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无法可说(ID:wufa-keshuo),作者:郑渝川hiecy,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哈尔滨啦,南方小土豆纷纷涌向北境之城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今年冬国内旅行目的地顶流......”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描述道。


某旅游APP显示,近一周“跨年目的地”相关热度涨幅高达266%,冰雪大世界于12月18日正式开园后,哈尔滨热度更是环比暴涨300%。


哈尔滨客流增长带动民宿预订上涨。途家平台数据显示,冰城哈尔滨元旦民宿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了27倍,沈阳增长20倍,延边增长8倍,长春、牡丹江等增速居前。滑雪、看冰雕、泡大澡、感受民族风情。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的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哈铁累计发送旅客1009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据黑龙江网报道,12月1日至21日,哈尔滨机场运送旅客125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36.9%,同比2019年增长8.7%,其中游客占6成左右。(界面新闻12月28日报道)


如果这是一道公考申论题目,要求概括哈尔滨旅游出圈的原因,大抵可以梳理出几点:


第一,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冬季运动项目、冬季旅游热潮,当然,如果你要答题,还应加上当地前瞻研判了国内旅游市场变化的形势,进行了积极准备,城市上下团结一心,当地民众好客,等等;


第二,为什么哈尔滨不是别的城市成为最出圈的“靓仔”,这其实就是因为哈尔滨本身有着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的积淀(不是临时凑的、近年来加建的),相关的运动、旅游项目打磨得足够成熟;


第三,哈尔滨有着不同于国内其他省会城市、黑龙江省外其他省份大城市的城市建筑风格,几乎就是欧式建筑的冰雪复刻版,这对于外地尤其是南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当然,答题的答案主打的是一个妥当周全,甚至可以认为是事后诸葛亮版的。实际上,上述答案也并不足以解答一些基本疑问,比如为什么是今年而不是往年,造访哈尔滨的南方游客变得很多,甚至是爆发式的增长。


实际上,哈尔滨的此番出圈,跟今年上半年淄博的出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建立在国内游客认知、心理、旅游支出预算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基础上。这些就不能写到考试的答卷上了——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其实并没有发生结构性的降级,但很多家庭可以用来支配旅游开支的钱,变少了。


其次,此前多年来热门的旅游省份、旅游景区,连续不断地曝出低价团、宰客欺客丑闻,旅游服务以及重点城市餐饮、住宿服务价格猛涨,已经招致广大游客心理上的极大不适。


这就意味着,如果出现可替代的旅游目的地,只要旅游服务和价格不要比那些宰客地高,能够有一些特色,大家也就认了。这就像是买款手机,如果续航不行,通话和网络信号还总是中断,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事,更可气的是用两三个月后手机变得无比迟钝,大家肯定就会想到换手机了,绝对不会买之前的牌子。


再次,之前在中日关系比较稳定向好的时期,日本也还没有作出福岛核电站泄漏污水排放的决定之前,其实有很多南方游客会出境游,造访日本北海道去体验冰雪文化。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就去欧洲的环阿尔卑斯山几个国家。尽管这部分高净值人群不大可能马上就将旅游目的地转向国内,但他们、她们的旅游选择本身可以带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的潮流,形成一种行为示范。


哈尔滨的冬季旅游能够火多久,这大概只能归于一个玄学问题。因为游客群体的行为选择,由自身的认知、心理、支出预算确定选项,但同时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的强烈影响。


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治安个案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传染扩散不满和恐惧,导致部分游客终止或更改行程。又比如如果哈尔滨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能够一边忙着本地做生意、搞服务,另一边跑到其他旅游城市去观摩、查找问题,然后回来迅速对标自己改进——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改进,游客收获了预期之外的惊喜,哈尔滨凸显了与其他搞冰雪旅游的城市的不同,这在社交媒体时代就很容易掀起新一轮的盛赞热潮,自然可以带动更多的冲动型消费。


有些专家认为哈尔滨的旅游要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来避免热度降温。这种看法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比如成都,吸引外地游客造访的几个要素:熊猫+诸葛亮+李冰+杜甫,这几十年里并没有变过。成都这些年新打造的旅游设施、景区,只能说比较有效地促成了旅游接待能力、空间布局的扩容,但并没有形成吸引外地人前来的新亮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无法可说(ID:wufa-keshuo),作者:郑渝川hie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