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通胀成本上升,美国二手衣物热卖)
国庆节这几天世界真的发生了太多事情,大部分是糟心的,小部分不糟心的都是市场自己的YY。
但我自己心情倒是好得很,回到了熟悉的美国中西部大农村,一望无际的平原,天空上舰队一样的白云,笔直的公路,黄昏时候Road Trip挡也挡不住的太阳直射。
干燥而寒冷的风一遍遍吹过,美国基建是如此拉跨,以至于从外观上我感觉时间就是停滞了一样。有时候会有种自己依然很年轻的幻觉。但从恍惚中回过神,想一想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一幕幕画面闪过,五味杂陈浮上心头,恍然又明白了——自己还是老了。不仅老了,还变蠢了.......
言归正传,无论是在密歇根、印第安纳、还是伊利诺伊,我觉得有几个事情是让我有了新的理解的。比方说政治正确、通胀水平、工业需求、以及美联储行事的可能逻辑。
一、政治正确
一直到底特律我才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川皇的脸,在加州我就没看到这人。然后在整个中西部开车游荡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这里的老龄化情况绝对比加州严重很多。而且美国白人的老龄化程度肯定比黑人、拉丁人、或者亚洲人严重。
在加州无论在哪里加油,年轻人都还是挺多的,在密歇根我感觉明显老年社区更多,看到的Senior Living也更多(这也是个有趣的商业模式,它要求养老金账户增速比通胀高,很多国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模式在美国的利润率比在其他国家高)。
所以政治正确不一定是什么慈善心发作,或者爱心泛滥,这也有可能是面向未来的政治投资,因为宏观世界里面只有一个东西是最好预测的——人口结构,按照目前美国的生育率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白人可能不会占据50%以上的份额。
考虑到选举很多时候还是以地区为基础,那么政治正确其实不应该被当做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它其实是一个长期的价值投资。它赌的是美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在现行政治制度下,更多元化的代表有机会获胜。
当然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选举确实在美国不是一个最核心的变量,和很多人想的一样,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才是国家的主人,政治家追求的是知名度和支持度。所以总结一下:
不应该把政治正确当做是短期的行为,这是基于现有选举架构和未来人口结构预测下的合理选择。
Baby Boomer(婴儿潮)那一代人距离自己人生的终点也许并不遥远,川皇到底代表的是昙花一现的最后一搏,还是长期趋势呢?
二、通胀水平
无论在哪里,不变的都是招工启事,而且薪资水平我觉得是有点离谱的,而且我隐约感觉,薪资的通胀程度广泛比物价更甚。
比方说在加州一加仑油6~7美元,在底特律可能只要4.5美元。但一看招工启事两个地方的工资都是一样的。
加州也就这水平吧,然后换几个地方:
所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单纯从数据上看,这个月失业率从3.7%跌到3.5%我会有点惊讶(后文会详细看看这些数据),看了之后就觉得,一点不惊讶。但说实话,这么广泛的招聘我觉得很难把物价压下去。我也更理解为什么美联储觉得失业率一定要走高才能压低通胀(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个很傻的办法,后文再说)。
物价水平也是比较离谱的,上文里面讲到了加州的通胀水平,要知道加州的薪资水平是远远领先中西部的。但我在当地超市Kroger里面(特意和加州一样,选了个非Target的对比)看到的薯片、肉和蔬菜的价格与西海岸是类似的。
实话说我还挺惊讶的,因为这个超市所在的城市其实更多都是老年人居住,这些人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因为薪资增长而大幅提高的,那么这意味着他们肯定承受了消费水平的下降。
于是我问了问当地的朋友,说这种物价水平,每个月的生活支出肯定是上升的,你感觉可持续么?另外你能感受到联储提高利率对你的生活水平产生影响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相比去年,即便消费降级一点,然后合理安排货比三家一点,采购的时候多去Costco一点,相比去年的支出增加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点则是一个大大的没感觉,用一个Zero APR的信用卡(类似无息信用卡),这东西银行依然很愿意继续发给有工资的人。利率上升对于美国普通工人的影响是很遥远的。
然后我那一瞬间就意识到,也许我们看到的美国个人消费贷款增加,并不是贷款意愿增加,而是因为通胀导致的贷款额度增加,所以它非但不是通胀的先行指标,它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通胀的滞后指标。
三、工业需求
因为我朋友正好在实业工作,所以也有机会尝试从工程师的视角来聊聊美国的工业需求。我还蛮喜欢这种谈话的,实话说跨界的谈话总是在鸡同鸭讲里面找到乐趣。
首先我问的就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通胀是否压制了耐用品,比方说汽车的需求。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夸张的是,因为二手车价格的上涨,最近刚刚撞车的人会发现二手车的定损也很惊人。某种意义上,现在撞车属于保险公司血亏的情况。在当下的情况,大家没有太多意愿去购买车或者置换,之前疫情后一瞬间发钱的时候,车价还没有涨,手里面钱很多,那一瞬间把价格拉起来,现在和房价一样都在慢慢回落。
我说这个情况也在中国发生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有些车的价格是飞涨的,但最近慢慢也回落了。耐用品没有持续需求是很正常的。
然后我们聊了聊美国的再工业化问题。我说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增加工业产能了,而且实话说现在的工业制造水平一言难尽,产品的迭代也很慢,过去20年逐渐变成了一个服务业为主的国家。未来还会如此么?美国的再工业化可能在本土发生?还是需要外包到海外?
靠人的再工业化目测难以在美国重新发生了,优秀的工人并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良好的内部组织(需要工会),稳定的劳资关系(需要没有太多移民)都不太可能的,但如果未来的工业化生产靠的是人工智能,靠的是机器的再生产(我们都觉得马斯克造一个人形的机器人说明他没搞对路子,哪怕长成章鱼那个样子都比人更适合制造业),那么美国的地价便宜、能源价格便宜,以及高质量信息化就有可能发挥优势。
这其实也是中国在尝试做的,我觉得制造业2025其实是个好计划,刘元春校长说得是对的,在一个混乱的滞涨世界里面,没有必要主动去产能。我们的追求就是更多、更多,还是更多的生产力。
然后我们还聊了之前我看到说美国基础建设设施的寿命已经超过40多年,是否有翻修的必要。这点我被好好教育了。“美国好的社区该修的路早就修了,不好的社区你去出钱修?”
确实如此,密歇根高速都是免费的,路就很烂,开进芝加哥就有个什么skyway,我在上面开了不到2 mile就拐出去,依然是5美金。
所以还是毛主席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勿以辩说为必然,做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实地看看,空对空发言没啥意义。
最后我们聊聊失业率的数据,为什么我觉得美联储的做法逻辑都没错,但会是个错误。以及刚刚发生的克里米亚大桥吧。
四、失业率
失业率的读数从3.7%回到了3.5%,除了16~19岁的失业率水平稍有上升,无论是黑人、白人、亚洲人还是拉丁人的失业率都走低。这是一个非常政治正确的失业率报告,白宫的新闻发言人也在10月7日早上马上转发了。
新增的非农就业这个月263,上个月315,但实际上这个月的私人部门就业是更好的,这个月288,上个月275,中间的差距在于,上个月政府部门的就业是增加的,而这个月是减少的。具体看的话,地方政府的教育人员在这个月有一些流失。
我感觉这个不太会持续,右边那个其实是已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数据。所以如果不是这个拖累,这份报告可能还会更好。
从薪资水平来看,大部分行业的薪资收入依然在扩张,上面的例子我觉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美联储担忧薪资通胀螺旋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可以看到,高薪行业依然在继续加薪,而且大部分行业过去一个月的薪资水平都在提高。
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好消息就是价格的坏消息,不难解释周五为啥市场跌得妈妈都不认识了。
五、美联储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数据很好、薪资增加、通胀很高,但经济依然不错,美联储的做法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的Mandate里面,失业率目前不用担心,通胀很高,那么加息就是有逻辑的。
为什么市场一直在期待美联储转向,真的就是简单地因为贪婪或者想赚钱么?不要忘记现在市场的现金仓位并不低。说亏钱都是亏了钱,想赚钱是真的,今年还有一个季度,涨一波大家都能能赚点钱肯定不是坏事,说一直贪婪那倒真的不至于。
我觉得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有质疑美联储在现有Mandate下的做法,我质疑的是,美联储,或者说货币政策,到底还能不能应对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危机,如果不能应对,就不要装自己很有能力的样子骗大家。Mandate可能是没错的,但这个行动纪要不一定有存在的基础。
我想从两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历史上,你看到的都是什么Don't Fight the FED(不要和联储作对),但实际中,赚钱的都是和联储或者其他货币当局作对的人(刚刚看到一个新闻说PSL工具又用起来了?);
第二个是,你去真的看看现在或者前任联储官员们的讲话,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活在真空里面,无论是耶伦警告沙特说如果你们减产我们就加息,加息就萧条,萧条价格就会跌。这都什么话,别人现在不减产价格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且别人减的还是Quota,我记得2020年开始OPEC没有任何一个月可以达到自己的产能上限,这有什么好说的。
而且看看自己的情况,美国现在战略石油储备还有416个Million,一天美国要花大概20Million的石油,还有20天你不补库存你的战略石油储备就干了(总储备大概1600 Million),民主党政府到时候向谁补库存?石油企业?沙特?
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美联储就是一个货币机构,你对于通胀的预测能力,对于沙特,对于乌克兰,对于俄罗斯都没有太大影响力,诚然你对PBOC以前有很多影响力,但现在时代也变了。
我觉得坦诚一点,不要装自己加息对通胀有太大的遏制作用,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在我们压低通胀都是靠基数效应。去年100的东西,今年涨价到200,然后明年还是200,今年通胀是100%,明年通胀就是0,就这么告诉群众不好么?承认自己在过去测不准通胀,在未来也看不准不轻松一点么?
不小心把第二点先写了,现在的社会已经足够发达,不存在一个机构可以像当年那样去算经济的合理增速了。联储的两个观察指标一个通胀一个失业率都是经济的滞后指标,相当于看后视镜开车,如果道路是直的,这个方法虽然有点问题但不会出事,现在道路明显是弯的,那干嘛还要装最叼的?
如此高波动的环境,所有票委意见一致也是个荒唐事情,民主集中制都没有这么团结。当年沃尔克加息的时候也有人在最后时候才投赞成票,现在倒有趣,FOMC比苏联中央部长会议会议还团结?经济预测本来就难,现在这个世界这么动荡,这么多人意见一致?还正好都凑一起?
然后还有那么多官员说的,我们和商业领袖,社区领袖紧密联系,实时了解他们对经济的看法,忘记自己2019年和银行紧密联系然后货币市场崩盘的故事了?那还是金融机构,理论上联储的大本营都做不好,现在又有信心了?
归根到底,人只会为自己承担后果的事情负责。我还记得2020年春天,看到疫情后,国内有些经济学家预测GDP一季度增速4%,原因是疫情封控了一个月,然后我们把6%的增速去掉三分之一就好。所以我对于联储,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的看法就是:在过去40年里面,他们在自由化、全球化、低利率环境里面获得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能力圈的能力权限,现在自由化、全球化、低利率低通胀都在退潮,他们在低利率,和平的时候,都写文章坦诚自己测不准通胀,更何况高利率,局部地域冲突的世界。
然后我们回到第一点,为什么所谓的Dont' Fight the FED(不要和联储作对是个空话)。这个领域属于摆事实就是黑的领域。
2016年,G20央行和财长会议,说以后要加强货币政策协调。然后从那以后就是贸易战,耶伦想法很好,挡得住Trump上台么?
2018年全年加息,表示经济撑得住,然后12月信用危机爆发,180度转向。
2019年加息干不下去了,继续缩表,我记得开始说干到九月份,然后和市场说,我们一直和银行保持紧密沟通,对于他们需要的储备金金额有充分理解,然后货币市场出问题。
2019年7月底,说经济目前是Mid-Cycle Adjustment,学1995~1996年格林斯潘的说法,然后两个季度后Covid来了。
2019年8月,Jacksonhole会议,说过去是高通胀高波动,现在是低通胀低波动,真是一口毒奶。
2020年3月,装淡定,降息一次后觉得可以停一下,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周三,库得洛,当时白宫的发言人出来给联储站台说“我们觉得联储暂时按兵不动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发现还是要继续降息。
2021年,在货币+财政刺激下,觉得通胀不会发生。
我不是说想吹毛求疵,我自己也经常犯错误,但我一般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挨打了我自己立正。我不会,也不想为别人的事情去负责。也不会说自己是全知全能,一定能做成什么。
我是真的不理解联储哪里来的信心,说通胀一定就可以在加息下走低,联储能让乌克兰不炸克里米亚么?能让佩洛西飞机不乱飞么?我承认联储是现在货币当局里面,最有研究水平,最有道德感,可能也是水平最高的央行。它其实没做错,但时代变了。
最后我想说几句对于克里米亚大桥的看法吧,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不是很想多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发言,但我的感觉就是非常不好,民主党过去在全球可以搞很多事情,但他自己可以收摊,但我总觉得泽林斯基有一点点独走。在东欧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面对的苦难,比在华盛顿,或者特拉华长大的孩子要多很多。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赌性会很重。
我对国际政治了解不多,但我看过很多类似的例子,千金之子找到一个穷孩子一起合作,结果往往和两方设想的都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这几天懒得写文章,未来几天估计也懒得写文章的原因。开始心情还挺好的,写完总感觉想找人打一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