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老司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几个互联网大厂忙着裁员。
其实也不止互联网行业和大厂,很多行业和中小企业在春节前后已经裁过一轮了。很多朋友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一波顺带还可能搞砸某些地区的房价。
身为社会人,咱们改变不了大环境,至少也不是破坏大环境的人,但我觉得没必要太悲观,因为该来的迟早会来,大家早点认清形势,有利于再次出发。
而且,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数并没那么多。2020年有报告给出一个近两千万的数字,我怀疑这是把主播都算进去了。
我和几个科技媒体的朋友交流估算了下,大家认为狭义上的互联网从业者在三百万上下。互联网行业对经济的影响很大,但对直接就业的影响并没那么大。
大家感觉这波裁员有点轰轰烈烈,还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人位于信息生产和流通的顶端,影响力和传播力大于其他行业,而且又是很多人向往的行业,容易受关注。
不过长期来看,大厂裁人未必是个坏事,甚至也有很多好处,今天聊聊我的看法。
一、大厂的“人才收集癖”
验证一个行业的发展阶段,要看这个行业的人才密度和准入门槛。
在我上大学的年代,通信行业和外企才是金字招牌,正经人谁做互联网呢。
而且那时候是三大门户的年代,互联网和媒体不分家,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中坚力量是媒体出身,人才的评价体系和现在完全不同。
到了2010移动互联网年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火了。这也是句实话,在行业的高速增长期,热钱云集,人才匮乏,基本上是来者不拒的状态。
至少在2016年之前,进入互联网行业还是很容易的,也不看是否名校和学历高低。常青藤遍地走、北清复交打下手,这种盛况都是后来的事了。
这个阶段的大厂,处在业务的高速扩张期,手里也不缺钱,什么业务都想试试。互联网行业线上的业务又没啥特殊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源是核心。
但此时人才的供应既然不是问题了,为什么还在大量招人呢?
除了业务扩张带来的大量新增岗位,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公司,玩的也是“饱和式招聘”。大致有这些逻辑:
这人一般,但要价不高,来做点杂活也能胜任,让那些真正的人才腾出时间精力,做更重要的事;
这人水平还不错,先招来再说,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公司有足够的预算,多招点人,XX业务同时上几款产品,总有一个能跑出来的;
这个leader好不容易挖的,不给HC让他招人的话,怕影响他积极性;
这人特别有潜力/特别有能力,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我不招进来,就被对手招走了,会有潜在威胁,先招进来再说,咱不差钱,养得起;
……
总之一句话,有钱任性,有点像土豪扫货,物美价廉,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没有需求可以创造需求,先招进来再说。
企业规模高速扩张也带来了很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问题,以前我文章也写过某个企业的类似问题。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甚至老板,很多也是第一次当中高层或老板,也不太懂这些细节,业务上升期也没给他们时间去学习。招聘策略不够激进的话,投资人可能还质疑你能力有问题。
但企业的人才收集癖,对员工未必是好事。
拿着与自己产出不匹配的高薪,假装很忙碌地工作,实际的学习和成长却很有限。除了部分核心业务的员工,很多人没有太多的机会去锻炼提升自己。
尤其是经历过“高校扩招”和“大厂扩招”两波的学生,看上去赶上了好时候,实际上是水完了学业水事业,时间一长,人就废了。
当然,有追求的人,在公司自觉发挥不出价值、学不到新东西,自己就走了。但大多数人还是懒得跳出舒适区,或者觉得给的实在太多了,舍不得这份薪水。
所以这次大厂主动戳破肥皂泡,释放出大量人才,社会重新配置人力资源,对中小公司甚至各行各业,都是好事,对个人也是好事。早点认清现实,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真正价值。
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老读者可能还有印象。我第一份工作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如日中天,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不错,而且给外地生源应届生解决北京户口,这种好事哪个应届生看了不迷糊?所以即使有附加的三年服务期保障合同(提前辞职有违约金),我也很开心地去上班了。
结果三年后,在我的合同还有半个月才到期的时候,公司倒闭了。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给我三观干得稀碎。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公司和好行业,也别指着一个行业和公司能养你一辈子。什么都有可能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互联网作为发展变化更剧烈的行业,近几年能给应届生开到二三十甚至三五十万的年薪,这种好事,我从来没觉得会是长期可持续的。
往大了说,很多事情都要用进化和变化的思路来看待。
前几天有朋友聊到子女教育,说起现在小学生的学业很卷之类的,我的观点是,很多70后80后本身受益于教育,所以习惯性地让后代参与教育竞争,但2022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已经低于高校招生人数了,等10后20后成长起来,高等教育资源不可能还那么稀缺。
当然教育资源肯定是分三六九等的,大家都想读顶级名校。问题是读完了出来干啥呢,为了削尖脑袋进那时候的顶级企业吗?
但凡招聘时把要求拉到天花板的行业和企业,基本上也没什么增长空间,甚至要走下坡路了,进去了也没你什么机会。仅是国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这个规律从来没变过。
我以前那些外企、手机行业的同事,当时也是业内最顶级的,随着行业下行,就被埋里边了。互联网行业正在上演着这种事。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不读书、不受教育、不做互联网,而是做重大选择和决策的时候,要把眼光放长远,也要考虑到你遵从的经验、向往的收益,是否能稳定存续,是否只是思维惯性。否则,很有可能作出类似49年入国军的决策。
所以,互联网行业肯定是会继续存在的,但收益和发展会越来越趋近于传统行业。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务必考虑清楚自己到底是真的认可和喜欢工作,还是只贪图那份高薪。
三、打工不是唯一选择
我2020年发过一条朋友圈,大概意思是,职场人需要考虑一个严肃问题,一旦没人给你发工资,你自己能不能挣到不低于之前上班时收入标准的钱。
昨天我把这条朋友圈贴到即刻,引来几个杠精,还有人扯什么“无产阶级不掌握生产资料”。
如果他买个手机只用来看视频、玩游戏,手机确实成为不了生产资料。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脱离企业生存的,也不是每个工种都能脱离企业开展工作的,比如评论区有位写航空发动机控制程序的,这就太垂直了。
但我仍然坚持认为,不能脱离企业生存,只能寄望于工资收入,这仍然算一种风险。
而且不能狭义地认为,拿手机当生产资料,就等于要去开直播、拍视频。即刻上有这种想法的那几位,估计他们看到的井口只有那么大。
我那条朋友圈,作用只有两个,一是大家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真正的社会价值,二是大家要有未雨绸缪的风险意识和行动。
企业给的工资,大于个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这种情况很常见。企业效益好的时候,通过高薪来提高招聘质量,但不代表这个人后续能给企业提供相应的回报。
“气氛组”的基层员工和管理层在企业很常见,企业需要一些冗余,来保障很多岗位随时有人能顶上。所以大家要明白自己拿的工资,并不代表自己必然能提供相应的价值。
长期来看,一个人的“利他性”决定他的社会对价,也就是你得对别人有用,才能有相应收入和收益。怎么提升自己的利他性,不是今天的主题,不想展开了,再说大家的资质、资源也不一样,没啥好建议,只能建议大家要客观评估,不要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
至于风险意识这一块,高薪不是常态,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更不要因为高薪就上极限杠杆买房,因为薪水和房价都没法保障永远不跌。
未雨绸缪的意思是,至少你应该尝试一下,不在企业拿工资的时候,还有哪些可能性,能养活自己。
其实如今的基础设施的进化,带来的工作、收入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比起五年前十年前,真的是太丰富了。以前在企业内部才能开展的分工协作,现在有太多的替代方式。
举一个例子。脱离职场后,看到大厂的朋友们卷得很辛苦,我就很开心,因为他们卷起来,我们这些个体户才能在他们打造的平台上挣钱,而且他们也拿到了工资奖金期权股票,也应该替他们开心。
现在看着卷AGI的人,我也是同样的心情。同志们加油干,做好了平台/工具,我们个体户再上。
收一下尾。大厂裁员这个事,身在其中甚至已经被裁的,难免会有各种难处,但我们还是要看长远一点。
这波裁员带来的行业价值回归,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给个人敲响警钟,积极拥抱变化,重新反思个人价值;以及打开思路,考虑更多的个人发展可能性和收入的多样化,都不是什么坏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