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遗产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越来越从遥远设想变为迫切的社会问题。


“别人死后的财产:房子、车、基金、股票。我的财产:游戏账号、广播剧账号、小说账号,以及一堆手办。”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调侃,精准总结了当代年轻人对数字遗产的重视:比起传统的实体财产,数字遗产的分量毫不逊色。


现代人花费在数字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人到底是活在现实还是虚拟中”的答案变得更加暧昧。互联网的碎片在现实生命之外,拼凑成数字生命。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与之对照的是,我国2023年全年死亡人数为1110万。


当数字化生存遇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死亡,我们遗留在数字世界中那些看得见、摸不着的印记,又该何去何从?


数字世界里,没有死亡这一说?


面对死亡这件人生大事,Z世代的年轻人表现得更坦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公证遗嘱的大军。2022年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787人。“90 后”订立遗嘱的人数,呈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


80后、90后为自己身后事立遗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其中,区别于其他年龄层对房产、银行存款等“硬资产”的分配,年轻一代更关注数字虚拟财产(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和虚拟货币等)的安置。近6年来,90后所立遗嘱分配的财产情况中,虚拟财产占总量的20.3%。


以往,书写在竹简和羊皮纸上的文字可以被轻易销毁,人脑记忆有可能褪色和变形,但数字记忆却永恒不变。随着网络数据成为现代人的数字分身,“人死后,数字遗产怎么办?”也成了实实在在的新困扰。


2024年年初,90后女生吴小姐在中华遗嘱库订立了自己的遗嘱。朋友的意外去世让她开始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数字遗产。


“我希望通过留下来的数字遗产,让其他人看到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遗嘱中,吴小姐表明希望自己的影像和记录可以留给朋友,让对方也有能回忆自己的载体。“其实,我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状态不太一样,互联网上的账号和内容承载了平时不愿意表露的情感,可以看到我对生活的理解,看到我有爱我的家人,看到我是怎么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能看到我遇到困难时的困惑和纠结,看到更鲜活、更真实的我。


除了在中华遗嘱库等官方机构登记遗嘱外,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数字遗嘱,对未竟的赛博人生做出安排:


“对于社交账号,我想交给我的女儿,因为我的账号里记录了她和哥哥成长的过程,希望有时间的时候他们会想起我。”


“别的不奢求,希望死后可以一键消除所有社交平台账号,让我死得干净点。”


“如果我死太早了,希望我爸妈能继承我的赛博遗产,看看我说过的屁话、交过的朋友、玩过的游戏、收藏过的视频,比我活着的时候都更了解我一点。”


数字世界里,似乎没有死亡这一说。


互联网没有记忆,无数件太阳下的新事不断迭代,当下悲痛、愤怒的情绪迟早都会被更新鲜的事件掩盖。


但同时,有些记忆还在保持生长。抑郁症患者走饭的最后一条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的微博评论区,变成了网友悼念、分享的树洞;粉发女孩遭遇网络暴力离世,但在互联网上仍然可以找到她对抗网络暴力、热爱生活的印记。


直至今日,还有人在走饭的微博下评论和回复。


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两位男主角开设了一个叫做Dele Life的事务所,专门负责在确认委托人去世后删除其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想要删除的部分,用剧中人物坂上圭司所说的话就是:“为他人选择其中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这便是我们的工作。”


人可以决定以何种方式被他人记住,这或许是当死亡发生在互联网场域时,能称得上“美妙”的一点。


隐私和纪念之间,数字遗产何去何从?


“打开手机里收藏的妈妈的语音,反复听了好多遍,仿佛昨天她还在,今天一切都化为泡影了。”一名网友在母亲去世之后,为母亲保管着手机,一直续着话费,回复每一条还未知情的朋友的信息。


在互联网上,一个人的离去是隐形的。不再更新的朋友圈、不再回复的信息,都竖起一座座看不见的墓碑。


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诗的见证》中谈到,“人类是靠对自己的记忆而活的,即是说,活在历史中。”数字时代的记忆通过媒介技术呈现,凝固下许多瞬间和细节。只要去世之人的数字遗产未被清除,亲人和好友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字痕迹,缅怀对方。


人们会涌入某一个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和已经去世的人隔着时空发送信息,仿佛他们从未离去:“今天天气很晴朗,北京也有花开了,街上的车反着太阳的光亮,一晃一晃的。”


与强调隐私保护、清除痕迹的被遗忘权不同,数字遗产具有情感价值,更强调铭记与留存。数字生命不完全依赖于身体生命,在当事人未对数字遗产有明确安排的情况下,处置数字生命遗留下的数字财产,有时还面临着是否侵犯隐私的质疑。


关于数字遗产的隐私和保留之争,最典型的案例要数2012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数字遗产案”。


2012年,德国一名15岁女性因地铁事故身亡。死者父母希望通过登录女儿Facebook账号,查看她社交媒体上的个人消息和聊天记录,了解其是否有自杀倾向,探明事故究竟是自杀还是意外。但是,Facebook官方认为,死者的账号不仅涉及死者的隐私,还涉及其社交好友的隐私。若允许死者的父母继承和登录账号,可能违背死者生前的意志,也将侵害他人隐私。


最终,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恢复了此案一审判决,即裁定社交账号及内容数据应同书信、日记一样,作为遗产被继承。在数字遗产的继承权面前,个人隐私权似乎败下阵来。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记录的方式,甚至不需要主观行使的动作和言语,它通过各类信息获取渠道生产、获取、储存现代人的信息和数据,这份个人数字文档可能成为互联网上永不消逝的档案,供后人研究和分析。


而平台会如何对待去世之人的账号和数据?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平台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推出“纪念账号”的功能,当一名B站用户逝世后,逝者的家属可以通过提供死亡证明、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将其账号申请为纪念账号。


B站纪念账号申请成功的那一刻起,账号会被冻结,之后任何人都将无法进行登录,也就是说,逝者的个人账号无法交给任何人继承和代管。同时账号的充电、打赏等功能也将逐一关闭。而在逝者的个人主页上,会出现一段来自B站官方的悼念信息。


在哔哩哔哩手机客户端,依照路径“我的-联系客服-帮助中心-纪念账号-如何设置纪念账号”即可进行设置。(图/哔哩哔哩客户端)


对于使用者去世的情况,苹果公司则会向其亲人提供选项,是凭法院判令或其他法律文件请求访问权限,或删除其 Apple ID 以及储存在账户中的数据。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部分平台承认了用户账号的可继承性。


一个著名的案例发生在2017年5月,暴雪推出了《魔兽世界》账号的继承功能。正是因为这个功能,男孩小七找回了去世父亲的《魔兽世界》账号,找到了父亲当时游戏里的亲密战友。“想知道爸爸的‘世界’是怎样的,走一走爸爸曾经走过的路,看一看爸爸曾经见过的风景。”最终,他也在游戏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继承了父亲的账号。


在各方人士的帮助下,小七找回并继承了去世父亲的《魔兽世界》账号。(图/游戏博主@伊慕诗)


豆瓣上用心写下的书评影评、音乐软件中的听歌记录、花费大量心血经营的游戏存档,都映照着数字时代人们曾经活过的痕迹。无论是B站的不可继承转让逝者账号,还是暴雪的账号继承功能,都代表了平台开始认真面对“死亡”的议题。


但与此同时,大部分网络平台仍未对逝世用户的权益进行明确的成文规定。


我该如何安放你,我的数字遗产


经典开放式沙盒游戏《模拟人生》中,如果虚拟人物离开这个世界,Ta仍有可能会以魂魄的形式回到家中,和亲人进行互动。电影《寻梦环游记》里同样反映了墨西哥亡灵节的死亡文化,每当墨西哥亡灵节来临,去世的亲人都会借由祭坛上的照片回归现实世界,与亲人团聚。


而我们在互联网上浏览、发表、传播过的内容,无外乎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游戏里的设定。以大量数据和内容为基础汇聚和重塑的数字生命,得以在赛博空间中永存。


死后如何处理自己的数字痕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有人想终其一生仍然活成一座孤岛,有人想要抹去曾经的污点,也有人希望好友们在赛博派对上玩得尽兴。


那么,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我们的数字遗产该如何安放?它又能在多大范围内得到保障?


从法律上看,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数字遗产的特别规定,对个人数据及个人网络虚拟资产的保护、流动及处分权利的保障规定,存在于《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中。


如《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9条规定:自然人死亡的,其近亲属为了自身的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对死者的相关个人信息行使本章规定的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虚拟货币、聊天记录、游戏账号等数字遗产是否可以被继承”“继承的范围是什么”等问题,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林黎明表示,继承人的范围与常规遗产一样,包含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即便是无血缘关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遗赠方式取得被继承人的数字遗产,但是被继承人需依法设立遗赠文书。


“已故当事人的虚拟货币、聊天记录、游戏账号等数字遗产可以被继承,但存在以下例外情形:一、与个人隐私高度关联信息。例如:个人聊天记录;仅自己可见动态;二、与第三方另有约定。例如:游戏公司协议保留所有权及限制继承的游戏账号;三、法定不能继承。例如:非法所得的数字资产。第一、二项情形均存在争议。”林黎明律师介绍道。


数字遗产出台明确规定有必要性,但也有争议和纠结。


一方面,信息时代发展下,个人数字资产的规模及占全部个人资产的权重日益提高,如何保障数字遗产的归属需要参照。


另一方面,现下在数字遗产归属主体、可继承范围等问题上均存在争议,例如被继承人、继承人、网络服务运营商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尚未有清晰的界定,个人隐私权保护和数字遗产继承权之间的平衡标准也暂时没有形成共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逝者的数字遗产该如何处置的问题不会有一个言之凿凿的定论。它注定会面临许多数字伦理的拷问,因为在承载了宝贵回忆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个人隐私与安全的黑箱,走向失控的边缘。但是关于数字遗产的思考却不应搁置,只因在人与技术搭建的对话中,死亡作为人生的终章,注定是绕不过的议题。


参考资料

1.数字遗产,一口互联网棺材就能“收埋”?

2.从德国Facebook案看社交账号的继承问题丨法律网络评论

3.一个人去世后,他的B站账号会怎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张文曦,编辑:苏炜,校对: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