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筷子挑了一只个头大的丢进嘴里,朋友一脸期待地望着我,看到我的喉结上下一阵蠕动,食物进到肚子里后,他才告诉我这盘菜叫水蟑螂。
知道答案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洗胃。
如果把粤菜的所有菜品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川,那么老火汤、海鲜、粤式早点、烧腊卤味等耳熟能详的粤菜美味,都位于海平面以上。
水蟑螂的位置,则处在这座庞大美食冰川海平面以下部分的最低点。
在广州,蟑螂分两种,一种是不可以吃的,另一种是可以吃的。
可以吃的这种叫水蟑螂,又叫龙虱,是一种能在水里游,又能在空中飞的药食兼备的虫子。两者从外形上看相似,只是水蟑螂乌黑发亮,而蟑螂有点发棕色,但从生物学分类上,却是两种不同的昆虫。
龙虱在中国的南部地区是一种常见食材,不仅味道美,且营养十分丰富,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作用,被誉为“水中人参”。
俗话说,不食虫,不做“老广”。
很多广州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回忆,儿时跟爸妈逛菜市场,总能看到白白的水箱里,一群黑黑的 水蟑螂游得正欢。
“我从小在深圳长大表示真的有这玩意卖,还是在酒店的海鲜池里。”
虽然在生物学上水蟑螂和蟑螂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在很多人眼里它就是大号的蟑螂。
“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听大人说这玩应能吃,我晚上在路灯下抓了俩小时抓了一大瓶子,抓完仔细瞧瞧觉得这虫子长这么丑还有硬壳怎么吃呢,然后就扔了。”
小孩子当然视它们为童年噩梦,而在懂吃的大人们眼里,水蟑螂则是难得的好东西。对水蟑螂爱不释手的人甚至会将它拿来当宠物养。
在网上“有什么是你来了广州才知道的菜”话题讨论中,水蟑螂独霸一方。
如果有人要编写在广东的一千个绝望的理由,品尝水蟑螂一定榜上有名。密集恐惧症患者在菜市场看到密密麻麻蠕动的黑色生物,当场就得掐人中。
“因为工作调动到广州,聚餐的时候,同事说这个很好吃的,叫水蟑螂,当场我就掏出手机准备买回家的机票。”
“小时候第一次在饭店看到,很惊恐为什么饭店养蟑螂,后来才知道那是水蟑螂。”
第一次品尝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才敢将筷子将水蟑螂递进嘴里。
将上盘的水蟑螂拍照发给同事,他告诉我这是唯一一次我发吃的照片他不饿的。
“光是看了水蟑螂的视频,都得去洗眼睛。”
作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在下厨房里,竟然只有一位用户上传过水蟑螂的烹饪方法。
这对吃讲究的广东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奇观。
事实上,水蟑螂这道菜不仅颠覆了所有外地人对粤菜的浅薄认识,也颠覆了本地人。
很多本地的年轻一代,一年都逛不了一次菜市场,更别提见过水蟑螂。
尽管已经长成接近蟑螂的样子,还是没有被广东人放过。
在广东人的精烹细作下,没有一只水蟑螂能活着离开广东。
对于初次品尝水蟑螂的食客来说,椒盐做法是最为友好的,因为椒盐的香味,可以令让人暂时忘记它的恐怖。
b站up主@优米的粗食
而对追求食物本味的老饕来说,和味龙虱、龙虱瘦肉汤、龙虱泡酒才是享用水蟑螂的极致做法。
“在广东本地做法才恐怖呢,高汤煮好,捏掉头,直接吸...欢迎来试试。”
跟大闸蟹一样,吃水蟑螂也是有讲究的。要先将水蟑螂背上的2只硬翅膀剥去,然后轻轻旋转它的头部,将其肠肚去除干净,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旋转,如果在拧水蟑螂的头的时候力度过大,会把线状扯断,肠肚还残留在体内会有异味。
“入口的第一感受竟然是有点好吃。”
“竟然有点回甘,独特的蛋白质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吃起来就是卤水的味道、咸咸的,有点像在吃水蟹还是挺特别的。如果不说这是水蟑螂,估计也有不少人敢吃吧。”
不同族群对重口味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有人调侃说《山海经》里的物种就是被广东人吃没的。
水蟑螂会出现在餐桌上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不仅营养丰富,据传还有滋阴补肾等功效,可以治疗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等症状。
“以前七八岁还尿床,偏方,奶奶买这个水煮我吃。”
如今,水蟑螂已经跃升为名贵食材。在广州,最普通的龙虱价格能卖到上100元一斤,而品质最好的金边龙虱一斤至少得300-400百元以上。
以前都是穷人的食物,如今刚好相反,穷人吃不起了。不止一个老广感叹如今水蟑螂越来越罕见了,不像以前清晨在路灯下就能捡到不少。
“小时候是自己去捉来吃的,秋天都飞进小区的花园里,随手就抓到,丢水里就乖乖不飞了,现在是贵得吃不起。”
相比“水蟑螂”的叫法,“龙虱”的称呼由来更能体现这种生物的尊贵性。
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里记载龙虱的由来,“此物遇风雨则堕于田间,故曰龙虱。”
龙虱是水生昆虫,平时在水下活动,鲜为人知,雨后龙虱飞出水面,所以古人以为是从天上的龙身上掉下来的虱子。
今天,水蟑螂在广东暗黑美食领域已经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网上关于水蟑螂的讨论没有停息,不管吃过的人将它形容得有多美味,都无法劝说那些没吃过的人去尝试。
有人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我觉得,一种长期在中国大量繁衍的东西,如果一直没被列入菜谱,那就证明它不好吃。”
“既然菜谱上有水蟑螂,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