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头图来自:《教父》
亲身经历过一个时代的人,比没有经历过的人更加了解那个时代吗?
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也因此强调“过来人”的经验。但仔细一想,这话真的没什么逻辑。它成立的前提是,当事人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和正常三观,有反思能力,否则的话,“经历”只会让人更愚昧,一辈子无法摆脱。
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经历”,仅仅是深陷其中的迷失,是为自己缺少预判的愚蠢所找的借口而已。纳粹上台后,德国人陷入集体狂热,那些拥护希特勒、日后成为炮灰的民众,确实经历了那个时代,可也有一些人早早洞悉纳粹本质,在纳粹上台后想方设法离开德国,他们错过了德国的那个时代。
如果你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德国,是想做一个经历集体狂热、疯狂支持希特勒的德国人,还是想做一个早早预知德国的堕落、尽一切努力离开的德国人?
一个唐朝人,说起唐朝时期的衣食住行,可能头头是道。但因为当时信息闭塞,他只会对自己身处的阶层和地区有些了解。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自己所居住的城镇打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所谓“长安盛景”,是一个唐朝的江南老百姓无法想象的,一个长安人同样很难想象江南风物。更重要的是,说起唐朝社会的本质和优劣之处,一个“亲身经历”过的唐朝人真的能比得上一个读过点书的现代人?
有人会说,唐朝和现代的时间距离太远,而且一个是古代社会,一个是现代社会。那好,我们把时间移向工业革命后的近现代社会。
还是以纳粹德国为例,一个经历过纳粹德国时代的德国人,真的比后来的德国人更了解那个时代吗?当年陷入集体狂热、真心拥护希特勒的德国人中,当然有许多人通过思考实现了反思,但也有许多人始终无法走出当年被灌输的意识形态体系。这部分人和一个在反思氛围中成长、从小学教科书就开始强调多元化的现代德国人相比,谁更了解纳粹时代的荒谬和残暴本质?
柏林墙倒塌后,每年都会做相应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赞同柏林墙的倒塌是德国人普遍价值观。当然,在可以自由表达观点的德国,肯定会有极少数人反对柏林墙的倒塌。那么,到底是什么人在怀念前东德?
金雁曾经写道:“剧变时已过而立之年,尤其是已经进入官僚体制的人,对于转轨的满意度很低”。而大多数年轻人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则与老年人截然相反,选择极右翼的年轻人仍然是极少数。
也就是说,在前东德有稳定社会地位,有一定特权或铁饭碗保障的人,是最不满意的一群。尽管西德通过各种方式为原东德地区提供福利,但他们失去了特权,失去了计划经济下的各种免费保障,失去了原先的铁饭碗,仍心有不甘。此外,高学历、具有社会竞争力的群体,满意度也远高于低学历者。
所以,是否经历过那个时代,根本不是看清社会本质的最关键因素。一个怀念东德时期铁饭碗和特权的前东德体制内人员,对社会的真实认知,很大几率远远比不上一个两德统一后才出生、从小沐浴于正常价值观下的年轻人。
有人会说,这种人只是“鸡贼”,心里明白但一心逐利,其实这是高估。在现实中,你会看到无数经历过类似时代、然后一心怀念的人。他们并不明白,大家一起穷的铁饭碗没什么可珍惜的。两德统一后,东德人其实赢来了人生最好的机会,他们有了自由创业的可能,有了自由迁徙的权利,可以去前西德地区乃至西欧其他国家发展……他们还有了更多学习机会,无论是大学教育、职业教育还是继续进修,都带来了人生的多种可能。但许多前既得利益者选择了放弃,并在此后若干年里怨天尤人。
从历史上来看,经历过一个时代的人,对自己身处时代的理解,基本不可能比后人更清晰透彻,所谓“身在局中”就是这个意思。以“我经历过,你没见过哪里有发言权”这种话作为论据,其实恰恰暴露了自身的逻辑缺陷。
时间如此,空间也是如此。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会说出类似的话:“我在那里生活过,我比你了解多了,你有什么资格说话”“你都没去过啥啥地方,哪有什么发言权?”当然,有些人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无比痛恨自己从来没去过的国家,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坏事都是自己没去过的国家干的,一说起来就生灵活现,仿佛亲历每个阴谋的全过程。
这些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前两年有句话特别有趣,叫做“有些青蛙哪怕走遍世界,也一直带着它的井”。这句话所指的,就是那些始终无法摆脱固有价值观、无法超越固有知识体系的人,这种人即使去过的地方再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了解。
比如一个在异国唐人街呆了一辈子,但可能英语还不灵光的人,对该国社会的了解,真的一定超过一个对世界基本运行有清晰认知、三观正常,但从未去过那个国家的文明人吗?或者说,前者的了解只是生活层面的一些皮毛,而且局限于身处城市,甚至局限于唐人街法则。
又比如说,有些人去过一趟巴黎,就会将之当成法国的全部,动辄“法国如何如何”。但法国有那么多个大区,那么多城市,它们跟巴黎一样吗?比如阿尔萨斯,它的生活习惯和整体风貌更像德国,与巴黎截然不同。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会认为自己对当地社会非常了解,但却忽视了地区经济差异、社会政策的不同,也忽视了美国各州都有立法权,你在这个州能做的事情,在另一个州就未必可以。将自己对身处城市的认知扩大为对一个国家的认知,显然会导致片面。
更糟糕的是,许多人甚至习惯将自己对身处城市的认知扩大为对“外国”的认知。无论网上还是线下,我有个经验:如果对方张嘴就是“外国都如何如何”“国外都怎样怎样”,不管他是夸还是踩,我都会失去对话的兴趣,因为不想自找麻烦。
原因很简单,那些动不动就这样说话的人,连基本逻辑都没有——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叫“外国”,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也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口头语,谁说话那么仔细,这样挑剔就没法说话了。但实际上,语言表达的严谨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多时候,将“外国”替换为国家名字、地区名字和城市名字就可以了,这很难吗?
类似“外国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它体现的是一种基于认知狭隘和误解所产生的的绝对化判断思维。这些年来,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比如见到一家外国媒体发布了不实报道,就来一句“外国媒体都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别说“外国媒体”了,随便一个西方国家,它的媒体都无法保持一致,谁也没有办法号令所有媒体。
前段时间,我经过珠海一个村落。珠海人均GDP排名国内前列,乡村治理也是典范,村子四周被高楼大厦围绕,村民十分富庶,但村中依然保持着古村落风貌,祠堂牌坊等林立。村中有一座当地华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捐建的西式建筑,如今保护性使用为村子的老人中心。除了建筑自身的宽敞开阔之外,内部设施也非常豪华,为老人准备了影音室、阅览室和护理室,健身室里有各种运动设备,按摩室里有几张按摩椅,村中老人可以随时使用。
这是珠海乃至珠三角许多村落的标配,但如果你将之当成中国农村的全部,那就会一叶障目。一个内陆地区山村里的农民,对农村的认知就不可能是这样的。
所以,我经常开一个玩笑:“那些在国内生活了几十年,但连广东与四川的社会区别都搞不清,连广东的广府、潮汕和客家这三大文化都分不清的人,跑去其他国家呆几年就能了解该国社会和文化,这可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很多中国人特别强调经验的作用,在这个经验逐渐失效的年代,这种强调时常显得可笑。亲身经历固然可以让人得到第一手的观感,但它能否转化为正确的认知,需要的是知识和逻辑。一个农村文盲在城市中摸爬滚打二十年,得到的也无非是生存经验,而不是对社会机制、地方文化等层面的认知。一个对政治、文化、历史、艺术毫无了解的准文盲,即使在唐人街拼搏一辈子,所得到的也只是生存经验,而不是对当地社会的真正了解。
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和逻辑作为基础,那么所谓的“亲身经历”只会让他变得更片面和更愚蠢。在纳粹德国时代热血澎湃、流着泪水支持希特勒的少年,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被洗脑的命运,三观和知识结构永远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亲身经历除了让他更愚蠢之外,别无他用。
这样的人,我们见得还少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