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淘淘喜欢的老书,逛逛文创商品店,在古早味咖啡店喝一杯,度过一个平淡有意义的东京午后。
神保町如今在国内也很有名了,经常有朋友去那淘绝版古书,甚至找到百多年前中国珍本。但已经很少人知道,神保町一带曾经是东京最大的唐人街,与中国革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多人熟悉这幅景象,东京的御茶之水站附近。这里也是东京市中心少有的溪谷地带。
御茶之水站
在一旁的崖坡上有多所大学,比如明治大学、东京医科大学、中央大学等....,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的起点,文化气息浓厚,比如东京最古老的孔庙“汤岛圣堂”也在附近。
崖坡下的神保町,可说是学生哥聚集的地方,用现在的话来说,凡是大学城附近一定有一条吃喝玩乐的堕落街。
神保町书店街大约在1880年左右随着日本新式教育成熟而逐渐形成,你逛久了会发现除了书籍以外,这里也是运动用品街、乐器街,都跟年轻人喜好有关。
神保町
甲午战争后,大量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许多预备校语言学校就设在神保町这一带。1902年“清国留学生会馆”创立后,越来越多中国人聚集,到了明治末期,约有一万名中国留学生待在这一带,唐人街逐渐形成。
「清国留学生会馆」名义上受清公使馆管理,不过实际上交由留学生自主营运,这里有会议厅、演讲厅,以及有志之士开设的日文教室和舞蹈教室....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鲁迅《 藤野先生》
年轻人一多,自然就要搞事。面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此举办的抗议集会越来越多。这也让清政府越来越不满“我出钱办场地给你们推翻我?”遂要求日本政府加强对留学生监控,于是出入会馆的留学生越来越少,开始另找场地。
聚集了众多中国留学生的神保町,成为海外反清的重要据点,那些留下名字的革命者和文化人:黄兴、杨昌济、陈寅恪、鲁迅、陈天华....,他们都曾在神保町留下足迹。
而孙中山日本之行,有名的对留学生演讲,会场即在神保町一带。而后,成立了同盟会。
地铁站A7口附近这条小路被称为“玲兰通”。“玲兰”这名字本身就很有中国味。如果仔细观察,还能找到一些当初唐人街的影子。
玲兰通
这附近还有几间比较老的中餐馆。比如孙中山和周恩来都曾经光顾过,创业超过100年的汉阳楼,以鲁迅故乡“咸亨酒家”为原型的咸亨酒店。“阳子江”这个名很老派,这是1906年中国留学生留在日本而开业的中餐馆。
阳子江菜馆内部还保持的店型中餐小馆的模样,几位顾店的华桥阿姨,招呼两侧两桌日本客人中国客人,两种语言无缝切换。
最有名的是这道富士山形状的元祖中华凉面,中午来这里吃饭的附近上班族,基本每人一盘。
元祖中华凉面
玲兰通最为中国人熟知的书店是专营中国相关书籍的内山书店,是鲁迅的好朋友,上海内山书店店主内山完造的弟弟在东京开的同名书店。2017年庆祝开店百年,自然是从1917年在上海开业时开始算起。
內山书店(郭沫若題)
神保町的中国研究书籍非常丰富,那些专营中国图书的店里,可能同时有大陆出版,港台出版,立场迥异的书籍并存。
但现在不经特别提醒,没有人会联想到玲兰通过去是为唐人街,然而新张贴的一些学中文广告,曾经做为唐人的街余韵也被继续延长了。
周恩来总理19岁时前往日本留学就读的预备校“东亚高等预备校”也在这一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主张中日友好的创校人松本龟次郎。不过后来校舍在关东大地震时毁了,现在这的位址是爱全公园,去的时候公园也正在整修。
爱全公园
工地一角,这块“周恩来曾在此求学”碑仍然立在这里。和周总理一样,当年许多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时,接触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Advertisements
“周恩来曾在此求学”碑
附近还有一栋挂着“东方学会”招牌的建筑,这是过去中国留学生的支援机构“日华学会”。
“日华学会”最早是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后,许多留学生受到感召想回国参与革命,但没旅费,于是一批日本实业家创设一笔基金,经由日本政府交付留学生。后民国建立后,中国归还了这笔钱,设立了“日华学会”。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两国各种改朝换代,意识形态转变,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日华学会”的任务性质,基本就是百年来中日两国相爱相杀的缩影。
东方学会
神保町一带也新建了很多现代化的办公楼,最有名的两栋,大概是知名出版社“小学馆”以及“集英社”。俩大楼相邻着,这两间公司亦敌亦友,推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漫画,捧红无数的巨匠。
小学馆”和“集英社”大楼
两间出版公司大楼也不能随意出入,小学馆一楼大堂,无数人都会跟这只哆拉A梦合影,当之无愧的小学馆守护神。
一楼咖啡店是路人唯一能待在这的地方,经常以小学馆各种漫画做主题。刚好最新一集哆拉A梦电影要上映,咖啡店里也都是它的图像。
如果你走出神保町地铁站,还能看到小学馆的漫画周刊《少年 SUNDAY》创刊五十周年的展品,看看上面的大师们你们能认出几个。
靖国通这段,被称为是古书街,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因为避免阳光直射书本,书店基本都开在路的南侧,而门面朝着北侧。
神保町这里许多旧书店都还是开业当初的那栋老建筑。大多建于关东大地震后。吸收了西方建筑思想的年轻建筑师发挥了创意而设计。比如1931年开业的一诚堂书店这栋楼,造型简洁,是当时西欧最流行的维也纳分离派样式。
一诚堂书店被称为“古本屋学校”,这里训练出来的员工,不仅在神保町另立门户,也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店里水磨石楼梯与黄铜扶手可见其厚重的底蕴。
许多老书店的“遗风”尚存,对于横摆放在书柜里的书,一套套地用毛笔写书名标在柜前。我听过一种说法,很多中文古书,其实是当年留学生带过去变卖,就留在当地至今,反倒现在国内很多人,又专门去神保町把那些中文古书给收回来了。
神保町的专门类旧书也比较细分。比如Magnif是专门卖老时尚杂志的二手书店,收集了上世紀70年代以后的各种时尚杂志,前几年昭和时代City pop音乐在网易云流行起来,稍微也带动了这间店的销售量。
小宫山书店是间以现代艺术、摄影、画册等为主的旧书店,楼上还有卖些古董玩具。它的三楼则让圈内人津津热道,许多古早时代的LGBT画册、紧缚、BDSM....各种游走在淫秽与艺术之间的争议性书籍。
卖电影和音乐相关书藉的矢口书店也是典型老书店格局,昭和初期流行的孟莎式屋顶格局,神保町一带不在当年东京大空袭的区域内,倒留下了很多商铺老建筑。
神保町上的老書店,基本採用中央是櫥窗,兩側是出入口的樣式。
如果我要去买送朋友的纪念品,则喜欢到“文房堂”,也是一栋老建筑。
“文房堂”听这店名就知道是卖文具的店,其实它里面非常多超可爱的文创商品,杂货之类的,每次逛这间店,我都会想,日本人怎么那么会做文创再设计,都有让我想要再买一个行李箱的冲动。
在所有的主题书店里,十字路口处的姉川书店最为可爱,是“猫本”专门书店
小小的店里,有六千多本各种有关猫的书籍,相关的周边产品,即使是不养猫的人走进店里,也会被那种可爱的氛围所感动。
姉川书店的老板是位慈祥的老爷爷。在十几年前书店因应电子化浪潮,想着没办法与大型书店竞争,也曾经有经营困难想要收摊的念头。然而后来在女儿的鼓励下,把类型细分到只卖猫有关的书籍,没想到打出了知名度。
“书泉”书店也是我每次必逛的地方。一整栋楼,是间专门卖小众爱好图书周边的书店,比如铁路、老电影、星座、老动漫、摔角....等。
Advertisements
经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商品,但是同好当做至宝的玩意,比如淘汰下來的电车拉环。
这间店可坏了,经常卖些几十年前老动漫重新推出的周边,卖得可贵,割成年人韮菜。
上回我过去,一看到整柜银英传周边,店员太会了,现场屏幕又放着银英传片尾曲:小椋佳《欢送之歌》心里一热,就开始买买买。
索性全套买回来了
神保町也算是东京的老派街道,不仅来这买书的人老派,那些藏在巷弄里的饮食店咖啡店也藏着一种“曾经富过”的气息。比如Jazz Bigboy,是一间专放播放爵士乐唱盘的咖啡店,里头的唱片收藏非常惊人,每次路过,透过窗户都能见到店里坐着温文儒雅,打扮体面的老先生,大家都静静地喝咖啡,看书,欣赏音乐。
Jazz Bigboy
很多小巷,拐过一个角就像进入一个幽静的世界,藏着几间古老的红砖墙咖啡店,就像古早日本青春电影里,大学生逃课会去的那种小咖啡店,年轻人在店里跟人辩论各种理论,泡妞之类的地方。
LADRIO也是很有名的咖啡店,店里装修古朴,大概开业之初就没太大变动过。
这间店也是日本第一间供应维也纳咖啡的店。我挺喜欢坐在里面,兴奋地翻阅刚买到的那些书。
维也纳咖啡
可能因为附近年轻学生比较多,神保町一带餐厅食堂讲究的也是便宜大碗,把年轻人喂得饱饱的。咖哩饭和意大利面都快要成为神保町特色小吃了。在此推荐“豚大学”这间猪排饭专卖店,每次我都会要一碗味增猪排盖饭,超好吃超大碗超高CP值,吃一碗抵一天热量那种爽快。
如今神保町已经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旧书街区。庆幸这里仍然不像银座涩谷那般热闹。即使过往行人和来车匆匆,而爱书人仍站在门面、拐角处的书堆前静静挑书,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
登山帽、背包、软步鞋,是神保町淘书客的标配
我喜欢神保町,大概是喜欢这里“喔!原来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様喜欢老书啊!”那种氛围。
今年4月6日,我买到了一本日本女星宫泽理惠1991年的写真集《Sante Fe》。恰好这天是她生日,我在旧书店里淘到这本书,好像天注定,心里大喜,毫不犹豫买下
这本写真集可说是她演艺生涯第一个颠峰,由摄影大师篠山纪信掌镜拍摄。记当年还在读初中,所有男生心目中的清纯偶像,18岁的宫泽理会出版了这本全裸写真集,震惊了日本(还有台湾)。但一夕之间,宫泽理惠饱受社会争议,这本写真集成为卫道人士及老师父母眼中的洪水猛兽,淫秽秽之物。
对青春期萌动的直男来说,这本写真集成了不可言传之物,大家都暧昧偷偷地说“你有没有看过那个”,仿佛是伏地魔不能说的名字,“那个”的劣质盗版在男生的书包间偷偷流传。
然而现在看,这本写真集真是经典之作,每张图片都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在巨匠的摄影视角下,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在如此伟大的作品前,根本不会有任何低俗的想法。
这本写真集花了2500元(日币)买下,非常便宜。当年印了150万本,其实也不是什么珍稀品。买回来只不过是纪念当年升学压力下逆反的青春。
这本写真集之前的拥有者不知是什么人,里头滑出一张真子公主刚出生时的剪报。我想起以前有个朋友也是,每买一本认为值得珍藏的新书,就剪下一张购买当天的报纸头条夹书里。
买二手书的乐趣就在这吧!除了延续书的生命,从书里的夹纸、眉批、心得....那都好像漂流瓶般,让人暇想上一位主人是什么样的人。ㄟ
我经常收到一些不知转几手的二手书,不知哪任主人随记,后来拥有者跟在旁边吐槽反驳,不同笔迹不同观点,就像世界某个地方有个人隔空与你对话,就算一个人孤独地静静阅读,也产生了精神的连结。
书要有人阅读才有价值,我喜欢买二手书,那是因为重新赋予灵魂给了一个叫“书”的物体。它本来应该已经被尘封,静止了,因为流动到新的主人手上,重新散发出价值的光芒。
也是一种爱书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