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婚恋市场中,亚裔男性往往处于鄙视链底端,即便毕业名校,手握北美大厂offer,可能还是比不过中产白人,正因此,焦虑的留学精英父母,建了一个又一个相亲群,隔着大洋彼岸帮孩子找对象,前两年火出圈的湾区相亲群的群规,荒谬可笑却又无可奈何,而就在最近,又有人整花活了,一名理工硕士在微信群发布面向全球华人求偶的征婚贴,看完后,真的是笑了......
湾区从不缺学霸。实际上,许多小镇做题家的共同理想,就是领着湾区天价长工包裹,去山上摘樱桃,在家里打狼人杀,去奶茶店相亲,顺便聊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股价。
学霸多,脱单自然困难,在相亲的荒诞程度上,湾区、纽约、北京、上海,合称相亲四杰。各个地方的相亲特点不尽相同,相比起湾区的凤凰男,北京土著的傲慢以及纽约的玩弄人心,上海则显得宽容得多,他们只在乎你是不是外地的。我最近看到的一条学霸的相亲启示,很好地将相亲四杰的特点集大成于一体。这条号称“面向全球华人求偶”的相亲启示,原文如下:

什么是九条红线呢?

九条红线,条条惊破天。不仅直系长辈不能从商,绝对不能是少数民族,而且绝对不能失贞。大清空荡荡,溥仪在人间。

我蛮好奇这条不方便公开讲的是什么,到底是吃饭可以不上桌还是比较抗揍。接下来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加分项了。让我看看我能得多少分?

老人识字可以加分,胖子可以加分,处女座可以加分,本肥宅狂喜。
接下来是更喜闻乐见的减分项:

看到这里我觉得我凉了,我差不多都负分了。我不仅养猫,抓痕无数,而且还喜欢熬夜,年近30痘痘比18岁还多。
我健身的朋友摸着肚子说:完蛋,姐这辈子嫁不出去了。
我不太确定在编学霸的路数,但这位学霸的编制很可能挂的是黄龙旗。

正当我从地铁老人手机的表情久久不能平息时,我收到了一段聊天记录。
似乎是有知情人士解读了这段相亲启示:

当这种优越感几乎溢出屏幕的相亲文字,搭配上生活真相的描述时,就会产生一种互联网行为艺术的喜感。
看来学霸哥的相亲和编制的关系不大,人家只是一个性癖比较奇怪的性骚扰惯犯而已。
突然觉得有点可怜,据说编制内工资打折得厉害,许多单位两三年前的年终奖金都没发出来,人家可能只是在通过求偶自救而已。
不然怎么要强调全球华人呢?
我认知里的学霸永远是在考场carry全场的存在,他们形单影只,平时没什么朋友,但考试时又经常被学渣巴结,希望能在及格线的边缘抓住橄榄枝。
编制也好,学霸也好,小镇做题家也罢,这种优越感爆棚的自我描述,走到哪里都是最下饭的电子榨菜。
比如前两年火出圈的湾区相亲群的群规:

这个相亲群不仅限定了群友背景,入群后还必须拉入其他学校的校友家长,才能够在群内进行“升级”。
说实话,看着一群高华在群里自嗨,欢乐程度不亚于LA街头扛着大音响自嗨的老黑。

相亲的标准可以有很多,除了名校毕业以外,还可以是吃得起Whole Foods——

这个群的群规则更有意思,不仅“收据越多级别越高”,而且“收据消费必须为蛋奶肉”——

我是觉得这种小镇做题家和学霸云集的地方,以及这里的人,学霸也好,湾区高华也罢,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装逼,而是傻逼。

这些人自诩聪明高傲,但又因常年被老印和老白骑在头上而自卑,于是他们给同样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立下三六九等的规则,论资排辈,试图通过相亲、通过儿女的成就,解锁更高的排名。
在这个斗兽场里,人人都卷得不亦乐乎。
只是,当满满优越感一次又一次溢出屏幕的时候,在普通人眼里看来,不过是又一次大型互联网行为艺术。
所以回到最早那个问题:在学霸的全球相亲贴里,你得了多少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