。“每一场比赛都非常激烈,每一支队伍都有赢的可能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拼。”
在一次赛前训练中,周嘉鹰不慎左踝关节骨折。为了不耽误比赛,她积极坚持康复训练,并在正式比赛时呈现了点球五连扑的精彩表现。
女冰队长于柏巍称她的队友们为“战士”,战士的使命,就是拼尽全力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中国女冰队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正如战士般顽强,在对阵世界顶级组排名第六的日本队时,顶住了队员受伤离场、局面被动的压力,末节扳平,最终2:1“点杀”日本。
正如英如镝在他那条微博中所说:“冰球的技术虽然很重要,但是这种精神更重要。我父亲曾经扮演过的一个角色——巴顿将军——说过一句话:‘战争是由武器来打得,但是是由战士来赢得的。’而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说你装备再好也没有用,最终决定一仗的胜负就看谁的战士更勇敢。冰球在很多方面就是一种战争,所以在技术的基础上,这种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ID:vistaedulab),作者:曹颖,编辑:林杨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