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时代下的产业,没有XX产业的时代。”


这是每个行业从繁荣期走向寒冬时节时,煞有介事的人会发出的一句感叹。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里,医药行业算是彻彻底底经历了一场极盛之后向冷的切换,裁员、关厂、卖身、撤资……在这一年里轮番上演。


然而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个行业里不少迈向成熟的迹象:头部的biotech基本完成了自身造血能力的打造,bigpharma开始尝试和大厂间的大金额交易合作,小型biotech开始找到一些不一样的退出渠道,集采和医保等控费政策影响逐渐变得温和,政策设计也在频繁释放一些松绑的信号……


2024年的序幕已经拉开,尽管这几天连阴不绝,资本市场给生物医药这个强资本相关的行业笼罩上深深的乌云,但医药行业的2024还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一边是海外加息周期结束,给创新药这样一个高利率敏感的行业带来不少希望;另一边国内的biotech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屡创新高的金额来看,也让国内的生物医药从业者再次确定了一件事:做创新药,只要认真耕耘,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密集跨境交易下的冷思考


这段时间,行业里的M&A交易密度格外的高。


不到两周,就有超过8起大规模的横向并购案件:罗氏买下宜联的c-MET ADC,BI引进瑞博的si-RNA产品,安锐生物授权两款肿瘤产品,诺华收购舶望、信诺医药肾病产品,拜耳合作箕星,以及强生收购安博生物……


如果再加上去年年底以阿斯利康收购亘喜为代表的几个交易,这一段时间国内的biotech行业,甚至可以用“欣欣向荣”来形容,仅从交易活跃度这个维度来看,热闹程度不亚于三年前史诗级大放水之下国内biotech的火热景象。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繁华之后的两个冷思考:


1. 为什么这些有“国际化大药企背书的公司”我们不能自己做?


2. 为什么这些有“MNC看上的好东西”不能被国内大厂吸收?


中国自2015年开始启动的一轮创新药行业发展浪潮,把此前已经在创新药领域里有所布局的三十家公司送上了时代的潮头,他们于2017年之后,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示好之下,完成了阶梯式的跨越。


也是在这股浪潮的吸引之下,无数科学家,投资人,药企高级经理人纷纷涌入,30这个数字一下子变成了300,行业一度传来“癌症病人不够用了”的新闻,供大于求之下,市场竞争开始激烈,监管也顺势收严,也就有了后来的“寒冬”。


但平心而论,这300家双创公司,虽然其中攒局的偏多,但在国内如今一个硬件条件还算完善的新药创制环境下,“好东西”也确实不少。


然而,这些“好东西”的估值是2017、2018那几年的大行情堆起来的,那几年VC的钱,穿透到最终都是美元基金。毕竟搁以前,全球的一级市场在融资的时候,对标的都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换句话说,这些新技术、新分子的估值都是按美元计价的。


而从“泡沫下的美元计价”到赚人民币的本土公司觉得的合理价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寒冬到来、泡沫初清,估值也只是回归到了一个“按美元计价的合理水平”,对于国内大厂来讲仍然还没到一个可以闭着眼睛买买买的情况。


那除了便宜之外,海外大厂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密集出手?


其实不仅是国内,大厂在全球范围内的出手都算阔绰,10亿以上的交易12月份有6个(机车宝贝数据),是2023年最多的一个月份。


这里面除了一个简单地用真金白银买管线开发的时间窗口(这是成熟市场里biotech最大的价值之一)逻辑之外,一方面是新冠之后各家药企开始面临一个产品、治疗领域、技术平台的重新洗牌阶段,要去奔一个新的排名,合纵连横一定是要去做的事情;另一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加息周期之外,流动性放松就在眼前,XBI指数已经进入上升通道,各块的资产即将进入下一个吹泡泡的周期——再不买就是新的价格了。


虽然XBI日日高升的盛景没有传到国内的18A和科创板,但这种交易的热度还是在整个全球的生物医药行业蔓延。


和三年前国内走在前面的biotech License out初试水不一样的是,这次的横纵向并购是全面的、系统的、成规模的,而不是凭运气突然被某个大佬相中。国内的创新药公司第一次迎来这样一个集中的“非上市”的退出渠道,而事实上,被并购才是绝大多数biotech的宿命。


一个成熟的药品创新行业里,BD一定是家常便饭。而这也给国内整个生物医药行业趋于成熟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新的一年里,只要跨国药企这种洗牌还在继续,而降息真正落地之前也有一个“不升不降”的阶段,这样一个环境下,海外大厂来国内扫货的这种案例就会继续。


各子赛道:2024分化继续


退出渠道的另一面,是用什么来支撑创新药这种高投入的商业模式。


创新是永恒的,解决临床未满足的治疗需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如何去支持这种要坐十年冷板凳、且有很大几率失败的烧钱项目,是大家都在探索的路。


融资作为国内biotech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主要驱动力,如今资本环境趋冷导致融资受限的背景下,越来越紧的现金流倒逼着创新药企去加速商业化的落地,实现自我造血(不包含license)


也正因如此,过去的一年里,以大分子创新药为代表的生物药成了整个医药上市细分赛道里为数不多环比大幅增长的子领域之一。低基数是一方面,更多在于,和上文参与重磅交易的公司不一样,国内这批走在前面的biotech们基本都已经半只脚跨进了pharma行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批公司生存也相对更为灵活:进可加速产品落地,赋能自己的销售团队,退可打包资产找相得中的买家,只要不继续大规模扩张,收放还算自如。


而那些老牌的pharma们,虽然没有到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扫货的状态,但是泡沫破灭之后,人才、供应链等等创新药的“生产资料”成本也下来了,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布局创新的机会。


不过,大厂们的日子也没有特别好过。一面是同类创新产品的竞争,一面是各个仿制药大厂的追赶,拼销售只有更卷,终究还是回到了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行不行只有市场说了算。


至于其它供应链上的角色,比如cxo,比如上游。曾经借着新冠的风口在二级市场叱咤风云,一度甚至成了整个医药行业的主角。如今,这些跟着行业挂钩的产业链公司,基本告别了高增长时代,模式创新和产能扩张这两点不会再成为主旋律,未来靠的是服务和效率。


过去一年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板块,就是中药。


得益于政策的持续保驾护航,中药行业在整个2023年迎来了收获期。无论是中药otc还是处方制剂,今年都迎来一个高位数的增长。甚至在去年q3反腐的大旋律之下,在其它子领域均下滑的基础上,中药公司仍录得一个正向增长。这种“政策的偏爱”也反馈在二级市场——今年大多数脸熟的中药公司市值都创了新高。



今年年初,中药的政策利好在继续。一度把中药注射液的上市后再研究评价工作纳入了监管日程,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让这样一个曾经规模超千亿、但有争议的品种得以规范化和合理化。


2023年在资本市场还有两个受到追捧的板块,一个是互联网处方药管理法落地后的连锁药店行业,前者赋予了线上卖药必须要有实体店的硬性要求的地位,连锁药店巨头们再也没了政策上的后顾之忧,不用面临以京东、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直接竞争。剩下的就是继续扩张,继续提高规模从而提高坪效。


另一个是常年只赚一个低毛利率的医药商业。虽然商业公司受到资金的追捧,更多在于一个细分赛道的比较性优势——相比于纯药、CXO医疗服务等,这是一个筹码结构良好、受政策影响小的医药子领域。


而除此之外,医药商业也有自己的行业发展逻辑: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在“产品力”这块已经走了一段时间,目前在新药供给上已经取得不少成果。然而商业化的修炼才刚刚开始,如何跟医生打交道,在创新药的新型竞争格局之下,市场定位如何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这些营销上的学问,同样是国内的制药公司需要走的一条路。


政策何去何从?


都说医药行业是一个永远朝阳、永远增长的行业。毕竟没有人这辈子能离开药品。但正因为是一项关乎民生的行业,所以受到政策影响格外多。


一面是要发展行业,没有行业的积累人民看病吃药就永远只能依靠进口;另一面是定价问题关乎人民的福祉,每年应该从GDP里拿出多少洒向健康行业,决定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规模上限。


因此,医药行业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仅靠市场或者仅靠政策计划来牵头发展的一个行业。


未来,这种围绕“行业发展”和“健康负担”二者的博弈只会永远继续下去,因为没有完美的技术,也没有完美的政策,平衡永远会被打破。


但是,无论是新药重大专项、创新药审批改革这种“鼓励型”政策,还是DRGs、医保、临床审批收紧这种“约束性”政策,程度都不会像此前那般剧烈了。


诸如集采影响市值变化、N个一级项目的进展被医保谈判影响、一纸反腐文件引起几个大公司跌停这种情况未来会越来越少。一方面是这个市场已经被教育得足够充分,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制定,也会越来越考虑长远规划。


剩下要考虑的,就是看医保局和卫健委等部门的长远规划是什么了。


其实这些都可以在每一个五年计划里找得到。


一方面是要发展,做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药公司。这一点已经初见端倪,未来可以看到政策会从整个国家层面继续把这件事往前推。此外,发展药品行业的同时完善整个制药供应链的保障,也是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的一种应对。


另一方面是要继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在可负担性和可及性之间找平衡,从而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但应对老龄化大趋势不会是国家医保局一个部门的责任,因此未来依托全民参与的商业保险,也写进了这两年跟医保相关的政策文件里。


中国关于医药行业的政策,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很多时候行业人觉得改不动、推进难的东西,如果以五年为维度去看,其实都在慢慢落地。商保喊了很多年,一直都没有起色,但是从这两年以惠民保为代表的城市普惠险的出台,也在慢慢为商保铺路。


商保的开放,是顶层设计在慢慢向“市场的力量”倾斜。而这个口子的开放,也能一定程度上打开整个制药业规模的天花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蓝观 (ID:mic-sh366),作者:旧梦,编辑: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