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拍熟女,已经到了一种化境。


在《华灯初上》《俗女养成记》《我们与恶的距离》给大陆观众各种层面的洗礼后,《不够善良的我们》又跨越海峡击中两岸观众的心。


如果仅看简介,《不够善良的我们》只是一个“俗套的故事”。


Rebecca和简庆芬是两个同月同日生的女人,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


大家可能会觉得要么是大婆小三撕头花,要么就是老生常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特别是两个演员林依晨与许玮甯,一个是清纯脸,一个是御姐风,简直就是在这种设定的雷点上起舞。


不过随着剧情的展开,却发现这个剧集没有那么简单。


故事并不是聚焦在两个女人,当年是如何的“争风吃醋”,如何的“你死我活”,而一开始就是来到了两个女主角的40代。


曾经的幼稚与莽撞都消失了,一个嫁为人妇,过着老公孩子热炕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一个还在职场打拼,为业务、房租、攒养老钱过得头破血流。


但是台北就那么小,曾经的敌人依然会若即若离地出现在对方的生活里。


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世界,想彻底消失在他人的视线是多么困难。


于是简庆芬和Rebecca会时不时、无意地点入对方的社交账号,观察最近的人生。


不仅是简庆芬和Rebecca,甚至是简庆芬的老公——Rebecca的前任,都在思考是不是当年选择另一个人,就会过得更好。


作为曾经的情敌,没有人会希望对方过得比自己更好。在简庆芬和Rebecca眼里,对方的生活就像是薛定谔的猫。


因为你并没有经历对方的人生,所以对方的人生,就处于一个可能很幸福,也可能很不幸福的状态。


在简庆芬的视角下,Rebecca过着“大女主”的生活,事业有成、自由独立,没有家庭的拖累与困扰。


而自己的生活,就只剩下了无聊与平凡。


日复一日,毫无生机的生活动线。


每天需要思考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和亲人的关系一般还得坐在一起吃饭,讨论如何照顾老人,跟老公想有一点情趣不是得顾及儿子,就是得顾及婆婆。


而这些庸常,是不能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在网络上的简庆芬,一定要是全家和谐、日常欢乐、内心满足的。


于是在Rebecca的视角里,简庆芬拥有着简单的幸福,有令人羡慕的老公、一个可爱的儿子,不用为了事业奔波。


反观自己,即便看上去有自己的事业,但还是得冲着上涨的物价,不断努力。


在匆忙之下,却没有任何人能为她提供情绪价值。


她忙碌了一天,因为独自吃饭只能被要求坐吧台,下定决心买了衣服却压垮衣架,也没有人帮她搭把手,突然得重新找租房却被不断询问是不是离异,够不够钱交房租。


所有在社交网络上积极的表达,都是把所有的委屈在脑子里转了几转后,憋出来的,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牢骚老女人。


在表面的独立下,Rebecca的内心只剩下了孤独。


简庆芬和Rebecca看着网络上的对方,就像是来到了平行世界的自己。在那个世界的自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


比如简庆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不被家庭拖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新鲜事。


比如Rebecca,可以在每天下班后,和老公分享热腾腾的五菜一汤,不用忍受孤独和内心的空洞。


但现实地想,其实平行世界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我们分别撕开简庆芬和Rebecca通过网络展示出来的人生画皮后,她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鸡毛蒜皮与劳心劳力。


这也是《不够善良的我们》,越过文化环境与生存空间的界限击中了无数人的原因。


特别是当下,对婚恋关系优劣点讨论的社会议题正处于如火如荼中。


简庆芬和Rebecca几乎代表了现在女性对婚恋关系的审视后,选择婚姻与不选择婚姻这两大方向所要面临的所有问题。


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简庆芬与Rebecca在面临的东西。


而审视完自己的生活后,再看简庆芬与Rebecca,也会觉得她们过得也还好吧,至少都长得很漂亮,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性格长相都还不错的伴侣。


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缺憾,觉得别人外表一片光明灿烂。


简庆芬和Rebecca看着对方,也是这样的心理作祟。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把苦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在第一集的开头,就有说到:


快乐其实是用痛苦累积起来的,我们以为我们在追求快乐,但其实,我们真正热爱的很有可能是——痛苦。


在东亚的生存环境下,其实每个人都在主动被整个社会环境PUA着。


大部分人都会不自觉地认为,快乐是需要由痛苦积累起来的,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所谓“不经历风雨,哪里有彩虹”。


就像最近互联网上的一则视频:


一个国外的教授指导一个亚洲女孩拉小提琴,却在她脸上找不到任何音乐带来的快乐,他转头去问女孩的母亲,问母亲是否觉得女孩拉得很好,长得漂亮,接连得到了两次否定的回答。


这又是一个东亚心理是如何培养成的案例,我们被不断地传输“还不够好”,因此会羡慕别人的“足够好”,一代又一代延续着自我焦虑。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了社会规训的枷锁里。


简庆芬与Rebecca,是典型的两个代表。


简庆芬的生活,就是被困在家庭的牢笼里,困在妻子、女儿、儿媳、母亲、妹妹、家庭主妇的身份里,她好似为自己找到了一方平稳的天地,但实际上是被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绑架了。


Rebecca的自由,建立在孤独的条件下,这同样是一重枷锁,因为社会认知里,去餐厅最好是两个人,生活最好是两个人,甚至在工作场合,都会觉得独身是因为没人要。


无论是简庆芬的生活还是Rebecca的生活,都早早地被规训下了一重社会的定义,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努力,依然逃不出框架的桎梏。


《不够善良的我们》


因此,即便互换生活,无论简庆芬还是Rebecca,恐怕还是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们如今的样貌,就是自我性格的使然。


简庆芬一开始就是“好好人”,她善解人意,又乐于给人情感动力,却对工作提不兴趣。


而Rebecca一开始在感情上就是冰冷的,源于家庭的扭曲关系,她永远生人勿近、自我完成一切,把所有的动力都放在工作上。


毋宁说现在的生活是她们个人的选择,不如说是她们必定会走到如今的境地之中。


这或许,是另一种层面上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看到两位女主角各自相交又分叉的生活轨道,也似乎是在不同的性格与道路上,体会了相似的生活困境,这种困境是个人的选择很难避免的。


在避无可避的困境下,《不够善良的我们》对于现代人就更戳心。


这些年我们看到好多曾经混迹在偶像玛丽苏的台湾女演员,都纷纷走入了现实题材。


那些曾经引领一代风潮的少女明星,如今饰演起中年职场女性,婚恋失败女性,却依然能入木三分。


《不够善良的我们》


难道是因为台湾的女明星更接地气?更了解真实生活中女性的状态?


很明显,在《不够善良的我们》之中,就能发现,首先是编剧对于社会、人物的真实观察,才给了演员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遗憾的是,我们在大陆的制作中,往往只能看到对过去的回望和对当下的隔靴搔痒,在这样的背景里,大部分的作品,剧情都很难深入地触碰到当代人的心理状态。


一种无可奈何且轻飘飘的悬浮,就成了大陆当代影视作品的底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演员想有所突破,没有剧本与人物的衬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不够善良的我们》所探讨的社会问题与设计的人物结构,都不算多么新颖,是常见的,甚至有点狗血。但建立在对当代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下,就是能够让共鸣来得恰到好处。


这同样是源于影视剧把所有的议题摆在台面上来讨论,可以放到剧情中去展现那些消极的、反面的、不够和谐的社会情绪。演员也就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这些平凡生活的声音,即便是为了演好这些平凡,也得去真正地感受生活。


而只用去表现那些仙侠甜宠偶像玛丽苏的编剧、导演、演员,他们不需要去真正地呈现生活,便没有必要去感受那些不够“高级”的生活,于是变成恶性循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看电影(ID:cstkkj),作者:Charles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