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ID:qingxintimes),作者:陈泓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匿名论坛的“贫困生自白”讲述的故事,被不少校友转至朋友圈等各种公共平台。这份陈述式的自白,被冠以纯粹、温馨,乃至“奋斗榜样”之名宣传。主人公的事迹确实令人动容,但在笔者看来,若对这一私人分享过度消费,实际会导致对苦难沉重性的解构。


贫穷是窘迫,是隐私,是根据程度不同而划分的苦难,而不该被视作有益奋斗的动力大肆宣扬。挪用苦难来歌颂意志和激励奋斗,是对苦难沉重性的消解。在类似“经历风雨,得见彩虹”的语境下,以歌颂战胜苦难的人来激励自己努力,包含着一层危险的逻辑:它往往意味着,那更多的没能从苦难中走出的人,他们见不到彩虹,也不值得学习和歌颂。


犹记得当年十一岁的杀鱼弟,在被家人的直播塑造为“网红”后,他贫困的家庭和失学的处境,一时之间成为人们资助、打赏,展示温情与感动的上好对象。当时的鼓励确实发自真心、感人肺腑,可旁观者在道德嘉年华中的一次狂欢是无济于事的,人们散播眼泪,却无视苦难本身,以及它背后的成因、逻辑和伤痛。


当关注散去,六年后的杀鱼弟收获的,依然是每时每刻在生活重压下的挣扎,和一次未遂的自杀经历。而更多有相似命运的人,也许就在无声的苦难里化作了一抔黄土。


再者,以他者的“旁观心态”来转载并感慨的人里,大多数其实并不具备叙述苦难的资格。坦诚讲述匿名之下才能宣之于口的故事,本就风险极高。匿名平台发布的内容是否可以随意转载姑且不论,就叙述者的心态而言,陈述苦难的目的,至少不是去博取眼球和同情,更不是去寻求他人居于上位的凝视和评判。他的叙述,也许只是分享给那些同样在泥潭里,未能脱身的人们而已。


然而各类新闻,终归还是将这次推心置腹的对话,渲染成了一场旁观者的狂欢,淹没在一段段带有隐蔽的优越感、看起来深受感动的小作文里。人们以第三者视角谈论苦难,终归是难以摆脱施舍式的关注、“少见多怪”的感慨和自我感动的共鸣。


可我们应当意识到,苦难并不应具备天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需要去克服、去消灭的,旁观者看着挣扎在苦难的沼泽里的人,看见他们的头露出来了便为他们鼓掌叫好,看不见泥潭下的人,便以为全然不存在了似的,自信着自己永远不会跌落进去。


我们勉励自己要像这个爬出来的人一样,避这片沼泽越远越好,却忽视前路未必是平坦的大道,也依然有可能是暗藏沼泽的草地。我们应当努力尝试的,是和所有人一起规避和填平这样的泥潭,拉人一把,而非置身事外。


聚光灯下,我们分给苦难亲历者的关注,更多被动地投射成了一种幸存者偏差。主动的叙述是需要勇气的,视频网站上不乏身残志坚、深陷苦难的人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在这类视频的评论下,总会有质疑他们“卖惨”的讽刺和谩骂。


似乎只有成功熬过苦难的人才有资格讲出他的故事,但更多真实的苦难,依然埋藏在未经叙述的、难言的窘迫与痛苦当中。那些未被呈现在聚光灯下的叙述,也许会因此而成为消失在黑暗的求助。


这份未知确切真假的自白里,进入清华、受到帮助、生活好转,是社会的贫困群体里相对强大的人成功回归正常轨迹的一次陈述,是穷尽力气摆脱苦难的回忆;其背后之沉重和所需要的勇气,或许只有叙述者自己可知。这个故事里的贫穷是被克服的苦难,它并不温馨,也并不感人肺腑。


少一些为苦难赋予价值的叙述吧,因为总有无法表达自己、只能被旁观者表达的存在。不求共情,但求缄默。也许苦难的叙述者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拥有他的听众,但至少希望我们,不仅仅成为只对“苦难幸存者”共情至深的看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ID:qingxintimes),作者:陈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