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几年,关于“阶层固化”的讨论一直很激烈,也有人抛出了那个本来不该是问题的问题: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这当然是历史倒退式的提问,知识改变命运,原本是人类常理,一旦出现倒挂,只能说是社会出了问题。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话说德国专家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一个德国人若想在人生中多赚钱,读大学会有更大的实现几率。


这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常识性结论,知识就是生产力嘛,有知识的人当然应该多赚点。不过德国人在点头同意的同时,估计还会哭着说:“可我们读个大学实在太难了!”


调查机构调取了德国74万名员工的终身收入数据。数据显示,只要是有固定工作,中间也不瞎折腾,老老实实到退休的德国上班族,整个职业生涯所赚取的薪水,基本都超过了百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就是八百万元。换言之,这个数字就是德国一般上班族终身薪水的最低标准。


当然,你也别过分羡慕德国人,因为他们税负很重,拿到手的可没这么多。


分析显示,没有大学学历的德国上班族,获得薪水的时间当然会更早,很多人20岁就投身工作,按照几年前的数据,平均年薪大概是30500欧元,也就是人民币24万元出头。而在他们拿工资的时候,大学生们还是在啃父母或者靠助学金吃饭。


不过,虽然读大学就会晚进入社会,少拿几年工资,但德国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普遍收入起点较高,达到了人均45500欧元,也就是人民币35万元左右。


这样一来,一个德国大学学历的雇员,到35岁的时候,赚取的薪水已经可以超过没有大学学历的同龄人。


随着年龄增加,这个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一辈子下来会达到数十万欧元。换言之,在德国,你拿到一个大学学位,一辈子可能会增加人民币数百万元的收入。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能够承担管理职责的雇员,一生收入还是高于那些有大学学历但没有担任管理岗位的人。比如物流管理人员,其实技术含量不高,只需职业培训就能胜任,但一生平均薪水达到390万欧元。但总体来说,大学学历获取高收入还是更普遍。


换言之,德国人完全可以靠读书、靠学历改变命运。


可要知道,德国人读个大学可不容易。尽管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极高,但德国并没有强调高校的“大跃进”,也没有提出大学生普及化,高校录取率和毕业率都不算高。目前有60%的年轻人不会进入大学,他们的去向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中最厉害的当属技术工人。德国工业的根基除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外,便是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


在德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地位相当之高,薪水也很不错,普通技工的收入已在德国人均收入之上,如果是高级技工,收入可以倍增。当然,想转为高级技工,需要4~6年工作经验,还需要经过1000个小时再培训,以及专业技术、现代经济理论、法律基本常识和企业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考试。


德国人无需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也不会鄙薄工人身份。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上,雇主并不只看学历,更注重学历和专业与自身需求的契合。比如莱比锡的保时捷工厂,就有70%的员工出身职业教育,他们是将先进研发成果转化为一流产品的基石。


相比大学,职业教育也更受一些年轻人的青睐。因为如果一切顺利,一些人可以在26岁左右成为高级技工,同时因为此前几年作为普通技工的经验,有了一定经济积累。可如果选择读大学,以德国大学的学制,26岁恐怕还没毕业。


何况,职业教育出身者如果想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也有许多便利条件。他的职业教育经历可以被记入大学学分,而且毕业后在欧盟范围求职也更具竞争力。


相比之下,在德国读大学还真是困难。与中国大学不同,德国大学并没有明显的年级区分,也没有规定就读年限,而是采用完全的学分制,只要修够了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也就是说,虽然有象征性规定的学期数,但如果提前拿到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反之,如果没有拿到规定的学分,即使年限达标,也不能毕业。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西方大学则是宽进严出,德国更是宽进严出的代表。德国所有高等院校都免费向全球学生开放,无须考试,直接申请,自选专业。但进去之后想毕业可不容易,之前有留学网站宣称德国部分专业的毕业率只有30%,这个数字当然夸大,但据2012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高校信息中心(HIS)发布的年度报告《科学大都会2012》,德国本土大学生的毕业率为72%,各国留学生的毕业率则只有54%。


还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2001年,德国共有20.81万名大学生毕业,他们取得第一学位时的平均年龄居然是28.1岁。一般来说,德国大学生平均要读5.3年才能毕业,综合性大学的平均专业学习年限更是达到5.9年。


对于德国人来说,虽然大学学历意味着更高的终身收入,但读大学的苦,可未必每个人都想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