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后最常思考的问题便是未来将何去何从?是回到自己更熟悉、更游刃有余的文化和人际环境中去,还是留在美国工作扎根?毕竟在美国读书和移民美国,区别还是很大的,自小移民到国外的人,更是面临着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今天学霸君就给大家带来湾区华二代鸡娃实录。
我是Sue,一个在湾区写代码的程序媛。
某天下班后,去公司楼下中餐厅吃饭,隔壁桌做的是一家三口,爸妈都戴眼镜,爹穿Google文化衫,妈穿帽衫牛仔裤,很典型的双码农穿搭,小孩大概是学前的年龄,小麦色肤色,用英语和爸妈对话。
当爸的一直埋头看手机,时不时发出“怎么又跌了”的声音,当妈的就有意思了,在给孩子讲孔融让梨,并且拉了拉当爸的手,说:下次我们就要开始学《论语》了。
小孩用中文对话非常吃力,所以一直在用英语回复,但当妈的张口就是文言文,时不时还发出“不亦乐乎”之类的词汇。
“以后我们的小孩也会是这样的。”老刘说。
我说没关系,生在哪就学哪呗,我还想以后小孩是个混血呢,怎奈老刘是西安土著。
对桌这样的小孩,其实在湾区很多,在美国出生和长大,英语才是母语,这些家长通常很注重小孩的中文,但很多年下来,汉语水平基本停留在“说曹操曹操到”他们以为曹操真的是曹操的水平上。
但这并不妨碍做题家父母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们学中文,这些家长会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有的家长还会有意识地让小孩去读全汉语教学的学校上课。
“那这出国的目的是啥呢?”老刘问,“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小中国。”
我经常会被拉进一些湾区妈妈群,这些妈妈们经常有从国内团购的需求,买的东西除了毛戈平和安耐晒以外,还有中文书的需求,尤其像在618或者双11的时候,这些妈妈会在群里按公斤买书,一般10公斤起步,30公斤不封顶。
像不像以前小时候学校门口的盗版书贩子?
我的一个湾区妈妈朋友,每次回国都会买一沓一沓的中文画本,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弟子规》之类的,我想了想:你小时候都不会看的东西,你小孩会看吗?
“你还不如给你家小孩注册个晋江文学网,买几本《214度恶龙王子》呢。”对于我来说,《冒险小虎队》《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可能才是小朋友爱读的中文读物。
除了买书以外,很多湾区妈妈都会在家里规定,在家必须说中文,不能说英文,但在我观察下来,很多中国人的家庭聚会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家长大人们聚在一块说中文,小孩们坐在沙发上讲英语,打PS5。
对于我这位湾区妈妈朋友而言,鸡娃学中文最好的时间是幼儿园学前,这个时候小孩课业不忙,也还愿意听爸妈的话,她给自家小孩报了每周4节中文课,几乎把别家小孩打棒球、橄榄球的时间全部用在啃《千字文》上。
“因为到了高年级,到了中学,我们就要给她安排别的课程了。”朋友的手机上已经存好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联系方式,有滑雪、马术、帆船、曲棍球等等,好像所有的湾区妈妈都想把自己的小孩培养成下一个谷爱凌。
我的另一个朋友,在湾区开中文辅导机构班,这个朋友开班时间不长,但不到一年时间就招了200多个学生,年纪最大12岁,最小4岁。
“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是中国人,在国内接受的教育,直到大学,”朋友说,“他们对小孩的中文教育程度非常重视,不然我这小班也不可能开到这个规模。”
就像在纽约做拍照肯定饿不死,在LA做A货、卖N手豪车也饿不死一样,在湾区,财富密码不只有卖房,只要你卖课,非富即贵。新东方当年要是在湾区卖课,根本不用转型做直播。
“但是对于这些英语是母语的小孩而言,学习发音、认字,这些都不难,”朋友说,“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思考方式,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思考方式差别非常大,这是小孩觉得最难的地方。”
对于英语母语者而言,思考上注重叙事与逻辑环环相扣,但在中文里,很多表达和语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很多“意”的东西在里面,“是只有中文母语者才能够领会到的‘意’’”。
朋友后来请来在国内985退休、移居到美国的老教授来上课,但是上了不到半年,老教授主动请退。他觉得这里的小孩很聪明,但是学习和表达逻辑不以中文思考方式出发,这让他很难把小孩的语言水平提升到能够“意会”的高度。
“对于我家小孩来说,其实她只要能日常对话,说中文不要生硬就够了。”湾区妈妈朋友说。
但在我看来,很多华二代家长追求的,远不止“不要生硬”这么简单。开汉语班的朋友之前在国内不同大城市的使馆区里教过中文,但他觉得,“湾区的家长和海淀家长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当教育的功利性大于实操性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师其实就是工具而已。”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要美化这种功利性,“只能说这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吧。”
我在早几年的一篇叫做《中文学校:ABC的自我斗争》,这篇文章讲到:我们迷失在两个身份之间,找不到路,而学中文只是为了救自己。
但我看到更多的湾区家长,并没有想着救小孩,反倒是给小孩和本地文化之间立了一堵墙,这堵墙的那一头,是别家小孩在后院和爸爸一起修车、扔橄榄球,这一头,是自家小孩在补习班里学中文。
我问湾区妈妈朋友:那你觉得,你家小孩中文怎么样算不生硬呢?
“可以读懂《论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