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加州,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访问范登堡空军基地时表示,美国将放弃测试反卫星导弹 图/人民视觉


美国作出自愿退出反卫星武器测试当然并非因为善良,而是由于美军作战对卫星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俄罗斯,因此双方一起摧毁对方的卫星美国损失远大于俄,所以对等测试对于美国而言,除了污染太空,战略威慑效果非常小,既然如此还不如宣布暂停测试以免进一步激化局势,同时也给自己挣点国际好感度。

近日,SpaceX公司对外公布了一份报告称,星链互联网的组网卫星受到严重威胁,原因是俄罗斯去年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之后,在太空轨道上造成了大量碎片,导致SpaceX 不得不对其卫星进行了一千多次的机动躲避,以避免发生碰撞造成损失。而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情况显示,俄罗斯发射反卫星导弹测试后至少产生了1500块碎片,并且在2022年年初出现了严重威胁第三国卫星的情况。SpaceX公司的这份报告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反卫星武器的巨大威胁,那么到底反卫星武器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各国在这个领域又将如何规划呢?

反卫星武器和其他武器一样,要实现有效的打击无非就是找到目标然后保证摧毁它们。实际上所有有能力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理论上都有能力发展出反卫星武器,因为发射卫星这个行为本身就要求具有持续发现、跟踪、监视卫星的能力,而拥有发射卫星进入既定轨道的运载工具,自然也可以改造成为摧毁卫星的导弹。所以,世界上具有反卫星武器研发能力的国家并不算少,除了中英美法俄之外,日本、印度也有能力跨过这个技术门槛。

当然,发射卫星和发射反卫星武器还是有些不一样的,美国从1958年底开始就进行了多达12次的反卫星概念武器试射。当时美国采取的是空中发射形态,从B-47战略轰炸机上发射猎户座空射弹道导弹作为反卫星武器的载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猎户座导弹必须使用核战斗部才能保证摧毁目标卫星,因而当时的实验仅仅发射了导弹,并未进行摧毁测试,毕竟在大气层边缘搞核试验过于丧心病狂,可能造成的核污染后果有多严重更是难以预测。总之这12次实验虽然没有真的去攻击卫星,但数据显示用核弹头打卫星是可行的。

苏联虽然卫星发射比美国起步还早,反卫星武器却远比美国落后,1968年才开始测试,并且很快宣布取得了成功。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进步,美苏两国都开始拥有使用常规战斗部摧毁卫星的能力,此时两国才开始真的去测试摧毁卫星,毕竟在太空中引爆常规炸药并不算反人类行为。

然而在这一连串的测试之后,两个国家都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太空中打爆一个卫星,会造成大量碎片,部分碎片会在轨道上成为持续运动的太空垃圾,影响其他卫星的安全。这个情况在商业卫星高速发展后变得更为严重,因为商业卫星是民用目标,且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气象卫星、农业监测卫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都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而民用通信卫星和电视转播卫星也是商业社会的主要技术支持。

1978年,美国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提出了一个凯斯勒效应的假说,认为随着人类持续在太空活动、随着太空中飘浮的碎片越来越多,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和反馈失控。因为这些碎片会不断撞击其他物体,产生更多的空间碎片,最终会导致外层空间轨道出现一道布满碎片的墙,人类所有太空探索活动都会被这道危险的墙隔绝,因为这些碎片会犹如刀片一样切碎任何进入这道墙的探空飞行器,并且将其变成新的碎片继续为这道墙添砖加瓦。凯斯勒效应是冷战中与核冬天理论齐名的关于毁灭性战争后果的两大假说,超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证明凯斯勒的假说并非危言耸听,如果美苏在战时反卫星武器火力全开,那么太空碎片组成的墙确实可能出现。于是两国在上世纪80年代达成默契,开始停止危险的太空军备竞赛,冻结反卫星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近年来,美国战略态势的咄咄逼人让俄罗斯重启了反卫星武器测试活动,新的太空危机再次出现。然而这次的太空武器竞赛从冷战中的双边博弈变成了多边博弈,情况只会变得更为复杂,更糟糕的是,现在卫星服务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

好在这次美国作为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未跟进武器测试,还在2022年4月宣布自愿暂停进行直升式反卫星(DA-ASAT)导弹系统破坏性试验,也就是不会进行任何可能造成太空碎片的导弹发射。美国作出这个决定当然并非因为善良,而是由于美军作战对卫星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俄罗斯,因此双方一起摧毁对方的卫星美国损失远大于俄,所以对等测试对于美国而言,除了污染太空,战略威慑效果非常小,既然如此还不如宣布暂停测试以免进一步激化局势,同时也给自己挣点国际好感度。

尽管美国的暂停测试主要还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这对于太空军事竞赛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毕竟俄罗斯测试武器是为了威慑对手,而不是为了大家一起回到无卫星服务的时代,如果美国不火上浇油,未来此类测试应该会减少或者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