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跨行做旅游的开始变多了。
前两天刷朋友圈,无意中看到一位昔日头部房企工作的朋友小帅在菲律宾已经长居数个月。
忍不住小窗闲聊,“你这是移民了?”
小帅发个哭笑表情,表示自己前段时间被公司约谈后拿了离职补偿。
想着去哪儿都是战战兢兢,自己也过了35,小帅索性一劳永逸选择换行。
看来看去,小帅觉得今年就旅游这个行业靠谱,拉了两个同时离职的老同事在菲律宾PG岛开了家潜水店,专门做国内高端潜水游客的出境生意。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是《孤注一掷》里的剧情,但小帅的潜店生意最近还行,尤其中秋国庆和国内旅行社合作小赚了一笔。
“报复性消费嘛,总有机会的。”他说,然后附上了一只狗的表情。
不仅爆雷房企,旅游行业迅速恢复往日红火后,甚至吸引了投资圈朋友的关注。
上个月,和一家在知名美元基金工作的朋友小美吃饭,她很谨慎地询问,“现在旅游行业还有没有好的机会?”
我以为她要看标的,但其实小美只是想换个赛道,“不想那么卷了……”
她和我分享自己的跳槽故事,因为近期懂的都懂的美元基金无差别人才优化,公司动荡已经显现,好在她收到了华东一家国资机构直投部的offer,又担心水土不服。
“你说,我做马尔代夫的酒店代理怎么样,”她夹起一块牛蛙,说自己的直觉是马尔代夫这种懒人式海岛很对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胃口,做代理还能同时在家里相夫教子。
小美也是不想再等的人,她对马尔代夫的执念已久,疫情前还对一家海岛定制游企业做过尽职调查,“感觉现在这个行业死了一大堆,新人又没进来。”
命运仿佛开了个玩笑,不到一年时间,原本堕入尘埃的旅游业突然又变成了香饽饽,吸引了各行各业人才关注。
或许,转行做旅游对他们来说并不仅仅是“让自己换个赛道”,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
二
硬币的另一面是,旅游行业的机会也在变多。
“圈外人”正在认真打量旅游这个赛道时,今年以来,消费者累积三年的旅游需求快速释放,三季度、暑期的旅游市场更是掀起热潮。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显示,暑期旅游市场掀热潮,旅游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28.3%。
具体看旅游业招聘量全国前十的城市,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旅游业招聘职位数占全国7.3%。其次是成都、郑州、西安、广州,旅游业招聘职位数占比均超3.5%。
其中,广州打造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营造旅游城市氛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博览活动,促成旅游业招聘需求增量。
再从细分行业的招聘同比增长情况看,旅游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28.3%,近3成,排名各行业之首。此外,酒店/民宿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均超12%。
相比之下,其他行业的数据就没有那么体面。
还有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不断缩水的上市公司企业员工数量。
据《财经十一人》统计,疫情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均职工在6500~6600人之间浮动。
2018年平均人数为6560,而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5775,降幅达11.9%,其中是2021、2022年度跌幅最为明显。
由此,一进一出,原本疫情期间最不被看好的旅游行业反而成了国内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之一。
事实上,从产业类别上讲,近些年新增就业也主要是服务业带来的。
近10年,国内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8%,但是就业人口反而比顶峰期减少了1500万。而服务业发展,却带来了近1亿的社会就业容量。
从实际看,这几年失业人口增加,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因经济综合环境的变化,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遇到波动造成的。
反观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疫情前的增速就一直还不错。
文旅部授权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
当年,旅游总收入为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事情就是这么神奇,疫情重创了旅游业,疫情后,全民出游热情又让旅游业反哺了社会。
三
失业打工人涌向了旅游业,旅游企业也有着大量的用工需求,但供需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平衡。
身边不乏一些头部在线旅游企业的大厂朋友因为种种原因离职后,发现旅游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被迫卷入直播电商赛道,也有人选择暂时先“苟”,静待风起。
这种戏剧化的局面,让今年整个旅游行业同时出现了“求职难”“用人荒”并存的罕见现象。
一线工作更是如此。
以洛阳为例,疫情对文化旅游业尤其是旅行社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导游为了生计被迫改行,特别是外语导游流失及导游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外借导游费用成倍增长,在周末、假期仍“一导难求”,只能把原本不常带团的导游派上,这样难免影响旅游接待质量,更不用谈招聘“临阵磨枪”的“圈外人”。
与之类似的是,景区也出现“用人荒”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景区都远离大中城市,招人难,留人更难;另一方面,就近招来的基层员工难以达到要求,培训成本很高,留下来的人才却很少,造成人才培训“转正率”低。
一位贵州知名景区总经理和我感慨,今年主要是一线员工不够用,包括车队、环卫、安保等,“企业根据属地招聘原则,肯定先保障自己地区的就业,但是附近又没啥子人才,劳务派遣来的又不稳定……”
其实酒店用人难问题也困扰行业已久,尤其酒店基层员工因为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流动性极强,造成目前多数酒店缺乏基层员工。
归根到底,这种求职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巨大鸿沟来自于虽然旅游业已经复苏,但一线基础职位多,适合大学本科以上的“坑”太少。
而失业的打工人创业看似是为自己命运做主的一种方式,但一方面需要沉淀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调研显示,30.5%的职场人今年旅游花费在2000~4999元之间,占比排名第一。只有近2成职场人的旅游花费在1万元以上。
全民消费降级时代,旅游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游客更追求性价比、出行安全等因素影响。
“东南亚旅游复苏刚刚有了苗头,碰上今年这两部电影真的太伤了,大家都在等下一个中国游客出行的旺季。”这两天,小帅每天都会刷新十几遍新闻、国内社交平台、后台预定系统,预估接下来的入住率。
和同行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还是持观望状态,如果今年中国游客接不上,估计会倒闭一片”。为了争取更多中国游客,曾经合作过的渠道,小帅给的合作返利也在增加。
小帅的PG岛潜店开业,只是菲律宾重新搭建旅游体系的缩影,而菲律宾旅游业想要重建的关键,在于中国游客能不能给面子回来。
但无论如何,小帅发现,生活的幸福感还是提升了挺多,比如,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再也不用被iPhone铃声叫醒了,时间久了,那个声音成了噩梦。
这种焦虑和折磨在小帅来到菲律宾之后消失了。“这么看,旅游这个行业还是比给开发商打工强多了,”他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