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几天中金的报告里面有关于中美全球化的论述,我觉得是很中肯的。
对于中国来说,技术进步就是安全,没有技术就没有安全,一定要打造全产业链
对于美国来说,产业链系之于他人之手就是不安全,美国一向是要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
中国的部分我们都很清楚,那你换个角度从美国的出发点去看,你会发现他们也是头大。
2021年中国这个节点太大了,中国追求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美国何尝不追求自主可控,但现在这个产业链,中国实在是太大了,这没法绕过去。
结果就是和1914年一样,一个为了安全为了发展要技术,一个为了安全要多元化供应链,全球化就这样见顶了。
1914年全球化见顶的时候是直接爆发了一战,过了一百年可以看到人类的进步还是很大,至少还有点机制在遏制战争。前几年第一次提出内循环的时候,有一个版本是没有双循环的,然后市场被吓得不轻。但实际你去看,这个版本是很有可能的。
这也是我自己对内需有信心的原因,不造东西没有技术的进步,造出来东西总是要有人买。无非是政府买了变成政府消费,还是居民买了变成居民消费而已,这也是制造业的长逻辑之一。
我觉得在印尼,双方的会谈就是给这个支离破碎的全球化打上了一个补丁。
战争?我觉得中美会非常小心,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战争往往是其他人渔翁得利,英国和德国就是例子。而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冷战往往是开心的,美苏在二战后瓜分了英法的殖民地。
一个不受控的逆全球化就是1914年~1937年的剧本,两次世界大战
一个相对受控的逆全球化就是1947年~1965,冷战
所以前几周我看到有朋友说我们是在玻璃渣里面找糖吃,我当时就很想说:很多东西已经碎了一地了,这就是一个玻璃渣的年代。
昨天的会议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能达到的最和睦的境界了。当然,比起冷战,我们这个年代还是进步了很多的,在冷战时期,华约和北约的成员几乎没有选择的空间,但目前来看,美国对北约的控制力下降了很多,中国也无意在上合组织里面扮演苏联的角色。
双方在未来会根据自己的优势,向对方的劣势发起一轮轮的进攻,双方的终极目的都是追求绝对安全,但就像那个悖论一样,一个人的绝对安全就是另一个人的绝对不安全,目前看不到这个矛盾有什么解决的苗头,也许太空探索的进展可以像新大陆的发现那样,让法国人和荷兰人在北美大陆上和平一段时间吧。
中国的优势中金认为是规模优势,和节点优势,我觉得在这两点之外,中国的禀赋和文化是非常适合制造业的。我其实是相信从服务业转向制造业之后,我们的经济效率是会有所提高的。服务业有时候需要非常多样化的需求,这点和要求均一品质的制造业是有所不同的,而中国的劣势在于时间和人口结构。
美国的优势是技术和效率,产业集群和人口结构,劣势在于和所有的兴盛的王朝一样,一个250多年的体制已经开始产生了分化,无论是贫富差距还是种群矛盾都是如此。
下图展示了各国的超高净值人群数量:
政治极化的图放过很多次就不放了,非常严重。
所以一个灵魂拷问是:我感觉太平洋两岸都觉得时间在自己这边,当然这会降低冲突的概率是件好事情,但时间到底在谁那边呢……
我知道很多人对全球化的过去充满了怀旧,同样,也有很多人在全球化中利益受损。但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可能已经是一个过去时了。这个既不是中国单独的问题,也不是美国单独的问题。要说的话,过去20年全球化,确实编织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无法实现,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可以责怪的。我觉得全球发展水平是如此不同,是不可能有同样的文化和所谓的普世价值的。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对新西兰的夫妇担任我的英语外教,我当时和两个朋友一起上课,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们给我展示的生活确实是不可想象的。我当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愿意在老年后,去一个另外的国家体验生活。然后那对老夫妇一辈子做过无数个工作,当时我们定义父母的职业,要么是工程师,要么是公务员,我从没看过种过地,坐过办公室然后去做老师的人。
以前特朗普曾经客串过一个电影叫做 Home Alone,中文名字叫做小鬼当家,我估计很多人可能也看过,我当时也很不理解,我当时觉得,他家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工具和房间。我第一次在ESPN看英超的时候,我当时第一个印象是,这球场竟然是有椅子的。湖南队降级的时候,当时还在贺龙体育场,当时的贺龙体育场是没有椅子的,大家本质上都是坐在台阶上。
我已经是90后都尚且如此,所以我一点也不责怪那些80年代出国或者更早的人在海外遭遇到严重的文化冲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我觉得也是一代人的呼声。
我想说的是,我们国家从贫穷到富裕的过程,的的确确是全球化从低到高的过程,这两个事情是相关的,也是有因果的。但一个过去相关,过去有因果的东西,它不一定在未来也是相关的。你要说1980年~2020年,中国和美国关系好,贫穷到富裕,然后2020年以后,中国和美国关系不好,就一定不富裕,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所以你说我喜不喜欢全球化,我自己很喜欢,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但我同样觉得美国是一个非常伟大和可怕的国家。我喜欢中国人的谦虚,但我也喜欢美国人的自由。如果有一个可以让我去定义的世界,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早上嗦粉,然后牛肉粉里面不要加煎蛋加一个Omelette, 中午搞个牛排,但可以topping可以变成老干妈。
但世界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每一个人都追求发展,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用一样的文化去追求发展,体验过全球化的快乐是人生幸运,但不是说没了全球化就没有发展。
所以回到昨天的会议上,我听到很多朋友说没啥好消息,我想说的是,可能在未来很多年,中美能够划一道红线然后开始竞争,就是我们能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最后这句话我之前写过,但我忍不住还要再写一遍:1914年全球化见顶后,要等到1990年代,全球化的程度,才回到了1914年的水平。
而这中间几十年我们的努力,决定了后人会在怎样一个基础上,开始他们的全球化。我们今天的努力,可能会决定80年后,长沙市的招牌菜,会不会从辣椒炒肉,变成蛋黄酱炒肉。
我是愿意为之努力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