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在《中亚考察体会:6个细节,值得细品》的结尾写道:从软件到硬件,中国不仅是中亚国家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但中亚各国之间,经济水平差异大,地缘纠葛复杂,另外还有北方大国心有不甘。中国企业怎么顺利进入中亚?一带一路进展如何?在中亚,我看到了中国企业完全不一样的思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形势比较复杂,优先考虑白手套;时间有利我们,避免过于热心肠。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中亚一带一路的考察报告。



首先,先说一下到底什么时候「一带一路」?

网上有很多文章,抖音上也有很多视频介绍「一带一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居然没有一个说到位的。目前主流的观点分为两种。

比较low 的一种说法是,放着自己这么多落后地区不管,却对发展中国家出手大方,这就是典型的“穷大方”或者“打肿脸蛋充胖子”。这种观点不值一驳,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太低估中国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治理体制内,能经过层层筛选,到决策岗位的人,都是顶级人才。退一步讲,就算普通中国人,精明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怎么可能做一个亏本的买卖呢?

另外一种貌似比较“专业”的说法是,中国援助一带一路国家的是外汇,而不是人民币。美元本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能在中国境内使用。如果把大量美元换成人民币在国内花掉,只会增加国内的通胀压力。所以,外汇储备并不适合投入开发西部、发展教育,投入扶贫。也就是说,借给其他国家的是美元,他们用美元去国际市场采购,并不会增加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功课做得不够细。如今,「一带一路」的特点是“资源换基建”或者“市场换基建”,而不是直接给钱了事。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基建援助,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购买中国的材料设备,以及聘用中国的公司负责建设。



举个例子,乌兹别克斯坦的「Angren—Pap」铁路连通费尔干纳盆地与首都塔什干,被列为该国的「总统一号工程」,也是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项目。一条区区129公里的单线铁路,在我们国家根本上不了新闻,为啥被称为「总统一号工程」?

原因有二。

第一,费尔干纳盆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物产丰饶,是中亚的精华地区,也是古文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占乌兹别克斯坦全国人口的1/3。

第二,费尔干纳盆地没有直通塔什干的铁路,火车只能绕道塔吉克斯坦。而塔吉克和乌兹别克,经常闹矛盾,处于战争边缘。

一旦铁路建成,乌兹别克斯坦不但每年可节省2500万美元的过境费,也能避免被塔吉克斯坦「掐脖子」。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条铁路将使中亚最贫穷国家的塔吉克斯坦进一步被边缘化!

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一条铁路,却是很多小国命运的咽喉。乌兹别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塔吉克斯坦却进一步走向孤立和贫穷。从这个层面说,一带一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还让我们有战略抓手,影响一个地区的平衡。



卡姆奇克隧道是全线的咽喉要道,是乌有史以来第一条铁路隧道,耗资4.55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3.5亿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7%。

首先,借给乌兹别克斯坦的钱,利率至少3.67%,而过去10年,美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为2.85%,所以,从回报率来说,借给乌兹别克斯坦,比借给美国划算。

其次,这笔美元,其实并没有流出中国,而是在国内循环一次,又回到央行的外汇储备。乌兹别克斯坦拿到这笔钱后,请“中铁隧道”负责建设。支付工程款的时候,直接把在中国银行的美元付给“中铁隧道”,而“中铁隧道”就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在国内采购机械设备、工程材料,和支付中国员工的工资。

这样做并不会影响中国的通胀。原因很简单,基础设施建设的采购,都是“定向行为”,只能用来购买国内产能过剩的工业品,比如钢铁、水泥、玻璃、国产设备等。

中国的产能有多么过剩呢?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超过第二、第三、第四的总合。水泥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电解铝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煤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一半。化肥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35%



而中国人口只占全世界的18%,长期消耗这么高的产能,完全不可能。但如果要硬着陆,强制去产能,就会造成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毕竟,就算要产业升级,腾笼换鸟,那也需要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和资金。

而广大的一带一路国家,正是中国“转移过剩产能”的最佳选择,原因很简单,钢筋、水泥、基建,西方国家几十年前就做过了。而中国的人口趋于老龄化,我们的需求迟早会饱和,总不可能做到村村通高速、县县通高铁吧?而发展中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地方,落后就意味着潜力。搞基础建设,一般国家能力不足,而欧美要价太高。发展中国家只要五菱宏光,而欧美却只有奔驰宝马。

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没钱,另一方面,为了选举,又要见效快,好吹牛。在这个世界上,能搞基建的国家很多,但「能提供贷款,还能又快又好完成任务」的国家,大概只有我们一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们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建换资源」,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属于这一类,他们几乎没有制造业,万物都从中国进口。另一种是「基建换市场」,乌兹别克斯坦就是典型代表,和油气资源丰富的邻国不同,乌兹别克几乎贫油贫汽,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年龄结构合理。

说完一带一路的本质,让我回头解释本文第一段中提到的「形势比较复杂,优先考虑白手套;时间有利我们,避免过于热心肠」。

让我举2个例子来说明。

—— Artel ——

我在乌兹别克斯坦旅行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家电牌子Artel。当地人告诉我,Artel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家电企业。我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家公司大有来头。

Artel 是一家国有企业集团,生产各种消费品,包括电器、电子产品和家具。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与前总统卡里莫夫家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统女儿尔娜拉·卡里莫娃 是 Artel 的主要股东。她也是该公司董事会的前任主席。



让我想不通的是,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双重内陆国(它的邻国也都是内陆国),怎么可能培育出自己的家电品牌?从Artel的官方网站,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几乎什么都做,冰箱、洗衣机、烤箱、电视机、吸尘器、空调、微波炉……这不就是中亚的「美的」吗?

大家可别小看了家电,放眼全世界,拥有家电品牌的国家,屈指可数,除了东亚三强,就是欧美,甚至连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家电品牌。因为这不仅考验工业配套能力,还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要求非常高!



关于Artel的资料,中文世界非常少,但只要切换为俄语,就可以搜到很多消息,Artel的市场不局限于乌兹别克,还在其他前苏联地区销售。比如说,我查到这么一条有趣的新闻:《乌兹别克斯坦Artel家电产品进军乌克兰市场》,文中写道:乌兹别克斯坦国产家用电器品牌“Artel”,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国产品牌第一位,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Artel公司已与中国美的、格力等国际知名家电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口核心部件,在乌兹别克斯坦生产部分配件并完成产品组装。

首先,乌兹别克不是俄罗斯,小而弱,与世无争,如今,俄罗斯的产品很难卖到乌克兰,但乌兹别克没问题。

其次,乌兹别克斯坦通行俄语,了解前苏联地区,通过乌兹别克进军前苏联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再次,高生育率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还不到2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便宜。而其他前苏联国家,要么成本不够低,比如俄罗斯,要么市场不够大,比如吉尔吉斯斯坦。

通过这条新闻,我顺藤摸瓜,才发现Artel不仅关键零配件都从中国进口,而且连生产线都从中国成套引进!



我看到一篇「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文章,题目是《一封来自中亚的表彰信——乌兹别克斯坦A项目完美交付》。看上去双方都很有默契,遮遮掩掩不挑破,其实环顾整个中亚,有需要又有能力从格力引进生产线的公司,其实就Artel一家。

总而言之,乌兹别克斯坦几乎就是中国最完美的白手套!我们可以输出配件和生产线,赚取利润,又不会因为存在感太强,招来嫉妒和怨恨。前几天我就看到一则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闻,在该国的骚乱中,华商首当其冲,零元购让我们损失巨大。

另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把一些劳力密集型产业外包给邻国也是好事,总比引进外劳好。

—— 中吉乌铁路 ——

在哈萨克斯坦最高级的卧铺列车上,我偶遇某央企的驻中亚干部。他对我说,根据他多年与北方大国打交道的经验,一个项目,如果想尽快落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表现出一种可有可无的姿态,愿意配合,但绝不主动。因为历史的经(jiao)验(xun)告诉我们,欲速而不达!

无论是在北方大国,还是北方大国的势力范围内,都有一种强烈的警惕心态,从根子上说,就是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多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吉乌铁路,谈了几十年,花儿都快谢了,还没有动静。北方领居但凡还有最后一口气,都不愿意他国染指中亚。如今传来中吉乌铁路开工的消息,背后也是由难言之隐。

首先,深陷乌克兰泥潭,实在没有余力应付中亚事务。

其次,中亚两国,对通往中国的物流通道热切盼望。

再次,北方领居留下的真空,要么中国来填补,要么美国来填补,两害相权取其轻,东方大国总比美利坚好。

2022年5月30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接受采访时称,在他向俄罗斯解释吉尔吉斯斯坦需要中吉乌铁路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之后,俄方表示不再反对该项目。

当时,很多人对这个项目就表示很乐观,而我仔细看了新闻稿依然悲观。请注意,原文是「不再反对」,而非「支持」!字面意思差不多,但背后的心态差很远。



当时,扎帕罗夫满怀信心地表示,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中吉乌铁路将于明年(2023年)开工。结果,现在已经2024年了,开工了吗?扎帕罗夫还是太年轻了。

当时俄罗斯同意中吉乌铁路,是因为乌克兰战局的压力。如今,乌克兰前线形势朝着有利于北方邻居的方向发展。Putin也恢复了中断一年的记者招待会,他面对问题,谈笑风生,看起来精神状态好多了。但凡北方邻居恢复元气,这工程就有一系列「意外」发生。中吉乌要顺利开工,大概率还要拿其他项目来勾兑,比如说,他们热切盼望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

总之,好事多磨!

写在最后

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乌兹别克斯坦,它们是前苏联加盟国里面,极少数人口增长的国家。本来,乌兹别克是苏联人口第三的加盟国,如今乌克兰被打惨了,人口极速萎缩,乌兹别克斯坦很快会成为俄语区人口第二大国!还是那句话,乌兹别克斯坦小而弱,无野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最好的代理和中介。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我拍下一张非常经典的照片,照片的左侧,是一辆比亚迪宋plus,代表着未来,右侧是一两老掉牙的俄罗斯拉达轿车,代表着过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能被延缓,却不能被阻挡。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亚地区形势复杂,我们必须“戴着手套”慢慢等,人教人百言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等到他们看清了形势,深切体会到这是一条最好的发展路线,很多项目才能落地,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才能水到渠成,潜移默化地进入中亚地区。

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