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回顾一下笔者于今年5月7日在本号发表的文章《顿巴斯决战陷入胶着,胜利日献礼已成泡影,说好的南北对进呢?》中,对于俄乌战局的发展所做的一些展望:
“虽然实力优势有可能会使他们(俄军)到5月底或6月初在乌东拿到一些收获,但如果俄罗斯未能进行全国动员,全力投入战事,这也很可能就是俄军所能达到的极限了。随着接受西方重武器援助并完成训练的乌克兰生力军不断加入战场,也许进入夏季战局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笔者于5月7日在公号所发文章截图。
到目前为止,战场发展趋势与笔者的估计大致相仿,时间上延后了一个月左右。俄军是在6月底7月初拿下乌东的北顿涅斯克和相邻的利西昌斯克,达到了自己的极限。
此后,战场主动权开始向乌军方面转移,特别是在美国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分批到达战场之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
乌军于夏末秋初的9月6日开始在北部哈尔科夫一线展开反攻,标志着俄乌战局出现了根本性转变。此后,乌军可以自由选择攻击的时间和地点,而俄军则进入了被动防御的不利态势。
1
第一块“新领土”被攻陷
9月21日,为了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全国进行“部分动员”。
9月23日~27日,作为普京应对战局全盘策略的一部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四个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举行“入俄公投”。结果自然毫不意外,这种把戏俄罗斯已经玩过很多次,早已驾轻就熟。
■2022年9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中)与来自乌克兰四个州的“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入俄罗斯的签约仪式。
9月30日,普京与来自上述四个州的“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圣乔治厅签署了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
在随后发表的演讲中,普京称“生活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人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公民,永远都是……决定已经做出,而俄罗斯不会背叛它……我们将用我们拥有的所有力量和资源捍卫我们的土地,我们将尽一切努力确保我们人民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俄国之前的套路都是先扶持一个所谓的“独立共和国”,然后让它提出加入俄联邦的请求,再由俄罗斯给予批准。这次因为战场形势紧迫,来不及做足全套了。
■当地时间2022年9月30日晚,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庆祝四州加入俄罗斯集会和音乐会。
乌克兰方面自然不可能对此袖手旁观,他们的回答倒是也很干脆。
就在普京发表讲话的第二天,10月1日,乌军宣布收复自从今年5月26日开始就被俄军占领的乌东前线城镇红利曼。
此前,乌军已经从西、北、南三个方向接近红利曼,几乎对这个战前只有2万人口的小镇形成包围之势,镇子里还有约2000名俄军在防守,他们接到命令不得撤退,眼看就要陷入乌军的口袋。
同日,俄国防部宣布俄军已经从红利曼撤退到“更有利的位置”,以避免在该镇“被包围”。
■2022年10月1日,乌军收复红利曼。
这意味着莫斯科方面刚刚搞完所谓“新领土加入”仪式仅仅一天,还没捂热乎的第一块“新领土”就失守了。将来历史书上也许会这样记载:2022年10月1日,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束了,而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俄军这次从红利曼的“撤退”与之前不同,从俄国电报频道(俄国类似微博的社交平台)博主Rybar制作的红利曼之战动态视频来看,乌军集中炮火猛烈攻击红利曼的主要交通线和俄军向东边克里米纳撤退的路线,因此俄军在撤退过程中绝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幸运,几乎可以肯定会出现重大的伤亡情况。
视频1:Rybar制作的红利曼之战动态
目前来看全网范围内Rybar对红利曼战斗过程的介绍算是最详尽的了,这里引用如下(可配合视频观看):
l围攻红利曼的乌军集中力量切断俄军的交通线,到10月1日中午,已经成功切断了托尔斯克通往北边斯瓦托韦的公路,并将俄军控制在红利曼东北部的特尔尼地区,而此时红利曼的西边入口处升起了乌克兰国旗,并有大约20%的面积被乌军控制。
■红利曼及周边城镇位置。
l随后战斗短暂地转移到红利曼的中心和东部地区,以及斯塔夫基的南郊和亚姆比尔的北郊。红利曼-托尔斯克交通线被乌军火力封锁。俄军攻击了东北边基罗夫西克的乌军之后,红利曼-托尔斯克的通路被打开,俄军开始向托尔斯克撤退,之后俄军炸毁了热列别齐河上的桥梁,以延缓乌军追击。
l但是托尔斯克到更东边的克里米纳的公路一直处于乌军的火力控制之下,同时乌军利用机动小队持续攻击阻扰撤退的俄军,让他们更多地暴露在炮火之下。
l经过20天的激烈战斗,俄军不得不放弃红利曼。
注意Rybar频道在制作视频时已经将克里米亚从乌克兰抹去,但还没来得及将乌东南部四州标记为俄国领土,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建议FSB(俄联邦安全局)对其做出严肃处理。
2
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自然可以安全地躲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后面,运指如飞地线上谈兵,指点战局,纵论天下大势,但请记住,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在真实的战斗面前,请忘记那些战争电影吧。
■哪怕是以真实著称的战争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也完全无法和实际战场相提并论。
乌军的某位外国志愿兵记录了他所亲历的红利曼之战的见闻,通过他的记述,我们这些局外人也能透过屏幕嗅到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道。
他写道:“这是一场大屠杀。我们在克里米纳以西切断了俄军的联系,红利曼可能已经被完全包围了……我们与很多逃往克里米纳的俄军交战,他们一定是从红利曼过来的。”
l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么多已死、将死和受伤的人。他们乞求帮助,但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的东西,每个人只有一个小急救箱,没有吗啡,也没有时间提供任何有用的帮助。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我们只能继续前进。
l有一名士兵显然踩到了路边的地雷。一条腿从大腿中部以下都消失了,另一条腿也断了,他的脚是向后的。当我们看到他时,他正试图用一个好的膝盖爬到某个地方,断裂的血管中向外淌着血。如果没人管他,他很快就会死掉。他自己平静地用俄语说着,“我很快就会回家,妈妈。”
l很多士兵都在徒步,有些人在路上跑,有些人打算穿过路南面的森林。有几个俄国兵正好跑到我们藏身的树林里休息和吃东西,差点跟我们打了照面。我们很快把他们都解决了。他们的弹药很少,没有医药箱,食物也不多,除了手机和一些随身用品,他们身上几乎就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l通往克里米纳的道路已经用火炮进行了布雷,虽然没那么精确,但也足以让俄军没法很快通过这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阻击区。
从这名外国志愿兵的记述来看,乌军划分为很多小组,在特种部队的支持下分散作战。防守红利曼的俄军似乎遭遇了沉重打击,在向克里米纳撤退时已经不成建制,失去了组织。
■在红利曼附近被乌军俘获的俄军士兵。
这名志愿兵提到乌军在红利曼至克里米纳的道路上进行了布雷,很可能是他们前不久得到的徳制DM1399 AT2可撒布反坦克地雷。
这种地雷可以通过“海马斯”或者是M270火箭炮进行远程撒布,每枚火箭弹可容纳28枚地雷,在短时间内就能在敌方纵深地带形成大片雷区。
■在乌克兰赫尔松州出现的DM1399 AT2可撒布反坦克地雷。
DM1399 AT2地雷重2.22千克,直径103.5毫米,装有907克炸药,即可由车辆触发,也可被人员引爆,并且具备反扫雷装置,一旦检测到排雷动作也会引爆。
地雷内置自毁设置,可以在预先设定好的时间自爆,最短定时3小时,最长定时4天。
3
红利曼易手的意义何在?
红利曼之战可以看作是乌军哈尔科夫反攻的余波。从军事上来看,乌军拿下该城可以有效解除俄军对西南相距只有20千米的斯拉夫扬斯克的威胁。
斯拉夫扬斯克是乌军在乌东前线的指挥中枢,也是乌军重兵布防的城镇。此前俄军南下伊久姆,就是希望迂回到斯拉夫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西面,一方面隔断这两处乌军与后方的联系,另一方面配合正面俄军形成包抄之势。
■经过伊久姆和红利曼之战,据守斯拉夫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乌军在态势上大为改善。
自9月初乌军发动哈尔科夫反攻至今,重新巩固了斯拉夫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地位,并且在库皮扬斯克和红利曼都扩大了在北顿涅茨河东岸的桥头堡,这很可能是乌军在顿巴斯战场转守为攻的关键节点。
同时,俄军连续丢失伊久姆和红利曼,暴露出很多问题。
因为他们占领上述地区已经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却始终没能构筑起坚固且具有纵深配置的防线。一方面可能说明俄军的后勤支持力度有限,无法满足构筑坚固防御阵地的物资和工程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在此防守的俄军士气不高,作战欲望和战斗意志都不足,因此无法提前为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红利曼战斗的过程来看,前段时间俄军引以为豪的火炮现在面对乌军似乎也占不到上风了。由于在此期间俄军的火炮数量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那只能说俄军因为各种原因在火炮弹药的供给上出现了问题,有炮缺弹。
■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2S7“牡丹花”203毫米自行火炮正在开火。
另外,现在的俄军似乎特别惧怕被包围,一旦陆路交通线被切断就会很快崩溃,除了前述的士气问题之外,空中补给能力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现在的俄军甚至还不如八十多年前苏芬战争期间的苏军,那时的苏军哪怕被芬军分割包围也能依靠空投补给进行坚守,反而牵制了芬军很多兵力。
就算是乌军也在空中补给上有所表现,在马里乌波尔被围困期间,曾经多次利用直升机低空潜入,为亚速钢铁厂守军提供补给和运送伤员,反观号称世界第二的俄军自开战以来还从未表现出这种能力。
视频2:乌军使用米-8直升机为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守军进行补给。
说到空中补给能力的缺失,就不得不再次提到俄军的所谓“制空权”。
在这次战争中,俄空天军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实战证明,俄国防部多次宣称的“已在乌克兰上空获得绝对制空权”完全是自欺欺人。
因为乌克兰北部战场距离俄乌边境最多只有100多千米,可以说就在俄空天军的眼皮底下,但在乌军这次哈尔科夫反攻作战期间,俄空天军再次“隐身”,战场上空很少能看到俄军飞机的身影。
就算不谈伊久姆,只要他们能够为红利曼的俄守军提供如其所宣传的那种强大而可靠的近距离空地火力支援,乌军要想在地面上前进一步恐怕都是很困难的。
4
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刚刚宣布乌克兰四州并入俄罗斯,转眼就丢了红利曼,再加上之前哈尔科夫战线上的一系列军事失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被乌克兰收复的土地超过了10000平方千米,在俄罗斯国内激起滔天怒火。
■不到一个月时间,乌克兰已经收复了超过1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
俄罗斯电报社交平台上的一个帖子如此讥讽道:“当第4近卫坦克师和第2近卫塔曼摩步师每年忙于阅兵,整一些漂亮的坦克涂装和装模作样的演习,而不是真正的战斗训练时;当我们的军官们被淹没在各种各样的PPT和报告中时,我们还能谈什么他X的战争胜利!”
■俄罗斯电报社交平台上批评俄军表现的帖子。
曾经在伊久姆被俄正规军抛下险些成为“代价”的车臣抖音军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公开指责负责该战区的俄中部战区司令员亚历山大·拉宾上将。他认为拉宾未能适当部署红利曼区域的俄军,并且还将自己的总部挪到远离前线的地方进行指挥,他还指责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为拉宾打掩护。
在乌克兰作战的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的领导人叶甫根尼·普里戈津公开支持卡德罗夫对于拉宾的批评,他说高级军事指挥部应该“打赤脚端机枪在前线作战”。
■正在乌克兰战场参加会议的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前排中)。
卡德罗夫和普里戈津的言论在俄罗斯的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反响,很多军事博主甚至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都盛赞他们对于俄军指挥机构的批评和责骂,并称该指挥机构腐败无能。
看来名字叫“亚历山大”的人总是逃不脱“压力山大”的命运。
■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的领导人叶甫根尼·普里戈津(左)。
然而,拉宾真的如卡德罗夫和普里戈津所指责的那样懦弱无能吗?恐怕实际情况未必如此。
在俄军攻克北顿涅斯克之后,拉宾坚持要求俄军有计划地执行包抄作战,从后方威胁利西昌斯克,而不是从地势不利的正面继续强攻。这个策略迫使乌军主动撤出利西昌斯克,从而使俄军避免再次进行像北顿涅斯克那样的惨烈巷战。
同时,据与拉宾有接触的人说,拉宾始终在第一线指挥和控制自己的部队,他经常乘车在前线巡视,车上只有一名司机和一个警卫。因此,问题不能完全归罪到拉宾身上,而是出在军队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上,在这方面拉宾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
■俄中部战区司令员亚历山大·拉宾上将,这幅照片拍摄于他为中将时。
这种说法自有其道理。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俄军在士气、后勤和军兵种协调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根本不是拉宾一个陆军战区司令员所能解决的,不过要是“背锅”的话,当然他一个人就够了。
■俄罗斯电报社交平台上为拉宾辩护的帖子。
在红利曼及其周边长达20天的战斗中,俄军并没有对其进行增援,而是一直在补强南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一带的阵地。这显示出普京对于乌克兰南部战线的重视,毕竟这里是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前哨地带,而且关系到俄军对克里米亚大桥的防御。
但是,这样的部署策略也赋予了乌军很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权,接下来乌军可能继续以赫尔松为诱饵,牵制住俄军的主要力量,让其动弹不得,同时在卢甘斯克州攻城掠地,或者在拿下红利曼之后顺势向东攻击克里米纳和北顿涅斯克/利西昌斯克,或者从库皮扬斯克的北顿涅茨河东岸桥头堡向东威胁卢甘斯克州俄军铁路补给线。
■收复红利曼之后,乌军可以继续向东攻击克里米纳、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斯克。
虽然类似于红利曼这样的城镇在军事上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但现在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政治意义。因为在9月30日以后,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说法,那里已经是“俄联邦领土”,如果这种丢城失地的情况继续下去,普京恐怕很难对国内民众有所交代。
迫于战争的压力,俄罗斯可能等不及按部就班地走完训练动员兵的流程,而是急于将他们送上战场。有消息说因为军官和部队骨干人员的短缺,俄军领导层已经下令让军事院校的学员提前毕业。
据报道,俄罗斯梁赞空降训练学校最后一年的学员将被分配到初级军官岗位,并在梁赞、鄂木斯克、普斯科夫、图拉和其他城市附近的营地训练动员兵。一个月之内,他们就会被部署到乌克兰前线。
5
核战争会打响吗?
从今年2月24日起,俄乌冲突已经持续7个多月。俄乌常规力量的对比正在向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截至9月初,俄乌的兵力对比已经从战前的1.5:1变成了1:2,双方坦克的对比情况从战前的4:1变成了1.5:1。早就开始全国动员的乌军兵力反超俄军2倍,乌军的坦克数量也大踏步接近俄军。
■开战以来至9月初俄乌常规力量的对比变化情况。
更有甚者,俄军已经变成了乌军的“运输大队长”。截至9月末,乌军缴获俄军坦克386辆,装甲车辆超过690辆,火炮超过167门。
这三类装备的缴获数量甚至超过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数量,如果把俄罗斯也算进乌军装备供应榜的话,援乌最积极的美国和波兰只能屈居次席。
■截至9月末乌军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的提供来源国排名,可见俄罗斯均排在第一位。
随着俄军在战场上的不断失利,包括最近发生的波罗的海北溪海底天然气管道爆炸泄露事件,俄罗斯国内很多人,包括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等,对外宣称要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核武器,引发外界的严重担忧,本文最后就来分析一下俄军动用核武的可能性。
首先,世界上并非只有俄罗斯拥有核武器。如果说前苏联的核武器规模还能跟美国争锋,甚至力压美国一头,那么现在俄罗斯的核武库可能很难再与美国相提并论了,毕竟发展和维护一个庞大的核武库耗费极大,没有强大的国力将很难支撑。
■美俄核力量对比(2010年/2020年,估计数)。到2020年,俄罗斯核力量在各方面都弱于美国。
其次,所谓“核威慑”,只有在没有使用的时候才是威慑,一旦动用,它就再也不是威慑了。也就是说你可以挥舞核大棒来逼迫对手屈服和让步,这是一种策略,但前提是不能真的使用。因为你一旦用了,那它就不再是你手里的大棒,很可能成了你的催命符。
其实,假如你已经到了不得不挥舞核大棒的时候,那就说明已经不是你在逼迫对手,而是对手把你逼进了墙角。观音菩萨给了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可不是让他没事就拿出来用的。
再次,如果像俄罗斯国内很多人说的那样,对乌军使用战术核武器,在战场上可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一方面,现在乌军的打法仍然是分散兵力,机动作战,不与俄军展开大兵团正面对抗,乌军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必守之处,这样的话当量有限的战术核武器很难对乌军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俄军常见的“伊斯坎德尔”短程战术弹道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
另一方面,以目前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来说,也根本不适应在核环境下作战。因为他们是由疲惫不堪的合同兵、匆忙动员的预备役军人、毫无经验的动员兵以及雇佣兵和民兵组成的,这样的混合体是否接受过在核战条件下作战的训练都值得怀疑,几乎不可能在核战场上发挥作用。
因此,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区域也会变成俄军的禁区,成为俄军行动的障碍。
■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天天生活在自己制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面,这是多么讽刺?
最后,如果俄罗斯疯狂到向乌克兰政治/经济中心投放战略核武器,那么它将变成人类公敌。
人类之所以在足以毁灭地球很多次的核武器阴影下生存至今,其基础是大家都相信对方是有理智的。
假如其中一个变成了疯子,那么其他所有人的首要目标一定是先合力把这个疯子消灭掉,因为疯子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