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日本低增长时代的经验教训备受关注。笔者1995年赴日留学,曾在日本大型商业银行和地产行业工作,深入研究过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企业赶超欧美同行的过程,日本政府在其间的作用、日本的文化背景和国际背景。为了避免方向错误,笔者也对照了很多欧美企业在同一阶段的发展过程。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此后进入了长达二三十年的低增长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和目前的中国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城镇化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开始显现;
房地产市场面临巨大变局;
和美国存在贸易和金融摩擦;
本国货币面临国际化压力;
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企业面临国际化压力。
但是中日两国也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不同。
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
两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不同;
两国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化存在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造业的大部分行业,日本企业都追平了欧美同行,而中国目前在核心技术方面距离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
两国的金融体系存在明显不同。中国的金融系统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除了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民营金融机构为主;
能源和矿产的资源拥有量完全不同。日本能源和矿产资源匮乏,中国相对丰富。总体来讲,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更大。
一、对日本企业,国内流行的误解
辜朝明先生有个流行观点,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企业都是以偿还债务为优先。从我观察的众多日本企业来看,日本企业的基本行为模式在泡沫经济破灭前后没有本质变化。影响肯定有,90年代的十年,对日本企业来讲是挑战和转换的十年。
但是具体到企业,我没有观察到日本企业普遍性地改变追逐规模和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行为模式。
日本企业能挺过非常艰难的90年代,笔者认为有四个原因:
一是日本制造业已经拥有全球领先技术;
二是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没有参与房地产炒作;
三是资产泡沫并没有对实体企业产生重大打击;
四是日本企业积极拓展了海外市场。
日本制造业的企业基本没有参与到房地产炒作当中。笔者收集了很多的日本企业的“社史”、企业家的传记和企业发展的案例。从这些资料当中,笔者并没有看到日本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参与房地产炒作的证据。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证券公司等打造了大量的所谓的理财产品,日本制造业也有公司去购买。日本有大量的长寿企业,之所以能够长寿就是因为经营路线比较稳健保守。泡沫经济当中有这样表现,也不奇怪。日本的制造业在80年代末,已经相当发达和成熟了。大型企业的工厂和企业总部的土地,基本是在80年代以前都购入的,相对是便宜的。
日本的资产泡沫暂时没有让日本制造企业产生重大损失。日经指数在1989年最后一天创造战后最高点之后,就一路下滑。在日本,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人持有大量的股票。日本传统大企业也持有大量的股票。这是因为日本战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陆续形成了六大企业系列,也就是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一劝和三和。
传统三大财阀(也就是三井三菱住友)当中,存在非常明显的交叉持股的现象。也就是财阀企业的每一家企业,都有持有同一个财阀的其他十多家兄弟企业的一定量的股票。这些股票的持有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就完成的。当时的股价是很低的。日经指数在9000以上时,日本财阀企业和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基本不会出现浮亏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日本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出现了经营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泡沫经济末期发售的一些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产生了亏损。
20世纪90年代,日本制造行业的研发和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停滞。90年代,日本的电子行业,以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家电、游戏机等为核心,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正是因为泡沫经济破灭了,很多日本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压力更大了。
直到今天,日本也有一些细分领域在全球持有竞争力。比如,目前大家都关心的半导体领域。日本半导体材料依然是全球第一强国,半导体设备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强国。工业机器人、机床在2000年以后,竞争优势一直没有动摇过。日本的医药行业,也并没有和欧美同行拉开距离。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研发,那么这些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
从零售业来看,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优质零售业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开始大规模扩张的。笔者看过对日本最大的两家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集团和永旺集团)的公司高管访谈,他们都明确表示泡沫经济时期公司没有参与房地产炒作,泡沫经济对他们没太多影响。实质上这两家企业在1990年之后也保持了快速的扩张。目前,产业规模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30年当中,扩张的部分从来没有停止过。
90年代以后稳定发展的代表性零售企业还有:
方便店领域(7/11,Family Mart,Lawson);
药妆店领域(Welcia,Tsuruha);
百元店领域(大创产业);
日式快餐领域(吉野家);
新型服装企业(优衣库、岛村、青木、青山等);
家电量贩店领域(山田电气);
日系咖啡连锁(Doutor、米田咖啡等);
地方特色超市(八百幸);
眼镜连锁(眼镜超市);
旧货销售领域(bookoff);
家居中心(客盈知);
比较特殊的折扣连锁(堂吉诃德)。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八百幸,这家地方超市在1990年之后的30年实现了连续的营业额增长,甚至在1997年~1998年的日本金融危机和2008年~2009年的次贷危机当中都是增长的。
房地产行业的优质企业哪怕在20世纪90年代也没有停止前进。很多人以为,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整个90年代日本房地产行业就一片沉寂。或者是日本房地产行业只剩下收拾残局的工作了。
客观上讲,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在海外的一些投资在90年代大部分以失败告终。日本国内一些激进的房地产企业也陷入困局。日本的土地价格从1992年开始下降,到1998年下降了一半左右。土地价格的下降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
但地价下降的同时房屋供给也在增加。20世纪90年代,东京都市圈高层住宅供给量最多的年份是1996年和1999年,超过了泡沫经济时期的供给数量。住宅楼开发的周期3年~5年左右。由于土地价格下降,土地供给也增多,开发商的大量供给满足了泡沫经济高峰时期没能力购买住宅的一些国民的需求。
1990年以后,东京都写字楼供给量最大的年份是2002年。写字楼规模比较大,开发的周期会更长一些。这些大量的市场供给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房地产行业其实还是维持了一个基本正常的运转。日本知名的开发商森地产(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的开发商)的社长森稔在接受日本学者采访时说,泡沫经济的影响不大,因为森地产的项目开发周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
二、中国应从日美贸易摩擦中学到什么?
最近几年,芯片和光刻机等词汇没有一天不出现在各种媒体。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美也发生过严重的半导体贸易摩擦,美国也打压过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很多人简单地把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相对衰弱归结为美国打压。日美之间,从60年代的纺织品摩擦,到90年代中期的半导体摩擦,缠斗持续了30多年。仔细观察过去60年日美产业竞争力的起伏,才能得出一些更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上世纪60年代,日美之间发生了纺织品贸易摩擦,当时是日本廉价纺织品大量出口美国。70年代,日美发生了家电贸易摩擦,同时日本和欧洲之间也发生了类似摩擦。当时主要是日本家电产品物美价廉,冲击了欧美市场。70年代中期,发生了钢铁贸易摩擦。日本钢铁产量在1979年成为全世界第一。日本钢铁产业在70年代从质量上赶上了美国,从生产效率和成本方面超过了美国。
80年代初期,日美发生汽车贸易摩擦,后以日本汽车企业主动降低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量告终。80年代后期,日美发生半导体摩擦。整个80年代,美国一直采取各种方式要求日本开放其国内市场。另外,1985年的广场协议,美国要求日本和德国货币升值。80年代,在农业、零售、建筑等领域,美国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
国内对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的事情关注比较多。很多人把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归咎于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客观讲,美国对日本的打压是存在的,对日本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障碍。但是,把日本的产业的兴衰仅仅归咎于美国的打压不客观,不符合事实。在这里,笔者想重点强调两点:
一是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变化;
二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作用。
日美之间,纺织品、钢铁、家电、汽车领域都发生过贸易摩擦,这些领域都以日本的让步结束。但是这些领域,是不是日本就输给了美国呢?答案是否定的。钢铁行业,现在日本也胜过美国。汽车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整体来讲日本发展势头一直好过美国。家电领域,虽然日本企业相对影响力下降了,但是和美国比,70年代以来一直都保持优势。纺织品领域,双方并没有什么胜负之分。80年代后纺织品的产能都转移到了海外。从纺织机械角度来讲,日本一直胜过美国。
半导体领域来讲,日本明显衰退,美国实现了复权。但是仔细看,虽然日本衰退了,但是美国并没有夺回全部的丧失的领域。这些市场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日本的半导体装备制造领域和半导体材料行业也陆续崛起。
1999年,韩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DRAM生产第一强国,这个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DRAM产业并没有回到诞生地的美国(虽然美国的美光公司也一直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00年以后,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一路攀升,在代工和封装领域成为全球第一。
半导体生产设备中最重要的产品是光刻机。在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崛起之前,美国GCA公司是全球光刻机的霸主。到了2002年,尼康的市场份额输给了荷兰的ASML,但光刻机生产并没有回到美国企业的手中。
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光刻胶,1990年之前,日本企业也都是在依赖美国企业供给。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逐步掌握了主导权。2000年以后,光刻胶领域,日本企业一枝独秀,其优势一直维持到今天。美国企业也没能把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主导权拿回去。
钢铁和燃油车的时代,基本上依然是欧美日在高端竞争,产业格局和基本技术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日本企业没有败北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在家电行业地位下滑,也并不是因为美国打压。美国家电企业在90年代中期就基本消失了,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外国资本收购。
日本家电企业地位下滑由两个原因导致:
一是技术换代。电子行业整体从模拟系统转变为数字系统。典型的例子就是录音机从磁带转变为CD,再转变为iPod之类的电脑产品。在模拟信号的时代,日本企业位居技术顶端,从磁带质量和电视机的画面清晰度,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差异一目了然。在数字信号时代,电子产品的差异化就相对难以比较。
二是市场竞争格局巨变。韩国、中国渐次崛起,取代欧美企业,成为日本企业的强劲对手。
在显示产业,日本的液晶产品逐步丧失了竞争力。美国就没有液晶产业,不存在打压日本的问题。
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掉次贷危机的几年,景气一直很好。在电子行业和汽车领域,美国也在陆续回击日本。但是这些有力的回击,并非建立在限制日本企业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从此确立了最重要的电子产品,也就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主导权。马斯克在2012年推出了Model S。伴随碳中和的东风,2020年前后,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丰田。过去30多年,丰田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制造企业。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美国对日本夺回了发展主导权。这是靠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实现的,如果没有乔布斯和马斯克,结果又会如何?
美国政府维护美国企业的利益是不加掩饰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冲锋陷阵打经济战的是企业,塑造产业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也是企业。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的电脑行业和美国的电脑行业不分伯仲。但随着Wintel联盟的形成和互联网的诞生,日本企业迅速衰败。1995年,微软推出了普通人也容易操作的Windows95。之后的十年,日本电脑企业溃不成军。上世纪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就是个人电脑,日本败北了。
在这里需要强调,日本电脑行业的败北是美国技术创新和东亚格局变化共同带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英特尔公司教给中国台湾企业大量电脑设计技术,同时英特尔公司创新产品设计,让组装和加工更加容易。2002年后,台湾代工企业大量到大陆设立工厂,大陆廉价和优质劳动力让电子产品更加物美价廉。
英特尔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慈善事业。电脑更加便宜→消费者增多→CPU需求量增大→英特尔收入增加,而且单个CPU成本下降,英特尔就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下一代产品的研发,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也受益了,全球的电脑消费者都受益了。考虑到电脑性能的大幅度提升,电脑产品的价格实际上是一路下滑的。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第一个工业化生产DRAM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企业冲击。1986年左右,英特尔公司做出了艰难的选择:退出DRAM领域,专注CPU。类似的企业例子还有德州仪器。该公司在日本企业的冲击下,做出了专注模拟芯片的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两家企业一直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1988年左右,英特尔公司高管去日本的时候,被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嘲笑。当时日本人说英特尔公司是“阵前逃亡”。现在回想这些事,就别有一番滋味。
光刻机被称为人类制造的最为精密的工业产品。从1985年到2006年的近20年时间,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主导这个市场,之后被荷兰的ASML取代。90年代,日本的手机市场五彩缤纷,从手机的轻量化、待机时长、手机照相机、手机上网,日本企业都走在世界前沿。但是,包括90年代在内,日本手机在全世界范围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小。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企业缺乏国际市场意识。日本的光刻机主要是尼康主导,零部件企业也是日本企业,用户也是日本企业。当时日本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初期时候,日本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
而反观荷兰,国内市场很小。整个欧洲对比美国和日本,半导体市场产业就很小。从ASML设立那一天起,就必须瞄准全世界市场,零部件供应商和客户都是遍布全世界的。最终,全世界合作的模式胜过了日本单独模式。
三、经济低迷期,保持稳定增长的日本企业有何共性?
1991年之后的日本经济,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角度看是长期低迷。
原因有三个:
一是日本人口数量在2000年前后见顶,人口老龄化严重,这就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的相对饱和;
二是日本没能在信息革命中成为引领者;
三是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结束后东亚邻国陆续崛起。
但是GDP增长的低迷不意味着企业业绩的低迷。事实上,很多日本企业在平成时代(1989年~2019年)的30年当中,除掉次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几年,都长期保持了销售额的上升。一些企业长期保持了高利润率。下面从制造业,零售业来看这些企业的特点。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保持稳定增长的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保持稳定的技术研发;
开拓海外市场,包括海外收购和海外直接投资;
合适的企业战略和营销策略。
现在,优质的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海外销售比例都在70%以上。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1991年左右,本质上也是日本国内市场需求见顶的时代。海外市场的拓展,解决了日本国内市场饱和的问题。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保证了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合适的企业战略和营销策略,保证了企业资源的集中和客户的稳定性。
泡沫经济泡沫之后保持稳定增长的零售企业的特点:
构筑跨国供应链。跨国供应链保证了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
准确的市场战略和自身特色。
自身强大的商品研发能力。目前在日本国内有竞争力的零售业,大部分都有自己研发的独特产品。
店铺运营能力(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运营成本控制能力(主要是通过操作手册的实施,IT系统的导入,集中开店战略等实现店铺的低成本运营)。笔者上文列举的那些优质零售企业都具备上述特点。
过去十年,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说日本成为“低欲望社会”。观察日本零售业和饮食业的发展后,就很难认可这样的说法。现在日本的零售业和饮食业,比起泡沫经济时代,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提升了很多。
那么有个朴素的疑问——服务业的提升,难道是为了满足了欲望天天下降的人群吗?日本的消费者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压制了自身的消费。在这个情况下,日本的零售业和饮食行业通过各种方法,给日本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这才是真实情况。
研究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的经验教训是近年来国内的热门话题。客观来讲,平成时代(1989年~2019年)的日本只能打60分左右,个人认为以下几个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一,要重视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日美贸易摩擦本质上是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威胁了美国企业。所有的贸易摩擦,都是美国政府在帮助美国企业来改善竞争条件,但企业若没有核心竞争力,政府再帮忙也无法持久。1986年英特尔公司放弃DRAM的战略决定,不是美国政府做出的。英伟达公司的巨大成功,不是美国政府规划出来的。
第二,一定要把握好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日本经济长期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能成为信息革命的引领者。目前全世界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之中,核心是人工智能和碳中和。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革命和产业技术的重新构筑。我们经常说“弯道超车”,但若没有技术变革和国际政经环境的大变化,即便出现弯道,后发国家也很难赶超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成功,其实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
第三,要尽最大努力创造一个正常的外部环境。很多日本企业能够在日本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保持增长,是因为拓展了海外市场。如果没有海外市场,日本企业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收入和规模,就很难研发下一代技术。
第四,不能把高科技行业和普通行业分割开来。这几年,由于“卡脖子”问题,我们过分关注了一些高科技领域。关注高科技完全正确,但这不意味着传统行业在国计民生中不重要,不意味着传统行业我们就和发达国家做得一样好了。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科技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在传统行业工作。如日本餐饮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日本料理、温泉酒店都是日本软实力的一部分,对吸引外国游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不要拘泥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要注意国家与国家竞争的长期性。战后50年,日本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看都非常成功。特别是日本的制造业,在一些领域超越欧美创造了全球新高度。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对信息化社会的不适应,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工业经济时代太成功了,形成了路径依赖。从日美半个世纪的竞争来看,国与国的竞争是长期性的,输赢是轮回的。比如日美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日本都是先赢后输。输赢的关键就是六个字:创新、开放、全球化。
第六,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美国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密不可分,华尔街和硅谷是很好的互动关系,而日本则缺失风险投资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李海燕,编辑: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