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严肃De说(ID:fys_deguo),作者:花恐龙(海德堡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头图来自:《开端》


而回过头看,我发现有史以来,凡是涉及到时间循环或者仅仅是关于逆时性穿越的影视剧,一直都很火很受欢迎。除了《开端》,近两年看过的比较好的作品还有《想见你》、《365:逆转命运的一年》,远一些的有《源代码》。诸如《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你好,李焕英》以及《黑客帝国》等等,数不胜数,都包含类似的元素。


这些故事的基本设定都是,主人公们获得了穿越到过往的机会,然后在时间的循环里,一遍遍地尝试阻止一场本不可避免的灾难或悲剧的发生。而这样的影片大多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悲剧被阻止了,男女主角在一起了,亲朋好友间的误会解开了。


观众们在被赚了不知多少破镜重圆的眼泪之后,除了一丝丝好剧完结、重回现实世界的遗憾,总的来说也都是对这样的结局赞不绝口的。


在等待《开端》完结的过程中,当我发现自己连洗澡时都抱着一份期盼剧情能圆满结束的焦急时,我突然联想到了心理学中的“和解情结“以及“强迫性重复”(或译“强迫性循环”)这两个概念,似乎也突然明白了这类影片大火的心理学玄机。


“修补”过去的愿望


谁的心中没有一个想要回到过去、改变过去的愿望呢?


某次无法挽回的失败;某些没能消解的误会。

某个无法了解的真相;某段失败的关系。

某日没能阻止的分离;某位想见却再也见不到的人。


“如果当时我怎样怎样,没有怎样怎样,就不会、或者就能怎样了”的想法,谁都会有。只要我们心中留有遗憾,尤其是心怀负罪感,我们便很容易产生期待时间倒流、弥补过去的愿望,甚至是心结。


这样的“和解情结”,深埋在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之中。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影片,除了被吊人胃口扣人心悬的悬疑剧情吸引之外,当我们看到主人公们成功阻止了悲剧的发生,或者终于了解了某个真相、解除了某个心结,我们便能一同感受到那份遗憾被弥补的喜悦,甚至似乎连我们自己那份遗憾也得到了满足。



可回到现实,我们却又要面对自己无法回到的过去。


也许我们也会一次次尝试用我们的方式去“修补”,却往往求而不得,以失望告终。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可以改变过去、或者我们真的需要期待改变过去吗?


因为害怕改变而“强迫性重复”


其实虽然过去无法过去,但“循环”却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


 “强迫性重复”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人类会在思维、情感和行动的层面,去重复经历自己曾经历过的创伤和疼痛,会自觉或更多是不自觉地,让自己一次次地陷入到相似的、对自己不利的场景之中,使悲剧重演。


“强迫性重复“基本都在无意识中进行。无法打破“循环”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改变的代价过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太过执念地想要弥补已经发生的事情。


由于改变的代价太大、不知如何改变、从而不断使过去重演,这个逻辑很好理解。


不过,由于“强迫性重复”往往是无意识的,我们时常会听说或者亲身经历一些我们难以用理智去理解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的父亲是有暴力倾向的酒鬼,这个人痛恨TA的父亲,但后来找的配偶还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酒鬼。或者有些人,会一次次地被相似的、不适合自己的配偶所吸引。


我在这里绝对没有受害者有罪论的意思。受害者受害,当然首先是因为加害者加害、加害者有“罪”。但有趣的是,有时加害者也一再想过改过自新,却始终控制不住自己。


不想像父亲那样家暴的儿子后来还是打了老婆;不想像母亲那样乱发脾气的女儿,后来也还是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都不喜欢的模样。


很多人如果仔细观察自己的人生,会发现自己往往会经历类似的失败,特别是类似的人际问题。


就算当事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一个新的事件,或者说随着新年的到来,信誓旦旦地立起Flag,下决心改变自己,或下决心去回避一些不利因素,但悲剧最终还是重演了。


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会无意识地、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护自我内心结构的稳定,所以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趋近熟悉的、回避陌生的事物和人际关系,以此能维持自己原有的世界观、“人设”以及人际模式,不需要面对改变以及改变所带来的失控感。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经典美剧《绝望的主妇》第三季第21集中,drama queen苏珊跟一个路人甲的对话很形象地描绘出来:



苏珊的“强迫性重复”体现在,她会不断地让自己陷入到戏剧化的不稳定人生中。她渴望跟相爱的人一起“幸福地“生活,可每当她跟对方越过重重阻碍、终成眷属,当日子趋向安稳了,她又会制造出新一轮的鸡飞狗跳,最后又变回那个得不到幸福的可悲“受害者”。


比起鸡飞狗跳惊心动魄的生活,安稳日子的平淡、毫无波澜对她来说太过陌生,也许空虚得无法掌控,而反而更没有安全感。


所以不能打破消极的“强迫性重复”,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的愿望和动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为改变带来的新的局面和失控感做好心理准备


甚至,我们都意识不到、便也无法预测自己潜意识里对改变的恐惧。


因为太想改变导致不断“循环”


而“强迫性重复”的另一原因,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太想改变一件事情、太想弥补一个过往的遗憾了。


我们往往会对遗憾的过往一遍遍地回想和重温。在这样的无限循环中,我们一方面得以宣泄当时没足够得到宣泄的情绪。通过重温,我们可以一遍遍地愤慨、哀恸、委屈和不甘。


另一方面,我们无意识地期待在无限循环中的某一次,我们能成功为自己的伤痛找到一个出口、一个解解决方案,给原本遗憾的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


所以“强迫性重复”其实是一种自我排解、自我救赎的尝试。


这一层面的“强迫性重复”,便也就比较贴近上述那些火爆的影视剧剧情了:我们确实看到主角们在一次次循环往复之后为故事画上了的圆满句号。


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故事的结局,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可以说,《开端》中“锅姨”的故事,也许才是“强迫性重复”的现实版本。


剧中,我们从主角们的视角经历了一次次的循环、一次次的爆炸。从另外某个层面讲,锅姨又何尝不是呢?失去了女儿的她,生活和生命中,再也没有了比找到真凶、祭奠女儿更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她通过找陌生人陪葬的方式,用一次“爆炸”来一次性地释放了自己积聚多年的愤怒,结束了自己的痛苦循环,却也结束了自己任何其他的可能。



也许就像那些终于报了血海深仇或者终于达成夙愿的人,“锅姨”终于解脱了。但也许也没有。因为现在不是过往,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挽回,无辜人的牺牲不等于真正的加害者被制裁,倒是会让人背上新的负罪感和不甘,或是生无可恋的空虚感。


而负罪感、不甘与空虚,便是让我们再一次开启新的“循环” 、重新经历伤痛的燃料。


如何打破人生中的“循环”


虽然“强迫性重复”是一种自我救赎的尝试,但它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修复过去的愿望虽然看似在推着我们前进,但如果初始设置没有改变,悲剧循环重演的先决条件便也暗藏其中。


那需要改变的“初始设置“是什么呢?


除了对自己进一步的认知,我们其实需要的是,放下改变过去的执念,接受已经过去的过去,以及跟带着负罪感、不甘、自责的自己和解。


其实想要打破“强迫性重复”的玄妙之处,就是不要尝试去弥补过去


其实在上述的影视剧中,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剧情:主角们在百般尝试阻止悲剧却一再失败之后才发现,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所要做的不是去试图改变、而是去试图理解。


《想见你》中,主角黄雨萱一次次地试图阻止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陈韵如的自杀,最终成功,是她不再试图说服陈韵如世界其实很美好,不再试图让她认为,只要当下的她再努力一些、改变看事情的态度,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黄雨萱只是告诉陈韵如,她的心情是可以被理解的。



与自己和解


由于从事心理医师的工作,我遇到的人大多数都有一个不美好或曾经美好却又回不去的童年。


不管是本来就不美好,还是曾经美好却又失去了,当我们加倍努力地去弥补过去的遗憾,或者试图从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里索要对不起和偿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时间不会倒流。


所以我们永远无法让我们心中的那个小孩得到TA“当时”需要和想要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只有理解。


承认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接受当时的自己只有做到那样、无法做得更好,我们才能卸下自责,便也才有踏出“强迫性循环”的可能。


如果你有一段想要弥补的过去,比如某次无法挽回的失败,某个无法了解的真相, 某日没能阻止的分离,当你心中懊悔和不甘时,你可以时常像对一位老朋友一样对自己说:


“我理解你,理解你当时的想法和感受。”

“当时的你只能做到那样,无法做到更好了。”

“当时的你,辛苦了。”


如果你能真心地中肯地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你便可以体会到自我共情的温暖以及跟自我和解的魔力。


和解才是那个圆满的句号,也才能让我们踏出“循环”,真正地开始新的改变。



参考文献

Sigmund Freud (1914): Erinnern, Wiederholen und Durcharbeiten.

Lucy Holme (2014): Reaching the Repetition Compulsion. Modern Psychoanalysis, 39(1):26-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严肃De说(ID:fys_deguo),作者:花恐龙(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看剧的海德堡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现在海大精神病院就职),编辑:非严肃De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