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参加游行的队伍举着反对枪支暴力的标语 图 / Yutong
在丧失后行动,在悲伤中发声,在改变中理解,在分歧中寻找折中,是少数族裔面临的共同境遇。而对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说,围绕这次枪击案件而发起的种种行动,催生了社区凝聚力,也暴露出分歧。这是他们在理解和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的又一次积极尝试,虽然底色悲伤而刺痛。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洋编辑 / 周建平 [email protected]
“极不平静的周二”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9日,“风城”芝加哥迎来又一个寒冷的周二。早上9点,之琴骑车来到校园。她是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已在这里度过五个春秋。
距离全面恢复线下课才一个月有余,秋季学期就已临近尾声。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四学期制(quarter system)正是芝大的首创,该校以“苛刻的标准、繁重的学业压力”著称。考试周逼近,大家心里都有一根绷紧了的弦。
没人能想到,在随后的数小时里,这根弦会因为突生的变数拉得更紧,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平静从中午被打破。
11点55分左右,海德公园东53街,距芝大校园直线距离约800米的位置,一把自动步枪瞄准了一个名叫Jahmal Cole的非裔男青年。他是“幸运”的。最初的几发子弹与他擦肩而过。受惊的Cole夺路而逃,飞奔过一家影院、一家冰淇淋店,又越过路边的木栅栏,最终钻入了一辆汽车下。
连续打出至少二十多发子弹后,枪手驾车逃离现场。当Cole惊魂未定地钻出车底时,他的脖子因擦伤而流血,附近汽车和橱窗的玻璃已经碎了满地。Cole是活跃在芝加哥南部的社区活动家,目前正在参选伊利诺伊州第一国会选区联邦众议员。
就在Cole侥幸逃生约两小时后,一位24岁的芝大学生为自己和女友订好了外卖。2021年夏天,他顺利完成了统计学专业硕士答辩。他的女友正在准备博士申请。在共进午餐前,这位男学生需要先回一趟学校不远处的公寓。
他从校园北侧步行回家,行进到Ellis Avenue和东54街交叉口时,一辆黑色轿车停靠在他身旁。一名戴面具、身穿黑色连帽运动衫的男子走下车,步步逼近。一声枪响后,劫匪抢走了这名学生的随身财物,驱车离开。留下胸部中弹的学生,倒在血泊中。
事发地到芝大直线距离三四百米,是172路校巴的必经之路。案发后不久,一位在芝大留学的中国学生路过现场。当时,一名医生正在对中弹者实施胸外按压。这位学生将他的见闻发布在一个芝大中国留学生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做心肺复苏的那个人,满手都是血。”
随后,救护车将中弹者送到了芝加哥大学医疗中心。越来越多的同学途经此处,大家在群里共享着信息:有的看到多辆警车封锁了现场;有的则目击到地上的一摊鲜血……细碎杂乱的信息充斥着社交网络。
没人知道受害者的具体身份,直到约一个小时后,一条紧急寻人信息在多个中国留学生群里传开——“有没有人知道郑少雄在哪?”
之琴也在那个群里,但因为下午有课,她一直没有查看微信。下午3点21分,她收到芝加哥大学警察局(UCPD)发给全校师生的邮件通报,获悉了中午那起自动步枪袭击案。虽然事发地离学校不远,但因为“无人受伤”,之琴没太在意。
凡是发生在学校及周边社区的治安事件,学校都会在案发数小时内以邮件形式向全校通报。通常情况下,邮件对受害者的描述都是,“没有受伤”,“自称无需前往医院治疗。”接收得多了,对这类未造成严重伤害的抢劫案,学生们多少有些“麻木”。许多学生会随身携带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可接下来的一封邮件,让之琴大吃一惊。
4点29分,她的电脑突然弹出了学校发来的题为“一名芝大应届毕业生被枪杀”的群邮件。邮件告知了枪击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受害者已经死亡等基本信息,但未透露其具体身份。
来芝大五年了,之琴熟悉校园周遭的环境。根据她的经验,枪击发生的地点虽不是主干道,平时也车来车往,沿路装有摄像头,“相对安全”。比尔·盖茨为儿子来芝大上学而购置的别墅就在附近。学生在这里被枪杀,她在愤怒之余也有诧异。
邓匡甫得知枪杀事件的消息要稍早些。
他在芝大念大三,同时攻读三个方向:数学、物理和经济。下午3点半左右,他结束了当天的课程,正犹豫要不要去图书馆,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通知。通知来自一款名为“Citizen”的应用,它会基于用户所在位置即时推送附近的安全警报通知。
读完通知,邓匡甫“一下子就傻了”。他决定立刻赶回校外的公寓。可正当他走出图书馆时,更多的同学涌了出来。新的突发事件出现了。
下午 3 点 47 分,几乎就在邓匡甫接收到“Citizen”弹出的“恐怖”通知前后,一个用户名为“Liam Yousri”的人在推特上@芝加哥大学称,他和女友在芝大校园的不同地点放置了多枚简易爆炸装置(IED),其中七枚就在图书馆。
此前一周左右,包括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多所常青藤大学陆续收到了类似的“炸弹威胁”。虽然大部分被证明是“恶作剧”,但没人因此而懈怠。得到消息后,警察开始逐个建筑搜索可疑物品,并紧急疏散人员。
当时,微信群里关于枪杀案件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横空冒出的“炸弹威胁”又如水入油锅。
从学校打车回家的七八分钟里,邓匡甫一直警觉地观察着窗外。直到回到公寓,方才舒了口气。
被刺痛的安全感
当晚,之琴到家时已接近6点半。芝大警局发来的邮件通报显示,炸弹威胁是又一个恶作剧。
乌云并未散去。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信息指向了那个最坏的可能——被枪杀的芝大同学是中国人。
为了核实信息,之琴尝试联系了一位在学生会工作的朋友,很快得到肯定的答复,遇害者正是之前失联数小时的郑少雄。虽然并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之琴的朋友里“至少有20个人和他说过话,有的甚至是好朋友”。这是2021年发生的第三起芝大学生遭枪击案件。
芝加哥一直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作为五大湖地区重要的贸易和交通中心,芝加哥的治安问题由来已久。不过,芝大所在的海德公园向来被视作芝加哥南部最安全的社区。
这部分得益于芝大的校警建设。官方资料显示,芝加哥大学警察局于上世纪60年代正式创建,1989年被认证为执法机构,是“美国最大的私人警察队伍之一”。其巡逻和执法范围覆盖芝大校园和周边地区,以保卫校内人员的安全为首要任务。据 The Chicago Maroon (一家芝大学生报)2012年的报道,芝大警局拥有约140名具备全部警察权力的警官,年预算达到550万美元。
然而,疫情以来,这种相对的安全感开始遭遇大环境的侵蚀。
林夏是芝大2015级博士生。学习理科的她形容自己“不喜社交”、“小心谨慎”。20岁赴美留学以来,她并未遭遇过危险状况。但她明白,这种安全多少有“一点赌运气”的成分,因为人无法脱离大环境而生存。
她还记得,美国疫情暴发初期,不仅卫生纸遭到哄抢,枪支柜台也排起了长队。恐惧和不安助长了枪支销量。芝加哥大学于年中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有32%的美国家庭拥有枪支,而截至2021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9%。
风险相伴而生。根据芝加哥警察局(CPD)的犯罪统计数据,截至11月8日,芝加哥2021年已发生3105起枪击案件,相较过去两年分别增长了66%和10%。相关纪录屡次被刷新,直逼黑帮泛滥的1990年代中期。
除了合法和非法枪支持有量飙升,疫情导致的失业及经济衰退和学校、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关闭以及国内骚乱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治安恶化的现状。
10月底,之琴曾打“优步(Uber)”外出办事。接单的是位埃及裔司机。司机的主业是摄影,没有拍摄任务时,会出来跑网约车补贴家用。他建议之琴设置一个用户头像,不然拒载率会很高。见之琴不解,司机解释道,“最近三个月冒出了许多连车打劫的劫匪,不只是芝加哥南部,(往常治安很好的)北部也有。”
一个月过去了,之琴还记得司机当时的吐槽,“除了东部的密歇根湖,现在的芝加哥就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令人担忧的变化不只发生在芝加哥。2021年暑期,之琴的一个朋友曾自驾前往田纳西州。10个小时的车程穿越了中部多个州。回来后,朋友和之琴聊起那段旅途最大的感受,“你都不知道我沿途看到了多少流浪汉。在美国六年,我从没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疫情带来的社会矛盾逐渐积累,最初在治安上的反映还不明显。但日子久了,就像高压锅一样,不停地加压,总有一个临界点会‘砰’一下爆炸。”而比“爆炸”更让人不安的是伤害的随机性,“它不会一次性爆完,每次爆的大小和时间都不确定。”之琴说。
分歧与无奈
按照中国习俗,11月16日是郑同学的“头七”。中午12点,芝大校园中心人头攒动,一场主题游行将要开始。
同学、家长和老师们举着“We Want Safety”“Who Is Next”“Stop Gun Violence”“No Justice No Peace”等自制标语纸板,从主广场(Main Quad)一直走到学校南端的哈珀纪念图书馆。
众人大声喊着“We Are Here To Learn, Not To Die(我们是来学习而不是送死)”的画面,很快在社交网络和媒体上传开,又越过重洋,登上了中国社交网络的热搜。
▲校园花坛里立着的纸板上写着“We Are Here To Learn, Not To Die(我们是来学习而不是送死)” 图 / Yutong
之琴也在现场。那是她赴美以来首次参加游行,“上一次喊口号这么响亮,还是本科军训。”刚来芝大时,教授曾和她探讨美国游行文化的“鸡肋”之处。但之琴承认,和大家一起“扯着嗓子喊口号”,确实能让郁结于胸的愤怒和悲伤充分释放。在当时,这种表达紧迫而必要。
邓匡甫同样感叹于游行带来的心理冲击,“那段路,可能平时我自己走,只需要两分钟。这次举着牌子、喊着口号,特别是有很多非华裔面孔参与进来,感觉截然不同。”不过,作为芝加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邓匡甫明白,要推动改变,需要提案和集会并行。
而这恰恰是分歧出现并激化的开始。社区的悲伤是共通的,但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不同团体意见不一,探讨的过程一度火花四溅。
分歧早在游行活动当天就已显露。12点半正式列队游行前,现场的任何人都可以举手示意,公开表达自己对枪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改变的呼吁。
当时,一位外国同学的言论就曾引发部分中国学生的不满。那位同学提出“安全是一种特权”,他试图说明抢劫背后的经济动因,这反映了海德公园和周边社区间的发展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正在加剧。
一位在场的中国学生反驳道,“所以学生就应该被枪杀么?”“学生不该被枪杀,没有人应该如此。”对方回应道。
之琴目睹了整个经过。事后反思,她认为这位外国同学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安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种特权。Chicago Sun-Times(一家芝加哥地区日报)10月底的报道显示,虽然全市范围内枪支暴力犯罪的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白人为主的富有社区”与“非裔拉丁裔贫穷社区”间的安全鸿沟在持续拉大。
“他是想呼吁大家不要光盯着眼前这件事,而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去提升整个芝加哥南部的治安状况。”之琴能够理解演讲者的用意,但也对中国学生的愤怒和担忧感同身受。
邓匡甫参与起草了以学联名义提交的《芝加哥大学校园及周边社区安全改善提案》。该提案自11月17日公开发布并收集反馈,截至提交共有1244位签署人,包括芝加哥大学学生、家长、校友和教职员工等。
同期,有多个团体向学校提交了类似的安全改善提案。邓匡甫注意到,不同的提案存在共同点,“比如增加更多的校车,提高发车频率,并增加经停地点,增加安全培训……”分歧主要体现在对警力的态度。
警务问题在美国社会是个敏感的政治话题。2020年5月,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执法身亡。该案件在美国引发了持续的抗议浪潮,加重了警察系统的公信力危机。随后,“Defund the police(撤回警察资金)”的呼声越来越高。其支持者认为美国的警力过剩,有时警察过度执法,资助警察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使问题加剧。他们呼吁削减警察经费,将资金更多投向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项目。
“海德公园已经是芝加哥治安管理最严的街区之一,”校园游行结束后不久,一个本地社会组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强调,加强警力并不能阻止枪支暴力继续发生,因为这些举措都没能真正触及暴力产生的根源,“比如数十年的投资减少、结构性种族主义、贫困、创伤和缺乏发展机遇。”
学联在面向各界征集有关提案草案的意见时,一些团体和个人曾指出,“千万不能再增加任何警察、不要增加巡逻”,“因为芝大的师生只是当地社区的‘guest’,作为客人,应该尽量减少对当地社群的影响。”
综合考虑后,邓匡甫他们在代表学联拟定提案时,措辞上会尽量谨慎,“我们希望有更频繁的巡逻,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安全保障,至于是不是必须增加警察数量,这不是重点。”
围绕如何获得安全的方案之争,表面看是“短期”和“长期”的路线之争,实则是不同文化、成长背景、认知结构、身份角色、利益诉求等在同一议题的不同投射。
因政治意见不同而产生的裂隙并不只发生在部分中外学生之间。在一个为纪念郑同学而创建的微信群里,一些中国学生之间就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起因是一位同学在群里呼吁大家,不要说郑同学是“被一个黑人枪杀了”,只说“被人枪杀”就可以了,“因为提及黑人容易被视作种族歧视。”
当时确有美国媒体表达过对游行示威可能导致亚裔和非裔社区关系趋紧的担忧。但那位同学的说法依然引发了部分同学的愤怒。反对者质问,“难道政治正确意味着‘黑人枪杀’这个事实都不能说么?”随后,更多的同学卷入了这场线上辩论,但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
之琴发现,游行过后,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讨论开始“变了味”,更像是一个政治观念的博弈场。不想过度纠结于政治性话题,游行结束一周后,之琴退了微信群,“继续探讨下去,就是美国的内政问题,作为留学生,我们能做的有限。”
11月17日,芝加哥大学和芝加哥警察局举行联合发布会,介绍了新的校园和社区安全维护策略。其中就包括增加校园内外的警察和警车巡逻,在校园内外安装更多的监控摄像头和车牌识别装置,扩大芝大校警和芝加哥市警察部门间的联合巡逻、情报共享,招募更多警力,并在附近社区增加长期派驻的警员等。
之琴有朋友去现场旁听。事后和她谈论起发布会上的一场风波,“在(非裔芝加哥警察局局长David Brown)提到要增派警察时,一位非裔女生当场表示反对,认为这对非裔社区不公平。”
之琴认为,在当前的美国政治语境下,芝大和警方的表态算是“非常强硬了”。虽然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对话的姿态,芝大和周边非裔社区的关系仍然“复杂”。芝大历史上包括针对非裔的限制性政策、学校向南扩建、关闭创伤救治中心等举动,都曾激化社区间的紧张关系。
枪击案件发生后,社区的警力和巡逻明显增加。但没人知道故事的后续会怎么样,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下,任何改变都只能在博弈和拉扯中辗转推进。
“送别”
11月18日下午3点,郑同学的追悼会在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纪念教堂举行。
时隔多日,邓匡甫依然清晰地记得,当郑少雄的母亲登台发言时,台下响起海浪般的哭声。事发多日来,他第一次完全停下脚步,让悲伤泄洪。那天恰好是他21岁生日,生与死的碰撞,让他对命运无常的体会更加刻骨。
线上直播结束后,悼念仪式步入尾声。让很多中国学生“破防”的是,一首西方宗教乐曲结束后,教堂的管风琴演奏了《夜空中最亮的星》。紧接着,历史悠久的钟琴奏响了李叔同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余音在这所百年名校的上空久久盘旋。
▲郑少雄追悼会现场 图 / 芝加哥大学
枪击案后的很长时间,行动是之琴用来减缓悲伤的良方。繁重的学业外,她还参与了一篇中文纪念文章以及家长请愿书的翻译工作。
悼念仪式或许是个分水岭。在那里,悲伤被积聚、融解,然后慢慢释放。仪式结束后的几天,之琴陆续从很多临时组建的微信群里退出。她知道,是时候把自己的情绪往回拉一下了,“我会永远记得郑同学,但也需要把落下的功课慢慢补上了。”
生活在继续。感恩节假期过后,芝大很快会迎来考试周。现实是,在这样一所图书馆彻夜通明、本科一年学费逼近七万美元的高校,学习、科研和工作是唯一的生活主线,没人能偏航太久。
不过,大量有关芝大枪击事件的报道还是让之琴多了些担忧。在她看来,这起枪击事件是“悲辛无尽”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偶然性”。
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五年来,之琴能感受到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如建立24小时服务的校车系统、学校补贴学生夜间打车(Lyft软件),“没人愿意看到伤亡。在这点上,家长、学生、教职人员和校方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只不过学校再如何防范,也无法全然隔绝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疫情带来的社会贫富分化和治安恶化。”
之琴觉得,在芝大学习生活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防范,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2021年11月,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了《2021年国际教育交流门户开放报告》,报告显示,2020-2021学年有超过31.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院校就读。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在美国际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美国也是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最大接收国。
然而,根据海外大学申请平台“Common App”的数据,2021-2022学年中国学生申请赴美留学的数量较上一学年减少了18%。包括疫情和变化的地缘政治等因素正在影响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
前段时间,曾有学妹向邓匡甫咨询申请美国高校的建议。在他看来,芝大所提供的学术氛围、师资和科研基础设施都是全球顶尖的。邓匡甫大一刚入学,就成功申请成为了一位诺奖得主教授的研究助理。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0年10月,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00位诺贝尔奖得主。
然而,2021年校园周围发生的多起枪支暴力事件还是让他在给出择校建议时更加谨慎,“对我个人而言,芝大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吸引力且很难被替代。但当抢劫等暴力事件可能就发生在身边时,要问问你自己能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