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拉萨街头,你很难预料自己会在什么地方偶遇一只鞋。
 
可能在每个红绿灯路口,在任何一片停车场,也可能下了火车刚出站台的那个瞬间,你就已经和它见过面了。
 
从拉萨旅游回来的朋友说,这是藏A的秘密。
 

 
第一次来拉萨玩的人,都会跟鞋产生一些新的缘分,它们虽然不会特意迎接你,但又总以特有的方式维护着跟你的关系。
 
要是自驾前往,大概率还没来得及停车,就在运动中进入了这种语境。
 

 
当没有经验的游客在车底完成了那场不经意的会晤,很容易开始一种阿杜式的追问,它显然更应该出现在车里。
 
甚至有人因此对备胎的具体定义感到困惑,并且怀疑这里的车在某些时候也是要穿鞋的,都穿上AJ了。
 

 
据说很多来这上学的学子往往还没跟当地朋友深交,在路上已经确定了对方的可靠性。
 
单从车流中隐藏的信息,就可以得知人们的生活态度,他们对所有事物保持诚恳,连开车追求的都是脚踏实地。
 

 
“去西藏旅游,从贡嘎机场一出来就发现了挂着鞋的车,还不止一辆。”
 
“刚开始以为是徒步狂热爱好者在鞋里放手机,用来摇微信步数,但鞋的尺寸对不上。”
 
“同行的表哥认为是足球运动员挂靴退役了,结果光是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见到挂鞋的车主能凑齐五个足球队,有的车还挂了两个。”
 


“真正代步车”
 
有民间诗人曾将这种情况比作青藏高原上最朴素的欢迎仪式,它的出现远比当地朋友为你献上哈达的时间更早。
 
他们说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旦翻过唐古拉山,就会跟鞋陷入某种量子纠缠。
 
即便眼睛只顾着沉沦于纯净雪山与寺庙,那些进站的公交车也会不断提醒你,再远的路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从布达拉宫出发前往大昭寺,如果坐的是人力三轮车,那么那只鞋还会离你更近一点。
 
“之前陪孕期的老婆在拉百闲逛,逛完去江苏路妇幼保健院做检查,发现很多三轮车上都挂了鞋。”
 
“刚开始觉得是不是孩子的鞋不小心挂那了,还跟人提了个醒,结果人家只是礼貌微笑说谢谢。”
 



 
这就像是从另一个角度给鞋赋予了新的意义,跟交通工具完成深度结合之后,似乎在向世界传递着什么启示。
 
“有一年中元节我在拉萨度过,喝了点酒,走在小区里发现一辆车后面有一双小鞋,一顿联想,越想感觉越不对,吓得我炸毛,当场构思出两万字惊悚小说的剧情,后来都是当灵异故事讲给朋友听。”
 

 
一直有人认为这已经属于新世纪的未解之谜,他们坚信在这里开车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在见到的鞋越来越多的时候。
 
没人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一只鞋重新找回了学生时代的求知欲,身处拉萨,只要你足够细心,总会在某个时刻被鞋包围。
 



 
你可以在很多社交平台上发现人们旺盛的好奇心,就像那些流传已久的都市传说,最终都会逐步转化成一场互联网解谜运动。
 
求道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讨论,多种猜测延伸出多种含义,都快有二次创作的感觉了,甚至连一些本地人也会出现某种迷失感。
 


 
“小孩的鞋子寓意脚轻,挂个小孩的鞋是希望省力轻快,听说路边捡到的最好,挂上之后不容易爆胎。”
 
“小孩子不经世事,没有沾染尘世间的业力,或者说沾染的少,所以挂小孩鞋可以辟邪,但必须用自家孩子的。”
 


 
当一只鞋被发展出了多种解读,看它的人比挂它的人还要充满热忱。
 
其中有些隐藏的高手,玩法基本进入了文学范畴。
 

杜牧肯定没想到自己还写过解释藏文化的诗
 
可以说参与回答的人就像共同谱写了一部挂鞋圣经,从多个层面完成对立统一,就算离拉萨还有两千多公里,也已经开始提前放飞心灵。
 
有人说“鞋”的谐音是“邪”,所以肯定是谐音梗,但显然汉语和藏语中“鞋”的发音不同。
 
同时从另一部分本地人留下的信息中可以得知,它又确实是用来辟邪的。
 


藏语“鞋”的发音类似“hang”
 
当然也有从更实际角度出发的人,把开放式创作拉回了现实。
 
他们进一步推动了答案的出现,不然按照那种热情来看,再发展下去可能会追溯到史前时期。
 

 
有藏族朋友透露,挂鞋其实和挂核桃差不多,是藏语“曲朵”的意思。
 
寓意避人口舌,就是表达不要多管闲事,目的是为了避祸,但这里的祸和汉语里的含义有一定区别。
 


 
“本地文化中认为被他人在背后过分议论会带来霉运,办不成事。”
 
“挂鞋子或核桃这种在本民族语言文字里有特殊寓意的东西,可以把这些闲言碎语挡住,避免被小人背后中伤破坏气运。”
 


这些藏族朋友为了解答问题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
 
但他也强调这只是他知道的一种说法,根据各地区之间习俗的差别,也许这个行为里还存在更广阔的包容性。
 
很难说具体还有多少种解读方式,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关乎一些朴素的愿望与期盼。
 

 
一位在西藏生活过五年的朋友告诉我,这就跟内地有的地方买新车会挂红布红绳或者在车上贴对联一样,要的都是一个好彩头,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高原上的经幡与转经筒仍在给刚到的游客带来精神洗礼,而当挂着鞋的车从面前经过,人们越来越能从中品读出那种全方位的仪式感。
 
“在日喀则买过车,店里给我献哈达来着,还要围着车边烧东西边转圈。”
 
“后来知道烧的东西叫‘煨桑’,跟我们烧香祈祷差不多。”
 

显然日喀则也有挂鞋的车
 
在他看来挂鞋已经是这里的一种专属标识,就像雪莲花一样,只是它们盛开在了车流中。
 
他说在西藏你可能会缺氧,但永远不会缺乏信仰。
 
以前他都是在车上贴壁虎的,等到从拉萨回来之后,家里的鞋都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