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二姐。年初在孩子老师的建议下,我参观了巴登符腾堡州的州立天才文理学校Landesgymnasium für Hochbegabte,简称 LGH。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参观感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德国逐步建立和推广培养高天赋儿童的计划。德国的一些文理中学陆续开设了天才班或尖子生项目。比如,巴登符腾堡州就有十四所文理中学设有天才班,但专门的天才学校在整个德国并不多,也不是每个州都有。
我没做精确的统计,应该有以下几所:
Landesschule Pforta
Landesgymnasium Sankt Afra in Meißen
Gymnasium St. Augustin in Grimma
Landesgymnasium Schwäbisch Gmünd
其中前三所都在德国北部,Landesgymnasium Schwäbisch Gmünd,LGH成立于2004年,是德国西南部也是巴登符腾州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天才学校。
学校位于斯图加特东部七十公里的小城——Schwäbisch Gmünd。整个校园比较开阔,曾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军营以及二战后美军驻军地点,现在分为教室、餐厅、运动馆和宿舍几个主要部分。
去的那一天是学校的开放日,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参观,其中有不少中国爸妈的面孔。粗略估计一下,竟然能占四分之一。
无论在哪里,中国爸妈都更重视教育。我很自豪地发现LGH有不少中国孩子或华裔孩子在读。更有趣的是,每个孩子都用流利的汉语给参观学校的中国爸妈做介绍。
作为妈妈,我特别想知道,LGH的孩子们当年是怎样做出选择来天才学校,他们在这所充满挑战的学校里是否适应和快乐?我对寄宿制也充满了好奇,我想了解寄宿制的运行,以及孩子们远离父母家庭后个体发展的心得体会。
天才学校教学理念
LGH学校的课程安排比普通中学更加灵活和丰富,更加个性化。普通中学主要科目安排通常是一周五个课时,同样的内容,LGH课程设计每周只有三个。因为基础课程的快速推进,从而预留出更多的空白时间,学生可以在额外提供的科目和活动中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
介绍会一结束,我便和学校的老师,家委会代表以及一些学生开始聊天。LGH的老师介绍,这里每位学生有一个指定的导师,负责关注孩子学术和个人发展,提供有关课程选择和职业规划的建议。在LGH,老师承担着教学和辅导学生的双重角色,尽可能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
因为这里的学生普遍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而且能自主地进行深入学习,如果在当前课程中表现优异,可以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课程,如果在最高级别的课程中还感到无聊,学生就可以与老师签订学习合同,会被免除参加课堂的义务。这点在普通文理中学中很难实施,因为课堂表现也是最终评分的一部分。
一名高年级的妈妈详细介绍了她女儿走过的路,因为女儿在原来的学校成绩优异,整体课程对她来说太过简单,甚至无聊,往往出现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甚至不做作业的情况。受到老师批评后,又长期情绪低落。
后来通过和老师沟通,给出的建议是要么跳级,要么转学。但她女儿在班级里已经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性格内向,一直交不到亲密朋友。跳级后可想而知会面临更严重的同学社交问题。
但来了LGH之后,孩子慢慢有了很多的改变,变得开朗自信,交到朋友。因为班级氛围很上进,周围的同学都爱思考,她们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沟通。这位妈妈最后强调,合适的环境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这个例子并不代表说,高天赋的孩子在社交方面一定弱势,或者他们只和同类在一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但高天赋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需要更具挑战性和适合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
和中国不同的是,高天赋的孩子在德国的普通学校并不太受欢迎。高天赋意味着学业需求高,老师要进行差异化教育,需要准备材料,需要自己先深入了解一个主题。但这类孩子的学习速度通常又比较快,处理任务要更加深入和变化,这就意味着老师需要不停地更新,从而产生大量的额外工作,这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愿意承担并接受的。如果不接受跳级,通常的建议是转入天才学校或天才班。
寄宿制
说到寄宿,在很多德国人的心目中,寄宿学校的名声并不好,甚至认为只有家长管不了或者没时间管的孩子才被送往寄宿学校。
但LGH面向全州和全国招生,甚至还有来自邻近国家的学生,寄宿首先就成了一种必要。LGH寄宿制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消除学校和宿舍之间的分隔,将教学和教育融为一体。
在参观宿舍的过程中,LGH的学生们敞开了他们平日的居所,给参观的家长讲解宿舍的组织,管理和职责。
他们按性别和年级分在四个宿舍中,两人一间,四至六个双人间组成一个居住群体,共用厨房和浴室,在密切的互动中,练习和提高社交能力。
宿舍由导师负责陪伴和管理,指导孩子们自己组织和管理日常生活。在每天的相处中,孩子们把寄宿学校变成了自己第二个家。在这里孩子们培养独立,团队合作精神,学会贴他人和承担社会责任。
LGH每两周过一个大周末,寄宿的孩子可以回家。每个寄宿的孩子都要度过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一位妈妈告诉我,他儿子在刚入校时经历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并且经常流泪,甚至一度想中断学业。
但三个月后,他就在LGH感觉到非常自在,并积极地融入,在社交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结交了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也有感觉,寄宿的孩子们的关系好像更加紧密,不仅仅是同学和朋友,更像兄弟姐妹,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接受孩子从七年级时就开始寄宿生活。(LGH七年级最小的孩子才十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不少孩子是九年级时从外校转来开始寄宿生活。我个人也认为9年级,相当于高中开始的阶段,是孩子心理上相对合适的时间开始寄宿。
与校长和华裔学生面谈
访校时我也有机会和校长面谈,我迫不及待地抛出了我一直存在的疑问,天才班和天才学校有什么区别?
校长解释,天才班和天才学校在选拔和教育理念上都是相同的。天才班可以就近入学,但天才学校只在特定地点设校,孩子需要面临长时间通勤或寄宿要求。
天才班的缺点体现在社交层面,因为其他学生会认为高智商班级与他们“不同”,从而对其产生“异样”的态度,让他们自己也感觉到特殊。天才学校的环境对高天赋儿童会更纯粹,不会被区别对待。孩子会意识到,别人也同样聪明和有成就。
校长进一步解释,如果一个高天赋孩子在常规普通班里适应良好,感到满意,那么也没有必要转入天才班或天才学校。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高天赋孩子的学业需求很难通过班级内部的差异化教学来弥补,还是需要与之对应的培养方式才能更好地支持深度的学习和发展。
无论是天才班还是天才学校,宗旨都是为高才能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培养,同时关注个人发展和整体人格的培养。LGH并不培养精英,而是为独特有天赋的孩子提供一个正常成长的环境。说到底,这也是德国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孩子都有其适合发展的环境。
中国人重视教育,很多家庭移民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教育的根本,孔子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理念和德国的教育理念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最适合就是最好的标准。在最适合的环境里,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兴趣,培养个性,发挥潜能。
离开校园之前,我如同采访般地问了一名就读LGH的华裔孩子,“你觉得LGH和普通文理中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他稍一思索,很确信和认真地回答,“是同学。当然,师资力量和提供的额外课程也非常棒,老师们都很投入,我们有很多讨论和跨学科学习的机会。但最棒的事情还是每天和思维敏捷、积极向上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 ,这儿的环境富有感染力又充满创造力。”
我深以为然,此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LGH年轻的孩子们。他们给人的感觉很上进,很阳光,没有一点书呆子气。看着那一张张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笑脸,那一双双亮晶晶闪现智慧的眼睛,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赏和喜爱。
客观地讲,LGH作为一所公立文理学校,它一点都不高大上,它最大的优势不是硬件设施,不是师资队伍,而是通过科学的智力测试和项目考察筛选出的学生。
通过选拔确保了录取的学生具有高才能,并显示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学生有成就动机,能够自我设定目标,自我挑战,同时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内驱力。
而且,这类孩子对事物的洞察以及快速深入的思考有着相似的乐趣。那么,这样的孩子们在一起营造出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一定是最有价值的。
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影响会减弱,朋友的影响会加深。教育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孩子们得以满足天赋需求,全面发展能力,并塑造独特的个性。穿行在LGH的校园和教室里,我只感觉到——脚踏实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严肃De说(ID:fys_deguo),作者:海漂王二姐,编辑:非严肃De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