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ID:zhczyj),作者:丁贵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2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数以千万计的二手医用手套流入美国。这些手套出自泰国的同一家手套生产厂商,有的甚至还沾有污渍和血迹。目前,美国和泰国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企业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反映,称自己购买到一大批被回收翻新的一次性医用手套,但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据CNN统计,疫情期间,这家泰国公司已卖给美国近2亿只医用手套。


2亿只带血的医用手套,是怎么从泰国“黑”进美国的?


医用手套,竟是二手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医疗用品需求激增,大批进口医疗用品涌入美国市场,不料却有黑心企业盯上了这块“肥肉”。近日,CNN曝出美国进口商发现他们从泰国进口的大量一次性医用手套竟是使用过的。


去年年底,迈阿密商人科尔斯臣从泰国一家名为“Paddy the Room”的公司订购了价值约200万美元的医用手套,再卖给美国分销商。当第二个集装箱抵达迈阿密时,科尔斯臣才发现自己买来的都是些“回收再利用”的手套,有些还沾有污渍和血迹。但从外包装来看,这批手套的包装与泰国品牌SkyMed十分相似。


(注:SkyMed拥有进口越南制造医用手套的许可证,但记录显示该公司从未进口医用手套,自己也不生产手套。)


气愤的科尔斯臣把手套扔进垃圾填埋场,并于2021年2月将情况报告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美国企业家齐斯金也有着相似的遭遇。


他与“Paddy the Room”公司签订了270万美元的订单,想要购买丁腈手套。


(注:丁腈手套是一种常见的医用手套,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其制品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


然而,他最终拿到手的根本不是丁腈手套,而是较低等级的乳胶手套或PE手套,很多还是脏兮兮的二手手套。齐斯金发现后,也迅速联系了FDA和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


尽管美国食药监局、海关和国土安全部门早在今年年初就收到了企业的举报信息,但直到7月,来自Paddy the Room的二手医用手套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8月,FDA才开始要求扣留Paddy the Room的货物。这距离科尔斯臣和齐斯金发出警报已经过去了5个月。据CNN统计,疫情期间,其他美国经销商共从这家泰国公司购买了近2亿只医用手套。至于这些手套抵达美国后流往何处,目前还无人知晓。


CNN曝光了这条跨国黑色产业链后,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长朱林随即表示已着手进行调查。


实际上,相较于美国的不紧不慢,倒是泰国食药监部门很快盯上了这个造假产业链。


2020年12月,泰国食药监部门对Paddy the Room位于曼谷郊区的手套厂进行了突击式搜查。在工厂里,搜查人员发现:成堆的垃圾袋里装满了已经使用过的丁腈手套,它们颜色、材料和质量各异,有的还沾着血。工人用食用色素给丁腈手套上色、清洗,再用烘干机烘干,最后再把翻新好的手套塞进假冒SkyMed的盒子里,上面还用泰语印着公司标志。


对此,有专家表示,美国进口的手套绝不会放在用外语标注的箱子里。讽刺的是,这样漏洞百出的造假产品,竟毫无阻碍地流入了美国。


在接下来的数月间,泰国食药监部门又对其他手套工厂进行了不下10次检查。这些工厂却跟搜查人员打起了游击,不断变换厂址,甚至还利用别家厂商的进口资质,从越南进口医用手套后再出口。


面对狡猾的“黑作坊”,泰国食药监部门也很无奈。他们认为,一次又一次的突袭之所以没能彻底粉碎造假团伙,是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全球对于丁腈手套的需求仍然很高。每当被迫搬离一个窝点,Paddy the Room总是能很快找到下一个客户。


想用手套?美国也得抱紧东南亚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一次性手套生产一直是东南亚国家的优势产业。


根据材质差异,一次性手套通常可分为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4种。其中,丁腈手套以丁腈胶乳为原材料,再配以其它助剂加工而成。因对人体皮肤无过敏反应、无毒无刺激、结实耐用,表面的细小纹路还能有效抵御各种化学物质和油污,防止细菌、病毒渗透,而被广泛利用于高端医用检查、电子加工、制药等领域。


手套品种比较分析<br>
手套品种比较分析


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产业配套的完善和新型助剂的发展,丁腈手套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原材料供应充足。加之各国不断重视和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全球一次性医用手套用量迅速增加,使用更为方便、功能性更强的丁腈手套也越来越受青睐,不断挤占乳胶手套市场份额。


正因为应用领域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一次性手套,丁腈手套的配方体系和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技术门槛也更高。


生产需要30多种原料进行配制;


工艺上采取浸渍工艺硫化成型,包括酸洗、碱洗、添加凝固剂等环节;


生产线为双手模生产线,且生产线较长;


单边双手模工艺生产技术被广泛应用后,生产线的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


因此,丁腈手套生产行业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大,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囿于技术应用尚未普及、专业从业人员少、资金和技术门槛较高的因素,新进入企业在前期往往要承担较大亏损,处于竞争劣势。


东南亚国家凭借自身资源和人力优势,较早地发展起丁腈手套产业。其中,橡胶原产国马来西亚更是丁腈手套最大生产基地。


1990年,马来西亚手套制造商推出无菌手套自动包装系统。2004年,马来西亚提出了世界首个高应力松弛和轻量型丁腈检查手套并跨越式创新安装双浸渍生产线,让手套生产量增加了300%。到2011年,马来西亚每条生产线能够生产30000件手套/小时,生产手套遍布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研究实验室。


马来西亚还是全球第一个为天然橡胶手套推出产品认证计划——马来西亚标准手套(SMG)的国家,以严格规范生产技术。为方便各国进口,马来西亚橡胶出口促进委员会(MREPC)还专门开设了线上销售网站——MREPC市场(MREPC Marketplace),供人们挑选。


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竞争激烈。借着先发优势,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长期占据全球丁腈手套市场,集中了一大批领先制造商,如:顶级手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顶级手套”)、贺特佳控股有限公司等,从2019年的数据看,马来西亚一次性手套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达约63%。泰国为第二大产地,产能占比达15%。近年来,中国生产丁腈手套的厂家也不断增加,产能占比约为10%。


目前,医用手套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医疗卫生水平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东南亚产丁腈手套流入美国。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2015 年,美国市场一次性手套(含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 手套)进口量增幅达52.19%,年均增长率为7.9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美国因防疫不力沦为疫情重灾区,对医疗防护装备,特别是丁腈手套的需求飙升。本就缺乏天然橡胶供应的美国,在疫情重击下更无法在短时间内建起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工厂,更加依赖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丁腈手套。


产业链“瘫痪”,锁喉美国


然而,东南亚疫情的扩散给美国泼了一盆冷水。2020年11月,马来西亚政府表示,由于员工确诊病例激增,“顶级手套”将关闭半数以上的国内工厂。


马来西亚占据着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其中有着“顶级手套”很大的功劳。它自称“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中国都有制造业务,还在多国设有营销办事处,并向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客户出口产品,全球26%的医用手套市场份额都是它贡献的。


“顶级手套”在全球经营着47家工厂,其中41家在马来西亚。这里的工人们多为低薪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住在拥挤的宿舍楼里,因疫情期间的行动管制而无法离开宿舍。卫生条件差、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人们根本无法保持社交距离,导致交叉感染。去年11月,吉隆坡附近工业区的手套工厂里,就有超过1000名工人确诊,工厂被迫关停。


今年7月初,为响应政府的增强移动控制命令(EMCO),“顶级手套”宣布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市的手套工厂将临时停产。全公司超过半数的工厂位于此地,等待重启生产。


疫情重创了东南亚医用手套产业链,严重时开工率不足五成,直到今年8月才开始逐步恢复。但总体来讲,因疫情严重、工人短缺、东南亚港口运输和航班拥堵等因素,手套的生产和扩产均不达预期。


与此同时,中国凭借着出色的防疫政策迅速复工复产,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丁腈手套的生产重点也逐渐向中国转移。各国厂商为追求供货的持续、稳定、及时,更偏向于选择中国企业。


疫情推高了一次性医用手套的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价格暴涨。2021年丁腈手套和PVC手套价格提升较大,并仍处于提升态势。之后,随着全球产能提升,手套价格将逐步回落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顶级手套”在停产前,业务大幅增长推高利润,股价曾暴涨3.5倍。


西南证券2021年6月研报截图<br>
西南证券2021年6月研报截图


停滞的产业链、高额的利润、亟待满足的需求……黑心企业这才从中看到了机会,回收来的丁腈手套转手销往别国。


“躺平”了,让别人钻空子


Paddy the Room生产的二手医用手套从卫生条件到外包装盒都漏洞百出,各国食药监局、海关等相关部门只要稍加检查就能顺利拦截。


以中国为例,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监管,湛江海关根据海关总署53号公告要求,对于疫情期间出口的医用防疫物资,遵循分类管控、精准布控的基本原则,实施现场查验并取样送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不合格防疫物资流向海外。海关总署53号公告发布仅一周,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已现场查验监管3批出口医疗物资,助力150万双医用手套顺利出口。


那么,美国为什么没能做到这一点,甚至连2亿只二手手套流入都毫无察觉呢?


这口“锅”可能要算到疫情期间美国放松进口管理的头上。


在境外医疗市场领域,企业要配合客户的供货资格审定及产品检测,企业产品本身也要依据国际通行的产品标准进行认证。各进口国对护理产品均有一定的准入标准,医疗级护理产品的标准会更高、如美国FDA 510K 认证、欧盟CE 认证等。产品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被目标国市场准入。2016年,FDA就曾以医用有粉手套使用的粉末可能会引起呼吸道过敏、伤口炎症、手术后伤口粘连等副作用,要求在全美禁用医用有粉手套。


(注:医用手套分为无粉和有粉两种,其中有粉手套更便于戴脱。)


然而,在2020年疫情高峰期间,考虑到医疗物资紧缺,美国卫生监管机构暂停了针对防护性医疗设备的进口规定,时至今日仍未恢复。这就导致不达标的丁腈手套轻而易举地流入美国。


除了管理松懈,美国针对马来西亚的进口禁令也让其自身处境更为被动。长期以来,美国指责马来西亚手套制造商“虐待海外劳工”。


根据美国法规,CBP只要有“合理理由”认为厂商涉嫌“强迫劳动”,便可在没有确凿犯罪证据的情况下发出暂扣令。如果厂商无法自证,美国政府便可凭借该份报告以及国土安全部的批准令,对产品进行扣押和充公。


2021年10月,美国医疗物品持续紧俏之际,CBP表示因马来西亚橡胶手套制造商Supermax被指控存在“强迫劳动”,现已禁止进口来自该公司的产品。据报道,CBP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Supermax及其全资子公司违反《美国贸易法》生产手套,并将在所有入境口岸扣留这些手套”。


而在此之前,美国政府数次以涉及“强迫劳动”为由,扣押了“顶级手套”生产的几千万副一次性手套,禁止其进入美国。直到今年9月,CBP才修改了针对“顶级手套”产品的裁定,准许其从美国港口输入。


(注:2020年5月,“顶级手套”为满足全球剧增的手套需求,推出“新冠英雄”计划,鼓励工厂员工在周假期间花4小时包装橡胶手套,按规定每小时应获得11.54马币工资。后有员工称所获工资不达标,且不计入出勤率,进而引发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10月,CBP就曾以涉嫌“强迫劳动”为由拦下过马来西亚生产的医用手套。不久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美国当局很快便撤除了这项禁令,以应付医疗手套短缺问题。


一边,进口禁令拦下了正规厂商生产的医用手套;另一边,“黑作坊”回收翻新的劣质、廉价医用手套大批大批流入美国。买到假货的美国企业主无处求援,而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不知道,新的丁腈手套什么时候才能送来。


参考资料:

1.《上千员工感染新冠,世界最大医用手套制造商关闭28家工厂》,南方都市报,2021年11月23日;

2.《成千上万“翻新”医用手套流入美国,部分沾染污垢和血渍》,华舆,2021年10月26日;

3.《美国成冤大头!从泰国进口上亿只医用手套竟是二手的,有的还沾血》,环球时报,2021年10月25日;

4.吕栋,《马来西亚等国疫情严重,中国手套企业称收到转移订单》,观察者网,2021年8月12日;

5.冯威,《一次性手套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国橡胶》2017年第17期;

6.《马来西亚提供世界领先的橡胶医用手套》,《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年第1期;

7.贾雯雯,《以“强迫劳动”为名:美国要充公这家马来西亚公司的手套》,中国东盟报道,2021年3月30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ID:zhczyj),作者:丁贵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