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进入上海境内,就相当于进入了河南拉面包围圈。
这就像是中原大地全方位向你敞开的怀抱,刚来上海的游客们即便身在繁华外滩,也能轻松找回那种亲切感。
“来到上海的第一个疑问:怎么到处都有河南拉面?”
通常来说,“正宗兰州牛肉拉面”或者“正宗老北京小吃”都属于外地人进入当地语境的第一道关卡。
但凡事总有例外,正宗的河南拉面就在上海。
到上海吃河南拉面,这种行为本身就带着一些对边界的探索,要知道很多河南朋友也没吃过。
“第一次在上海吃到咖喱味的河南拉面,看着周围排长队的食客,我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假河南人。”
没人知道有多少河南人是第一次在上海吃到的河南拉面,毕竟这种把“河南”和“拉面”两个词大量组合的景象,也只有在上海才能见到。
有人怀疑这可能是河南甘肃上海三地混血儿做的面,在这碗面的加持下,只要网撒的够大,所有人都是老乡。
据说很多上海人已经产生了河南的拉面很出名的错觉
作为新时代大融合的见证者,上海河南拉面与兰州牛肉面追求的清汤不同,走的是另一个极端。
拳头产品一般是红烧牛肉拉面,贯彻极致的融合思路,老板们会用大骨头加咖喱熬汤,凸显出中原人的厚重。
“只从门口经过都会闻到浓郁的牛肉汤味,重点是肉量跟方便面袋子上印的一样多。”
每一位面食爱好者都将在河南拉面店里找到自己的满足感,你还能吃到用葱油拌的拉面
有位在沪奋斗多年的朋友曾以亲身经验总结出上海四大平民美食,分别为:河南拉面、沙县小吃、重庆鸡公煲、黄山菜饭骨头汤。
其中河南拉面要居首位,他表示在上海辛苦打工赚的钱,最后都被河南老乡们赚走了。
“河南拉面店里的牛肉炒面,加两个嫩荷包蛋 ,蛋液裹着面,加辣加醋,谁吃谁知道”
上海不缺美食,光上榜米其林的餐厅就有125家,但这与河南拉面无关,也并不影响它的感染力。
你经常能在这里看到一条街上的店铺换了几批,只有河南拉面还屹立不倒。
据说一些在外留学的上海朋友一下飞机就要奔向某家河南拉面,也有人专门跑几百公里,就为了那一口汤。
你可以从中捕捉到人民群众朴实的浪漫主义,全年24小时无休的河南拉面已经进入更高的情感寄托层面。
“拉面,咖喱汤头,牛肉,煎蛋,素鸡,兰花干,再来瓶可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元素共同架构起了许多沪漂的心理防线。
也许是中原文化和上海这座城市都拥有的包容性,才能转化出这种抚慰无数身心脾胃的吸引力。
毕竟在它面前讲的是人人平等,这是每位客人都要遵守的第一法则,明星来了也还是得坐大厅的板凳。
好在店面的数量够多,在各种社交媒体的介入下,河南拉面已经成为一种上海的特色产物,经常作为促进中外友好的实际纽带出现。
很多外国朋友都在河南老乡的手底下找到了自己对面食最深刻的理解,并把这碗面放进了自己的旅行攻略里。
曾经有国外的面食狂热爱好者为此追根溯源专门前往河南,结果到了之后压根没找着,自己又迷失在了烩面的味觉世界。
在一位郑州本地朋友的介绍中,河南其实是有这种拉面的,但影响范围仅限于郑州周边地区,属于时代的产物。
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人民曾支援郑州国棉三厂和四厂的建立,把咖喱风味也带了过来,如今那片区域最出名的仍是咖喱烩面。
“从小吃的杨记拉面就是经典咖喱味,三岁开始我爸就带我吃,我吃胖一半都得归功于它,小学自己就能吃一碗四两的。”
“四厂烩面是我童年最深的回忆,有时买上票最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吃到”
可以说河南拉面和上海本来就有着一些紧密的联系,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昌襄城县十里铺镇的沪漂们又把它带回了上海。
经过多年奋斗,今天有上万襄城人在上海从事拉面行业,而第一个开店的人早在2005年之前就在上海买房了。
在媒体的报道中,十里铺镇里跑的私家车很多都是上海和浙江的牌照
兰州牛肉面风行之前,当地人也吃拉面,甚至有种说法是拉面这种烹饪方式就起源于河南。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在一系列出口转向内销的过程中,河南人民最终又亲手把这种关怀送进了上海。
上海是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无数人来到这里寻求生活,也不可避免在这里寻求抚慰。
每一位河南拉面的老板都提供着安全屋,他们给所有人准备了一份庇护,白天你可以靠它果腹,凌晨的酒局后同样也可以轻易找到它的身影。
有人说,河南拉面代表了自己对上海最美好的记忆:
“一家河南拉面馆,两个上海老人,很有分寸的聊天,讲一些周围人的八卦和家里的烦心事。非常平和,没有故意炫耀,也没有倾倒情感垃圾。
完了一个人要先走,说我还有点事,有人在等我,你慢点吃。对方一叠声的说,你慢点走。来回客气了几句,市井中的君子之风。”
“吃遍了大江南北,还是比较中意河南料理”
对于客人来说,那个味道就属于那个时间,可能也并不会思考它到底从哪来。
也许只有离开后再回想起上海时,满脑子都是河南拉面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