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为啥颁给了物理学?量子点究竟是个啥?


诺贝尔:100年后还有诺贝尔化学奖吗?


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祖师!没有了,只有诺贝尔理综奖。


一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都有理综奖的别称,常常颁发给生命科学领域。


今年却显得更加偏门,颁给了物理学领域(虽然曾经也抢过,但大多还是被生命科学抢去了)


虽然诺贝尔奖委员会搬出了化学性质的经典定义: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它拥有的电子数量。


然而,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三人,之所以获奖的量子点——其核心却是量子效应。



图/诺奖官网


而且和昨天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阿秒物理学一样,都涉及到和电子相关的量子力学效应。


要知道这个量子点是什么,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铺垫性知识:


我们知道,阳光照射物质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颜色的原理,有多种,例如:


1. 色散:阳光不同成分折射率不同,遇到三棱镜等特殊构造的玻璃,会出现色散现象。


2. 反射/透射:材料吸收了一定颜色的光,表现出剩余光的颜色。例如叶绿体的绿色。


3. 激发:材料的电子吸收能量,然后释放能量,激发出光子。根据能量的来源,又可以分成电致发光、光致发光、声致发光等等。


例如,LED灯是电致发光;日光灯则是光致发光。灯管内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然后激发管壁上的发光粉而发出白光;而螳螂虾一拳打出2万℃并发光,便是声致发光。


很多发光材料,同时包含多种激发发光过程。但无论是哪一种发光形式,都涉及到电子吸收能量,轨道跃迁、轨道跌落,然后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自由创造大量颜色的任务,你会选择以上哪几种?


很明显,第1种和第2种都需要直接pass,无论怎么对光进行色散/吸收/反射,分离的也是现成的光,而不能创造光。


只有第3种才能自由创造各种颜色的光。


而三位科学家创造的量子点,正是这种材料,利用接近第3种的原理,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颜色。


要理解量子点的原理,这里又还需要铺垫一点半导体相关的知识:量子点本质上就是一种纳米级电子半导体材料,是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来释放能量发光的。


电子空穴是什么?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先用半导体二极管原理来解释。


碳、硅、锗、锡、铅等IV族元素,最外层具有4个价电子,它们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结构,所以不容易导电。但如果加入不同的杂质便可能改变它们的导电能力。



拿硅来举例,如果向硅晶体加入硼杂质,那么当硼与硅形成共价键后,便会少一个电子,从而出现“空穴”。这样的半导体很容易获得电子,因此被称为P型半导体(P为Positive缩写,为正极)



相反,如果向硅晶体加入磷杂质,那么磷最外层的5个电子与硅形成共价键后,就会多出一颗电子,从而容易失去电子,因此被称为N型半导体(N为Negative缩写,为负极)


如果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简称PN结),那么电子就会从N向P扩散。



如果通上相同方向的电源,那么就会形成电流。如果通电方向相反,则不会导电。



显而易见,PN结和电子二极管一样,都具有单向导电性。


LED灯的光,则是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而产生的电致发光。


这个过程,虽然从原子层面来说,电子已经从一个原子跑到了另外一个原子上,然而不同的电子性质是一样的,一个电子获得能量离开空穴时,相当于一个跃迁过程。而进入另外一个空穴,本质上相当于跌落轨道的过程,因此多余的能量会以光子的形式得到释放。


而量子点发光的时候,本质上是创造了纳米级的“PN结”,来达到电子-空穴复合发光的过程。


当然,这里的“PN结”并不叫PN结,而是叫做电子—空穴对


a-光致发光;b-电致发光


对于光致发光的量子点来说,光激发的同时就会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致发光的量子点,则依赖电子-空穴对的传输和注入(更加接近于纳米级的LED灯)


一般通过外部电极、掺杂、应变、杂质等多种形式来产生电子-空穴对。


对比昨天的物理学诺贝尔奖,我们可以发现,量子点和阿秒物理学相似之处还真是不少。都是从宏观到微观,最终达到电子层面。


既然“电子-空穴对”导致的发光,和原子发光都是相似的量子效应,这就决定了它存在一个尺度上限。


1980年,阿列克谢·伊基莫夫(获奖第三位),成功在有色玻璃中创造出了,能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颜色的氯化铜纳米颗粒[1]


本质上,他创造出了最早的量子点。


1983年[2],路易斯·E·布鲁斯(获奖第二位)则首次证明了,量子点的量子效应是存在尺度上限的,而且,激发出来的光波长,随着量子点尺度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这背后的原理涉及到量子限域效应(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


一般来说,量子点往往2~20nm大小,拥有1~100个电子-空穴对,最多拥有数千个原子。


1993年,蒙吉·G·巴文迪(获奖的第一位)则是通过改进化学生产方法,制作出了几近完美的量子点[3]


这个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晶体生长方法(或化学溶液生长法)



虽然合成用了化学方法,但21世纪之后,还发展出了其它非化学的合成方法。虽然量子点的发现,最开始是胶状溶液中,但后来与传统化学越来越远。


简单来说,就是把能形成硒化镉(或硫化镉、碲化镉)的物质(硫、硒、碲的三正辛基氧膦溶液+二甲基镉)注射进入200~300℃的热溶剂中,生成硒化镉(或硫化镉、碲化镉)


一直注射到针头周围溶剂饱和,从而产生硒化镉小晶体。


随着溶剂冷却,晶体就会停止生长。


这个时候,再次加热,晶体就会持续增长,而且加热时间越长晶体就越大。因为量子限域效应,不同大小的晶体,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通过自由控制,便可以覆盖从蓝到红的所有可见光。


量子点一般由IV、II-VI,IV-VI、III-V等元素组成,例如硅、锗、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硒化锌、硫化铅、硒化铅、磷化铟、砷化铟等等,大体上还是半导体材料。


巧合的是,半导体产业中的PN结制造方法,也有晶体生长技术。可以看出量子点和半导体二极管的确很有相似之处,很像一个纳米二极管。通过量子点来制造芯片,其实也是量子芯片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工艺越来越复杂,量子点可涉及到电致发光、光致发光、声致发光等多种发光方法。


最早广泛利用量子点的其实是生物学领域。


1997年开始,质量越来越高的量子点开始作为生物探针来使用,例如生物荧光标记可直接用于活体细胞。不仅在21世纪,助力分子、细胞生物学迅猛发展,还掀起了量子点研究热潮。


量子点具有自由可控、稳定性高、兼具宽窄发射谱、较大斯托克斯位移、生物相容性好、寿命长等各种优点。时至今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领域,尤其是量子点显示技术(QLED)在电视和电脑色彩显示上的飞速发展。


总的来说,无论在生命科学研究、光学(显示/色彩)运用,还是在未来芯片研发领域,量子点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三人的贡献,正在改变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他们获得诺奖,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 Ekimov A I. Quantum size effect in three-dimensional microscopic semiconductor crystals[J]. Jetp Lett., 1981, 34: 345.

[2] Brus L E. Electron–electron and electron‐hole interactions in small semiconductor crystallites: The size dependence of the lowest excited electronic state[J].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84, 80(9): 4403-4409.

[3] Murray C B, Norris D J, Bawendi M 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arly monodisperse CdE (E=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t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3, 115(19): 8706-87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瞻云(ID:zhanyun2028),作者: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