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纯物理的方式来消灭蚊虫,显然不太过瘾,非洲老哥们开发出了独特的灭门技巧。
无数蚊子被捕捉,揉捻,然后强行挤压在一起,在炭火的炙烤下,蛋白质逐渐变化出食物应有的样子。
手法娴熟的非洲老哥,会把50万只蚊子做成一张直径不超过6厘米的实心肉饼,蚊子再小也是肉,非洲大陆每天都在上演,一个族群解决掉另一个族群的故事。
而非洲老哥解决蚊虫叮咬的办法十分直接,吃掉它就行。

蚊肉饼是东非的特色美食,它是非洲大陆的王者遗诏,虽然蚊子经过这么多套程序的折腾,肯定是死透了,但食客总会介于死与不死之间。
烹饪时都得是露天,明火和油烟是人类天然的保护伞,不然一顿饭没整完,来了群围观的食肉动物,还指不定谁吃谁。
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向其他物种宣告谁才是这里的主人,结合小火慢煎,蚊子从害虫变成益虫,仅需要10分钟。

在外打工多年的马拉维男人,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可能就是提溜两瓶啤酒回家,和姐夫一起吃着姐姐煎的蚊肉饼。
不过煎饼时需要格外留神,需不断翻面,尽管从颜色上无法分辨是否糊锅,但嗅觉灵敏的非洲厨师,能分辨出20公里之外的一只倒霉鬣狗,是否在一个富足的下午吃坏了肚子。

它带有高原的狂野,也有峡谷的恬静,有湿地之上的扭捏,也有沙漠边缘的作死试探,总之,它就是非洲的百家饭。
因此蚊肉饼也叫“血饼”,据说,叮咬过鬣狗的蚊子吃起来像隔夜的湿垃圾,而叮咬过狮子的蚊子,据传还能壮阳,是只有酋长才能享受的尖货,大部分蚊肉饼的口感,都类似风干的牛肉,因为大部分蚊子还是喜欢追着正在食草的动物不放,其次会叮满孩童。

每年7月伊始,勤劳的马拉维人扶老携幼,开始漫长的捕猎过程。
他们用铁桶或铁盆,内壁涂抹上植物油和糖浆,然后用手拎起在空中挥舞,顷刻之间,无数蚊子便被困足于油与蜜之中。


一个健壮的马拉维男子,能在一个黄昏的时间,捕捉超过1000万只的蚊子,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令人厌烦的生物,仿佛是天赐的有机食材,多劳多得,多得多食,算老天爷赏饭吃。
烹饪蚊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油煎,富裕的马拉维家庭,还会尝试用蜂蜜泡饼的方式,来储存多余的粮食,用蜂蜜浸过蚊肉饼,然后再风干,可以储藏十余年,而每年蚊子超过11月就会绝迹,因此,7-11月是黄金捕猎期。
此时马拉维的一些部落,会以灭绝物种的方式捕猎蚊虫,然后秋收冬藏,艰难盼望来年春天的第一场雨。

由于每年蚊子的数量有限,马拉维人还同时捕猎一种叫做“蠓”的可怜昆虫,它与蚊子有着相同的吸血嗜好,因此没有理由不被作为食材。

马拉维境内的马拉维湖,是国名的由来,也是人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地,每年夏天雨季来临前后,也是蚊子生长和繁殖的旺季,湖边大量的蚊虫令马拉维苦不堪言,如果不小心在湖边跌倒,就相当于给大自然义务献血。

只是马拉维人复仇的方式有些许生猛,最初开始食用蚊子的马拉维人,采取殖民过他们的英国方式,用炸鱼和薯条的方式来烹制,但是太费油,后来改良成煎牛排的方式。
而油的来源也十分独特,马拉维有一种吸食蓖麻嫩茎汁液的吃素蚊子,可以被拿去炼油,蚊油煎蚊饼,十分上头。

由于巴基斯坦不像马拉维的蚊子产量大,在捕捉之后,还需加入牛肉的边角料与面粉,混合搅拌在一起,再用平底油锅油煎后食用。


第一个觉醒的马拉维勇士是值得称颂的,ta从根本上解决了马拉维人的蛋白质来源问题,ta从不怨天尤人,ta直接向天要答案。
时至今日,马拉维的蚊子可能再也不敢肆虐,马拉维人似乎也成了吸血鬼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