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被称为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可避免的痛苦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抑郁症病人最终有15%死于自杀。然而,这个疾病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当多的患者,不愿意直面这个病症,且不愿就医。而另一个事实是,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势头。相关数据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
一篇2022年发表于《柳叶刀》的报告估计,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90%。该报告呼吁,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研究人员、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协调一致的努力,改善治疗和预防抑郁症。
对于抑郁症是否应该接受医学诊疗,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是否会成瘾,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等相关问题,《财经》记者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
运动能否代替药物治疗?
《财经》:目前很多人通过运动方式与抑郁症抗争,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吗?在医疗界,如何看待和使用运动疗法治疗精神健康疾病?
王刚:运动对情绪调节有用。五年前,来自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一篇论文证实了运动对于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该研究涉及120万人的数据、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运动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后,认为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用,特别是对情绪调节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还表示团体运动效果更好。
但是必须要说,运动不能代替治疗。试图利用运动这种方式来抵抗疾病,如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去徒步穿越、远足,甚至跑马拉松,部分人说这能战胜疾病,我认为这还没有科学证据支撑。
拿某一个人个体的所谓抗抑郁的经验和故事,去跟大家推广,这不是科学的方法。我们所谓科学的证据,一定是来自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也就是从群体中得出结论才能去推广。
还有,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绪障碍,它的一个特点是波动性。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疾病能自发缓解,有很多人就认为是自己的抗争有效,实际上那不是抗争的效果,那是疾病自发的缓解。
所以,针对抑郁症谈运动时,只能说它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它绝对不可以替代治疗。专业人士判断疗效,不光是说它缓解没缓解,我们还要判断它的疗效是否持久。有一些文章写“我如何战胜抑郁症”之类的故事和经验,以此鼓励其他抑郁症患者,但其实可能会误导其他抑郁症患者,甚至延误病情,因个体经验并不能从医学科学的角度解释和回答——疾病是得到了缓解还是治愈、哪种方式起到了疗效、对其他人是否适用等问题。
《财经》: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会有一定负面影响,这种担忧在专业人士看来,是否有道理?
王刚:对于药物治疗的担忧,这是一个特突出的现象。中国抑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充分治疗率只有0.5%。什么叫充分治疗?它是指服用药物治疗时,达到充足的剂量、充足的疗程,两个条件都满足才叫充分治疗。
我们再看,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的比例,低得吓人。在剂量和疗程方面过早地中断治疗,这就不是充分的疗程,国内目前虽然没有统计数字,但是我们从临床上判断,三个月左右,大多数的患者把药都停了。原因就是一些担忧,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
甚至有病人在初次接受治疗,给他开药的时候,他就要问你——什么时候停药?我说你要得了高血压病、糖尿病,你会问医生这个问题吗?
未必需终生治疗,但“需要终生关注”
《财经》:有一些人服用一段药物后,自觉有所好转,就会选择停药,这对治疗和病情会产生哪些影响?
王刚:精神疾病患者有时在疾病期,判断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公众严重缺乏对精神障碍等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一吃上药就想到会不会形成药物依赖,会不会成瘾?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很少有患者能形成药物依赖、成瘾。最重要的一点是,治疗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物,没有依赖和成瘾性。在治疗抑郁症时,使用的一些睡眠药,有可能有依赖和成瘾的特点,但是都很弱,也可控。如果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依赖或者成瘾不会出现。
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属于慢病,它就意味着你的治疗,和对疾病的管理,都将是长期的。对于抑郁症来讲,我们必须要告诉大家一个概念,你未必需要终生治疗,但是你需要终生关注,因为它可能会复发。
《财经》:相关数据显示,抑郁症复发率高达72%。过早停药,就必然会导致复发吗?
王刚:不一定,这看不同的情况。
如果患者完成了一个充分的治疗,充足的疗程,医生有可能给患者选择停药。除非是那种频繁复发的患者,停了药没过多久又复发,然后停了又复发,那有可能医生会指导患者长期用药。如果不属于频繁复发的患者,间隔好多年才出现一回,医生有必要让患者吃好几年药吗?
我总给患者举例子,精神疾病不像别的病,你把药给停了,那短时间可能没事儿。你看我停了挺好,我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也不用担心药物依赖和成瘾。但那就很可能复发,复发就需要再治疗。
在任何时候谈起抑郁症,都要告诉大家,药物治疗就是基础性治疗。我们不排除有些抑郁症患者,他一生只有一次发作,这样的比例在10%—20%之间。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经历不止一次发作,这种发作是病程的演变,抑郁症既有发作性特点,又有慢性持续性特点。
《财经》:抑郁症复发率高,这一般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王刚:抑郁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内因,即生物学因素。在有些患者身上的特点就是频繁发作。
除了生物学的内在因素,抑郁症复发也有外在因素。比如治疗不规范,患者应该接受充分治疗,但早早就把药停了。另外,还跟外界的一些压力性因素、环境因素有关,比如工作、生活、社交等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也容易复发。
但公众有时候过度关注外因,而忽视内因,总是认为抑郁症的复发一定是有原因,到处找原因,其实甭管什么原因复发,都得治疗。而且,可能你找的原因不靠谱,它未必是真正的原因。你认为把这原因给解除了,你就能好了。但外界因素、压力性的因素,都是诱因。即便把这个诱因给解除,你也回不去,你已经进入疾病状态。
患者不去就诊,观念可能比费用更重要
《财经》:抑郁症给普通人的印象是难以治愈,从专业角度是这样吗?
王刚:说抑郁症难以治愈,其实不是。大多数抑郁症是能治好的,能让患者恢复到生病前的正常状态,有少数属于难治性抑郁症,难治的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二三十。我们说的不是绝对难治,都是相对难治,可能意味着患者要花更多的时间,接受更多的这些治疗,才能够取得疗效。
随着医疗的进步,这几年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有越来越多的新药物研发上市。总体来说,抑郁症可治疗。
这又带来一个概念性问题。说治愈,老百姓理解治愈是去根,医学上的治愈,则是把这一次发作给终止了,让患者恢复到生病前的正常状态,或者接近生病前的正常状态,这就叫临床治愈。所以,讨论治愈问题,先说这治愈是怎么回事,大家都不在一个概念上怎么去讨论?
我也经常跟我的患者讲,如果你去看病(精神疾病),对方告诉你这病能去根儿,你反而需要更加慎重。
《财经》:刚才你提到,中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比例较低。这是否与担心费用有关,事实上抑郁症的经济负担情况如何?
王刚:好多患者不去就诊,不是因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或者费用问题,观念可能更重要。
针对一些疾病,比如精神疾病和传染病等,中国的医保政策是有倾斜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抑郁症患者,报销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中国在逐步实现缩短新药上市审评时间,精神疾病治疗的药跟上之后,相对还是能比较快进入医保。相比其他疾病的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总体花费还是相对比较低,政府部门也比较关注,总体上医保政策比较支持。
抑郁症患者人群,除了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正常工作,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能继续工作,挣钱的能力等还都在。很少有抑郁症患者因为这个疾病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部分占的比重相对少一些。
从治疗方面的经济学考虑,判断一个疾病,它不光是患者直接的花费,即买药等治疗费用,还得综合判断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因为患上抑郁症,休病假不能工作影响收入,甚至家人休假照料、陪同患者看病等,这些都需计入总体的经济负担。
《财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公开的诊断结论是抑郁状态,这与抑郁症有何不同?
王刚:抑郁状态是这样,它表明患者现在是进入抑郁发作的情况。有多种病都可能引起抑郁状态,不仅是抑郁症会引起抑郁状态,所以这是一个状态诊断,而不是疾病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需要同时满足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的标准、排除的标准等。一些诊断为抑郁状态,可能是还不满足这几个标准。也有可能是患者病情复杂,到底是哪种疾病引起的抑郁状态,医生看或者检查一次还不充分,暂时不能下疾病诊断结论,所以给一个状态诊断。
中国患者充分治疗的比例低
《财经》:针对抑郁症,当前中国主要采用的治疗模式有哪些?
王刚:抑郁症的治疗,其实就是综合治疗模式。但是,国内接受治疗的人群本身就少,而接受充分治疗的比例更低。现在中国抑郁症就诊率全国范围内约10%,北京地区相对高,约20%。
中国在综合治疗当中的基础性治疗是药物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充分用药的少,很多患者更谈不上综合模式治疗。综合治疗体现在哪儿,现在抑郁症综合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神经调控治疗、电休克治疗等,还有运动。
在这里务必强调,医学的干预主要体现在药物,它是基础性的。药物能上市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科学验证,并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这其中基本的原则就是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财经》:精神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难度大,长期以来国内抗抑郁药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多。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和治疗理念等方面看,这是否说明中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王刚:我们(业界)说,基本是相当的。国外的新药如果上市了,在国内上市取决于制药厂家的开发速度。目前,国家药监部门越来越鼓励国外研发的创新药,在全球跟中国同步上市,甚至在进行药物验证研究的时候,制药厂家把中国也作为研究的一个中心,满足中国药监部门注册实验的要求。因此,这完全取决于企业,不存在政府部门政策上的一些障碍。
如果说有些创新药物在中国上市晚一些,是制药厂家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有可能会滞后三四年的时间,但是绝大多数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存在这个问题。
现有的抗抑郁治疗的药物有不少,总体虽然说疗效上没有达到让我们觉得百分之百的满意,但是大多数的患者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目前,还没有一个革命性的创新药,即它比其他药疗效有很明显的优势。现在的创新药只是可能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人。
国内外在治疗的方法、手段和理念等,也是同步的,没有明显的差距。只不过在综合治疗的模式上,中国相对偏单纯的药物治疗。还有整个疾病的管理水平可能有差距,单纯的是治病而不是管病。
《财经》: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方式,在中国当前抑郁症的治疗中使用情况如何?
王刚: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但在心理治疗师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一直倡导协同的模式,我本人也同时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理事长。协同就是医生跟治疗师共同解决病人的问题,一起讨论治疗方案。
患者在医院开药,自己到外面找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这就不叫协同治疗。这两个人的观点可能都不一样,一些治疗师总劝病人停药,而一些专业医生认为心理治疗师缺乏专业性。
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一个原则,必须在医生跟治疗师的紧密配合下开展。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讨论方案,达成一致后相向而行。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不能互相否定,搞得患者无所适从。精神卫生法等相关规定还明确,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社会上存在一些工作室,打着心理诊所的旗号,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卫生健康部门批准,按说就不应该看病,不能开展心理治疗,只能开展心理咨询。
我们必须要强调,心理治疗师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要跟医生协同治疗,就是因为你现在治疗的是疾病,这不是帮助排解一般性的心理困扰等心理问题。而且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风险。
也不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适合心理治疗,也不是在疾病的所有阶段都适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急性期,症状那么重,如果患者都没法跟心理治疗师有效地交流,他怎么做心理治疗?还有一些患者,涉及到隐私等多重顾虑,不愿意过多谈论自己的疾病,他不愿意说,怎么聊,还有的患者抗拒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同样是辅助治疗,不能作为主导。
《财经》:在有些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些抑郁症患者,尝试电休克疗法。目前,电休克疗法疗效如何?
王刚:电休克疗法非常有效。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快速解除抑郁状态,特别是自杀状态的一种手段,但是电疗不适合所有的人,仅对一部分患者有效。
再一个,电疗只是急性期治疗方法。抑郁症的治疗是长期性的,还有巩固期等几个阶段,电疗是一个有效的适合于抑郁症急性期治疗的一种手段,不适合全病程治疗。而且电疗作用来得快,去得也快。电疗奏效之后,得赶紧把药物治疗跟上。
电疗有它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我们叫认知损害,即影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一些需要脑力劳动的患者,做完电疗之后,他可能觉得丢三落四,老忘事,这些副作用需要平均三个月左右才会消失。也就是电疗产生的副作用,不是说不可逆转,是可以恢复的。
一些脑力工作者抑郁症特别急时,需要迅速缓解自杀状态,医生评估获益风险后也许会建议使用。当然,使用电休克疗法跟手术一样,事先都得患者知情同意,跟患者讲好这种方式的利弊,患者同意才会选择使用。
治疗观念很重要
《财经》:最近有说法称,新冠大流行期间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在新冠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你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王刚:抑郁症发病内因占主导因素,外界的一些因素,新冠疫情期间的不便和带来的压力,可能对工作、学业和社交带来影响,这些都会给人带来一些心理上的负担。作为跟压力相关的一类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上升,这并不奇怪。
《财经》:此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抑郁症已成为中国及全球值得重视的精神健康疾病。面对这么庞大的抑郁症患者人群和精神健康医疗需求,你有哪些建议?
王刚: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它不是一个资源性问题。现在很多人不去就诊,并不是因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还是观念可能更重要。
每次看到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消息,我们都觉得很痛心。要是一名绝症患者,治不了去世了,这另当别论。抑郁症不是这样,它可治疗。
《财经》:在治疗中,你还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哪些常见的担忧或治疗误区。抑郁症患者,同时还有其他慢性疾病的,用药治疗时是否会互相冲突?
王刚:前面已经提到一些。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认识,还有对不同的治疗方式怎么去理解,心理治疗是怎么回事,药物治疗是不是都得靠吃药,我得了这病我不想吃药怎么办?经常有患者问医生这类问题。
最后一定是患者自主做出选择,针对抑郁症,我们的治疗还是要靠患者自愿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的自杀风险。经常有患者说不想吃药,就问医生怎么办?我只能说医生只能帮助那些乐于接受帮助的人。
抑郁症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会担心药物之间是否会排斥或者怎么样?这不会,目前抗抑郁药安全性很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都很弱,或者不存在。有一些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合并治疗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互作用比较少的药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大健康 (ID:CaijingHealth),作者:王丽娜,编辑: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