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催化剂,它催化出有别于女性社会角色的另一种状态,打开一些足以透气的、互相了解的门与窗,让人重新认识自我和周遭。


酒是按部就班的人生里,唯一的例外


(吴语,29岁,公司职员)


我的酒量很好,白酒能喝七两到一斤都不醉,但这事儿没有人知道。


第一次喝酒是高中时的前男友带我的,我们在网吧楼下的串儿店吃饭,喝了点酒。我当时只是感觉自己好像擅长喝酒,并没有想太多。


我高三的时候住校,既辛苦又压抑,感觉自己的压力特别大。有一次,我就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买了一瓶100毫升的白酒,晚上一个人在宿舍喝。喝完以后,我没有什么醉了的感觉,但是觉得脑袋很空,像吃菌子中毒的感受——人是清醒的,但脑子里没有任何事情。那种感觉太好了,像是你的身体还在这儿,但你的思想已经从身体里被剥离出去了。


后来,我每次买一瓶半斤的白酒,分两三次喝完。我虽然晚上喝了酒,但白天不会有任何身体上的难受,第二天能正常上课、写作业。


但是情况越来越严重,我慢慢有点上瘾。每天晚上,我和室友在熄灯后偷偷地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做题,然后我必须悄悄地再喝酒才能睡觉。中午午休,吃完饭,我也得悄悄地喝一点。我喝的量也在增加,之前一瓶半斤的白酒要分两三次喝,后来一次就能喝完。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人发现我偷偷地喝酒,我感觉自己的状态有点吓人。我们家没有酗酒的人,当时距离高考只有两三个月了,我感觉很害怕,所以决定紧急刹车。我在戒酒期间也有一些反应,不喝酒就会觉得很烦躁。


接着就是高考、上大学、工作⋯⋯人生好像就是这么按部就班的。高三时酗酒的事情,我从没跟人提起过。上大学期间,大家聚会喝啤酒,我喝了一杯就感觉晕了,大家都以为我酒量差。


我才发现,原来我只是擅长喝白酒呀。


酒桌上,我感受到真正的女性互助


(陈墨,27岁,广告公司职员)


刚毕业的时候,我进入了一家小型公司。那家公司的“酒文化”特别严重。


入职第一年,公司在内蒙古开年会,老板带了我和几个刚毕业的年轻女生去。年会当天,老板叫了很多客户来参加。一群上了年纪的男客户,看我们在台上唱歌、跳舞、变魔术。之后,老板让我们挨个去给客户和领导敬酒。


我看到有的客户趁着酒劲儿,拽着一个女生的手。我当时就很不喜欢那种场景,暗暗发誓自己一定不喝。我当时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杯水装作喝酒的样子,直接干了,然后回到座位上,偷偷用手帮自己催吐。我们组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小主任和两个刚毕业的女生。我跟她们说,我吐了,需要她们扶着我回酒店。我当时觉得自己好像在帮助其他女生,很开心。


我不懂为什么男性好像总是觉得女性的酒量不好,还总想看她们喝多。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的几个男生约我们宿舍的女生一起喝酒,他们一开始表现得很能喝,结果最后都被我给喝倒了。第二天,我和舍友们去食堂吃饭,碰到其中一个男生,我问他,其他人呢,他说他们都喝多了没起来。我当时心里可高兴了。


总之,类似的公司酒局发生了好几次,我每次都是喝一杯,然后就开始表演“喝吐了”。领导有时候也有点怀疑,后来他不让其他人再扶我,让我一个人待在厕所。之后没过多久,公司调整业务线,给我们每个人1000块钱,让大家离职,当时我也不懂劳动法,还很高兴,想着终于不用在那儿干了。


其实更早些时候,喝酒对我来说是快乐的记忆。高中毕业时,我的妈妈会带我一起酿葡萄酒。我们去山上采山葡萄,放到背着的小筐里,回来后放在好几个玻璃罐子里酿葡萄酒,三背篓的山葡萄才能酿出大概一升酒。


去年秋天,我自己在网上买了新疆的葡萄酿酒。有天晚上,我把酿好的酒倒出来一点,一个人坐在桌边喝,那味道比记忆中的山葡萄酒更好喝。葡萄酒顺着肠胃往下滑,香味一直在嘴边留存着。


喝酒放大了我不曾意识到的情绪


(月月,30岁,创业者)


我一直挺喜欢喝酒的,但是之前因为工作忙,喝得很少。2020年,我结束了持续三年多的工作,待业在家期间,成了我喝酒喝得最凶的时候。


有工作的时候,考虑到第二天还要上班,我喝酒就会克制。但完全休息的时候,我每次都要喝上头才行,不然就觉得这个酒像没喝似的。


每次从开始喝到喝醉,是一个快乐感逐渐上升的过程。可心情一旦达到某一个最高点,就会断崖式下跌。而且到了这个阶段,我反而停不下来,必须继续喝下去。我喝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会失控,会开始大哭,整个人进入一种很抑郁的状态。


我有一次照常喝醉了,躺在屋子里大哭。喝酒前,我和同住的一位朋友正在看综艺节目,其中一个镜头是一个人给他的朋友系鞋带,喝醉了的我一直缠着朋友问:“如果是我的鞋带松开了,你能不能帮我系鞋带?”


朋友后来说,我每次喝多了,都会发展出一些恐怖的人格,比如对着阳台说想跳下去,或躺在卧室的地上狂哭不止,甚至伤害自己。


朋友问我“你是不是心里难受,想发泄”,但我感觉,自己在平日里并没有什么焦虑的事情,我在平时是一个很冷静、克制的人。或许是喝酒放大了我潜意识里的焦虑,让朋友看到了另一个我。


但也是一次次地醉酒,我才发现朋友的重要性。每次喝醉,我总是拉着她聊抽象的哲学问题,或做一些我过后就会忘记的、无理取闹的事情,但朋友都一次次地照顾我。有时候醉酒了,我会带异性回家,但那些关系都很短暂,只有朋友始终陪伴着我。


去年我生日那天,我又一次醉酒,折腾了一晚后,朋友带我去了医院,我被确诊为中度酒精依赖。从那之后,我下定决心戒酒,现在只喝苏打水。


喝酒最初是为了放松,但生活里也有别的事情可以放松自己,酒精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还是太大了,主要是还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


退休后,我才真正地享受喝酒


(宋姨,56岁,退休公务员)


我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参加单位的应酬酒局是常事。当时职场上的风气就是那样,一个单位的领导出去工作、交流,要是有一个会喝酒的女干部,工作就会非常顺利,尤其要是她再长得好看点,那就更顺利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所在的部门需要跟财政的相关领导申请经费,那个领导就在酒桌上跟她说:“你要是把这杯酒干了,我明天就给你争取5万块钱资金。”那一杯酒快有半斤,她就干了,结果干完直接不行了,昏迷了。


我也属于不太能喝酒的,只要一喝多就会心跳加速、脸红。但是你也不能说“喝不了酒”,说了就会很尴尬。我经常喝到一半就得去卫生间吐,吐完回到桌上,装作没事儿似的。年轻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些场面下你必须得喝酒,才能给对方更好的印象。


我总结,桌上劝酒的基本都是男性,女性之间很少有劝酒的。女性之间好像会遵循一个潜规则——这个酒桌上,如果有一个女人的酒量特别好,那其他的女人好像一下就放松了,但是大伙儿都不愿意主动去当那个能喝的人。


如果确实没人能喝,女同事之间也会互相说好话,每个人喝一点,互相帮忙,把喝酒这件事情解决。男人就不一样,好像互相之间总是比着喝,也有不能喝的男人,但他肯定就挺尴尬的。


后来有规定了,下班之后不允许领导、干部组织酒局,这种事儿也就变少了。


工作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享受过所谓的“喝酒的乐趣”,我感觉对大部分职场女性来说,它只是一种无奈的工具。现在退休了,没事儿的时候和家里人吃饭喝一点,我才真正地发现喝酒的那种休闲、放松的感受,也能分辨出好酒的那种绵软,而不是像过去那种感觉,喝酒只有难受。


现在也有以前的同事找我吃饭喝酒,但我都拒绝了。大家在一起还是聊以前职场上的那些事儿,谁又升迁了、什么职位又换成谁了。


没有人关心你现在的生活,而过去的那些事,我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小姐MissF(ID:newMissF),作者:崔斯也,编辑: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