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占领了香榭丽舍大道、马尔代夫和清迈,却没有注意到虎跳峡都是韩国人。

位于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之间的虎跳峡,就像一个隐藏在大山里的世界缩影。
大多数中国人游览虎跳峡的方式是:坐车到虎跳石,下去看一眼,拍照,上来,坐车回丽江拍照、泡吧。而外国人游览虎跳峡的方式:坐车到桥头,徒步虎跳峡高线。


作为一条享誉全球的徒步路线,这条路上几乎没有中国人,都是老外,让你感觉像是走出国门了一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韩国人渐渐多了起来,成了路上的主力军。

二十年前,虎跳峡徒步线路上的标识还只有中英文,最近这几年,韩语标识变得随处可见。
如果你向当地的旅游巴士司机打听,载过多少次韩国人,他们会说数都数不过来。

从之前主要和西方游客打交道,变成主要和韩国人打交道,当地人正在快速适应这种变化。
连徒步中途知名的两个休息点,茶马客栈和中途客栈的工作人员,也在韩国人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简单的韩语。


过去你能在山上客栈品尝到当地纳西族美味,还有简单的西式餐点,如今厨房里的伙计不得不在网上学几道韩国菜式,才能镇得住韩国登山客的胃口。
上次一个背包客进客栈后发现了半路结识的两个韩国女生也在,晚餐她们请老板娘帮忙炖了正宗韩式参鸡汤并邀请他一块享用。

你还会看到美国人和法国人到云南虎跳峡,点上一份韩国泡菜和韩国拉面并吃得竖起大拇指的冲突画面,东亚的饮食文化次元壁在虎跳峡率先进行了一波消解。
户外论坛上有人开玩笑说,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在虎跳峡上面吃到正宗的韩式烤肉和部队锅。

朋友说他吃完饭拿起笔想在客栈餐厅的留言墙写两句,发现上面早已被密密麻麻的韩语刷屏,只有零星的中英文和其他国家文字夹在大面积的韩语中间。

韩国人的签到内容都绕不开自己的大名,联系方式,祝福或者求爱,一个网友说他们把这里当成了线下约会平台。
除此之外,还有商务人士把自己的名片用胶带贴到了墙上,跑到中国云南的山沟沟里头来寻找商务或者工作机会,脑回路也是挺独特的。

从客栈餐厅出来,想在走廊伸伸懒腰,腰还没拉成一张弓,就会看到头顶飘着的韩语布条,而且是一整片,韩国朋友的占领方式近乎全方位无死角。
“他们好像有随身携带写好韩语布条的习惯,一路上经常能在树干上或者石头上碰见,另一种‘到此一游’。”

各种国内外旅行指南都会推荐中途客栈,理由是他们家有一个风景一流的爽死你阳台,如今这个平台上50%的客人都是韩国人,有去过的网友说基本上可以改名成韩国人平台。
打开Instagram,输入虎跳峡三个汉字,会自动跳出虎跳峡的韩语关联标签。在社交软件上晒虎跳峡打卡的照片,十张有九张都是在爽死你平台上拍的,去那里打卡已经成为韩国的一股时髦风头。
吃着云南走地鸡,喝着大理V8,望着金沙江的滚滚江水,再配上一段风花雪月的韩语,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山都没有那么深沉的感情。


无论你翻看多少篇虎跳峡的游记,会发现有个共同点,几乎每篇作者都碰到过韩国人,韩国人似乎比山上的羊和骡子还多。
一个网友为了找人练习韩语,特地去虎跳峡徒步。




“在这里吃饭碰到好多韩国人,三个韩国女孩也在吃饭,中文也都说地不错,另外两个韩国男孩想要包车回丽江,果然是韩国市场巨大。韩国女孩一看就知道是韩国女孩,虽然穿着冲锋衣、徒步鞋,口红还是一定要擦的,面色也都是一个样的撒白。”

韩国人不仅独自行动,还成群结队。你能遇到分手的韩国情侣,夕阳红旅行团,也能碰到少年登山队。
就连韩国人都在社交软件上感叹虎跳峡的韩国人真多,之前一个韩国釜山的大叔就在虎跳峡偶遇了自己的小学同学。


茶马客栈的老板娘说他们家接待很多韩国人,因为以前有个韩国明星来这里住过,名字她也叫不出来,于是很多韩国客人来,有的还指定专门要住明星住过的那间屋子。
许多韩国学生把走完虎跳峡28道拐,看成是自己的成年仪式;而退休的老人,则把穿越虎跳峡,写进自己的遗愿清单。
难怪有人说,虎跳峡是韩国人的耶路撒冷。

网友@杨二史密斯说:“韩国人真正大批量出现在虎跳峡是2014年之后,因为一个韩国非常火的真人秀节目《七人食客》来虎跳峡取了景,主题叫《背包队挑战虎跳峡寻找馒头的发源地》。”

“在那之后,韩国又有两个综艺节目把外景地选在了虎跳峡,一个是2015年的《新西游记》,一个2016年的《无限挑战》。”


为了解开韩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虎跳峡徒步的原因,还看见有人分析说韩国国土面积比较小,各类自然景观比较单一。他接触过的韩国人里面,大多数都比较喜欢户外运动,特别热衷登山和徒步项目。
韩国EBS台系列纪录片《世界主题纪行》之亚洲名山篇,由韩国旅行作家带路专门去虎跳峡做了两集节目。

登山在韩国本身有群众基础,再加上一系列电视综艺节目和纪录片的带动,于是掀起了一股虎跳峡热。
写到这里,我想起朋友最后和我说的那几句话:“咱们国家有些地方真的不错,但经常是自己人没发现,要外国人来发现,真奇怪。”
他在山上望着虎跳石一批又一批下车拍照打卡后匆匆离去的中国游客,发出了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