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里面,狠狠吐槽了一遍“男人”衷于的电影——“男人和马”绑定,主要是“深沉且高级”的代表作《扎克·施耐德剪辑版正义联盟》。
十年前《超人:钢铁之躯》公映,由扎克·施耐德打造规划的DC电影宇宙正式开启。
十年后《海王2:失落的王国》公映,宣告这个电影宇宙画上了一个句号。
与其讲“男人和马”代表“男人”的集体喜好,不如说这是传统电影观念里对“阳刚雄风”的定义。
《海王2》就很有这方面的气质,比如他的海报就是“男人与海马”。
就像《芭比》在全球电影市场大获全胜,而过去那些票房收割机代表类型的电影,却群体哑火一样。《海王2》和DC系列实打实的给我们证明了一下,这套老东西真的不怎么好使了。
有一说一,温子仁还是基本把控住了《海王2》大局的。
《海王》当年给观众带来最大惊喜的,就是导演温子仁。
这位以恐怖系列惊艳全球的华裔导演,熟练运用恐怖片最重要的节奏技巧,把《海王》的故事拍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而《海王2》在遭遇制片公司反复调整,电影规划前后修改,来回重拍重剪,以及女主角被荒唐官司缠身的丑闻之后,相比同宇宙的《闪电侠》,拍得稀巴烂一样的故事与视效,《海王2》至少是一部完整的,能看的电影。
它的视觉效果可圈可点,海底世界的场面一如之前的绚烂,甚至呈现更多海底王国人群的生活与居住空间,战斗场景也充满了精彩。但遗憾的是,温子仁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电影基本是完整的,但细想想,故事哪哪都没展开,节奏快得有点离谱。
特别是一部电影下来,你根本不知道看了个什么。
一会儿是海王保护家人,一会儿是海王保护海底世界,上一秒海王的老婆受伤卧床了,下一秒海王就在别的地方跟弟弟相爱相杀了。
可以说,如果你看电影注重剧情的细腻与波折,那《海王2》对你来说,就是如坐针毡。
毕竟,按照温子仁的说法,这部电影要讲“浪漫的兄弟冒险动作电影”,也就是主线应当为海王和海弟在冒险途中的关系变化。可是海王去沙漠里领弟弟出来这个场景,直到电影的第一个小时基本过去了才开始。
至于电影副标题:“失落的王国”,不知道编剧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也把这个标题,在脑子里失落了。
涉及失落王国的部分就只是一小段背景介绍,还有摸到黑色三叉戟就能触发的奥特曼怪兽监狱般的幻境闪现。主角真正走进这个失落王国的时候,还有二十分钟不到就要出片尾曲了。
最搞笑的是,按照电影前半程的表现,真正的背后大恶魔应该是反派苍蝇侠捡到的黑色三叉戟的所有者,也就是海王祖宗的那个黑化弟弟。
但电影在海王、海弟、苍蝇侠一通乱打之后,祖宗弟弟被意外复活,正当你以为他要大施拳脚之际,海王扭头一个三叉戟扔过去,祖宗弟弟就碎成渣渣了。
合着只是个复活体验卡,有效期还不足一分钟。
而本片最重要的反派,苍蝇侠,其实叫黑蝠蟦,虽然他长得更像苍蝇侠。这个人物在上一部也出现过,但基本就是靠海弟发装备的战五渣。这一部就突然成了有自己战队的大反派,靠着黑色三叉戟跟海王海弟打个你来我往。
当然他也会突然重归战五渣,在编剧需要海王立刻打败他赶去下一个剧情的时候。
最令人搞不懂的,就是海王和海弟这组人物。
《海王》
上一部的时候,他们还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一部海王把弟弟偷偷从沙漠监狱里捞出来,海弟就突然回心转意变身海王的小跟班了。
这一组设定,实在是过于接近漫威的兄弟CP雷神洛基,当然导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还在台词里浅浅吐槽了一下。
但吐槽是吐槽过了,想着稍微改动的心理是一点也没有。
毕竟雷神和洛基至少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在,可海弟视角里,海王就是传说中老娘婚前偷生的私生哥哥,害得老娘被扔去喂怪兽不说,一出现就抢自己王位,抢自己老婆。
而海王视角里,这个弟弟也是一见面就想着法要搞死自己。
这个突然重拾兄弟情的心理逻辑,我是真的不太能理解。
也可能导演看这个系列拍到这也就算完了,也没什么必要改。摆烂就行的心态,很符合当代打工人。
整个《海王2》最大的问题就是,熟悉的桥段太多了。
所有的情节、桥段,甚至是一些场景设计,都似乎能令人想起别的电影、电视剧、游戏,甚至迪士尼动画片。
学习一些前辈们的优良知识成果,倒也是能够提高自己电影的卖座基准。可是,当全片都没有什么新鲜东西看的话,观众看过太多那些俗套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花大几十来看你的《海王2》呢?
就像海王这个角色,在其他几部出场的电影里,维持着一种高大威猛且寡言少语的稳重形象,只是偶尔露出思维慢半拍的粗野男性的刻板形象。
可到了《海王2》里,或许是这几年嘴贱耍宝风的超级英雄吃香,海王也变成了动不动就得耍嘴贱,闹笑话。
这样的超级英雄多了,观众的审美也会疲劳的,即便是有超能力,久了也蛮烦的。
而这种类似的东西,在《海王2》里比比皆是。
温子仁就像是做了一盆大杂烩,他虽然也是道菜,但白菜是李家剩的,蘑菇是王家炒的,肉是隔壁老赵家没吃完的。
反正他自己呢,就出了个盆。
《海王2》最终真正比较独特的看点,可能就是几个演员本身。海王和海弟的肌肉紧身衣,海后与海太后出色的打戏身姿。
海后湄拉作为上一部最出圈的人物形象,虽然因为官司丑闻导致在这一部里戏份大减,但是她出现的场景,还是特别亮眼。
或许,这些年好莱坞集体扑街的根本原因,同样都是:不新鲜了。
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看惯了好莱坞商业片的模版与套路,模棱两可的视觉画面,和不怎么有趣的故事。再加上幕后传闻里,种种对电影本身不尊重的来回修改与紧急重做。
十年前,DC系列浩浩荡荡,号称质量为王,要跟漫威电影宇宙拼个电影界的头把交椅;十年后,稀稀拉拉只留下一地鸡毛和烂片,带着主创的愤懑、粉丝的怨怼,整个世界观以失败告终。
其实当年的《海王》,成绩还是相当可以的,不仅在国外拿到很高的评分和票房,在国内更是有DC电影宇宙最好的成绩。
可《海王2》的失败,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筹备开始,围绕着这部电影的就只有争议。如今电影公映,全球的预售数字都不可观,甚至在北美,都没有一个正式的首映礼。
可见,就连制片公司都不再看好这个曾经创下佳绩的作品。
《海王》的高开局、衰收场,可以视作整个电影宇宙的一个缩影。
最初的DC不走漫威那样的娱乐爽片型,而是深沉的英雄、昏暗的色调、悲壮的故事,凭借科幻莎翁式画风,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粉丝。他们都相信,如此一定代表着高级和品质。
特别是DC之前的作品,可是诺兰能杀进奥斯卡的《蝙蝠侠前传》。
随着电影公司想跟漫威比赛的竞争心越来越强,系列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混乱,主打一个有规划胜似无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急功近利。
漫威花了十年,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铺垫系列电影,才推出了英雄集结性质的“复联”,把电影宇宙的观念深入人心。
可DC一口气就想吃个大的,新蝙蝠侠上来就得打超人,观众还不认识谁是谁,就组正义联盟。结果,一部电影比一部电影口碑差,票房没赚到,品牌形象还给干垮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中国老话,送给DC电影的幕后高层。
《海王2》,俨然是这种混乱之下的牺牲品。
制片公司们把利益至上完全刻在了脑门上,却想不到真正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的是把产品做好。
电影公司首先得把电影做好了,才能有钱挣。
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好莱坞商业片,所求不多,无非是看看顶尖的特效水平、起承转合完整的故事,最好是能有点带来独特感受的东西。
观众也不一定需要电影部部是经典,但麻烦电影公司,至少翻翻十年前自己做的电影,看看到底差在哪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看电影 (ID:cstkkj),作者:Charles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