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在西雅图读的书,离隔壁温哥华只有两个小时车距。当你乘车一路北上,你会发现随着行程,车厢里上下车的乘客的衣着、聊天的话题,甚至连手机里使用的app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于是,我和在加拿大生活的一群朋友聊了聊,发现对于不同人而言,选择生活在加拿大或美国,的确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两颗星球。《加拿大留学生 vs 美国留学生》谢邀,人在北美,刚下飞机,出门没车,约等于残废,这条铁律在整个北美大陆都适用(除了纽约)。在北美,只要肯迈腿,一日三餐都能解决。但是从美食的聚集度上,美国走出华人区,基本没有东西可以入嘴,加拿大就更不用说了,用美食荒漠形容简直侮辱了荒漠。于是你打开外卖app,在美国,一日三餐躲不掉熊猫外卖、饭团外卖,在加拿大,糯米外卖是你饭点避不开的app。这些海外的华人外卖app虽然看着粗制滥造,每次升级基本就是对着美团外卖app照抄,但却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近百万北美华人的吃饭问题。
在穿衣这件事上,美国更崇尚自由,东岸的西装,西岸的潮牌齐飞,拼多多货与奢侈品一色,南加大的贵妇与UCLA的农民同出没,湾区凤凰男和洛杉矶土大款肩并肩。加拿大则统一许多,North Face,Columbia和Lululemon三分天下,Canada Goose,Moncler,始祖鸟争奇斗艳。尤其是加拿大鹅,几乎是北美留学生人手一件,被称为海外留子统一校服。在居住上,两个国家的居住消费都不低,当年我还能在西雅图郊区租到500美金左右的小房间,现在?可能连客厅沙发都租不起。大部分的北美小留都有一个习惯,哪怕是在鸟不拉屎的小村子里上学,内心依然是距离最近的大都市的精神市民。比如UIUC人就很爱把微信定位设为芝加哥,像康奈尔或者耶鲁的,则喜欢标榜自己是纽约人或者DC人,滑铁卢大学的人喜欢称自己来自多伦多,UBC的人均精神温哥华人。有趣的是,尽管回国多年,微信定位依然是自己留学的城市。
在生活方式上,两国留学生的标准差别不大。在加拿大,西温哥华和Richmond代表退休的梦想,Safeway才是现状。而在美国,人来人往的比佛利山庄,明媚又松弛的棕榈大道,不仅是南加州名媛们去湾区码农圈钓凯子的原动力,也是国内小红书博主们寻找国内平替的指南针。在加拿大,人的地位是比动物低的,白天被蜘蛛吓醒,中午被松鼠抢吃,晚上回家被熊凝视,半夜还有豺狼敲门。在美国,地位最高的是流浪汉和有色人种,亚洲人的地位是最低的,流浪汉和有色人种可以随意吐口水羞辱你,你却没有任何回击的权利。
在回不回国的选择上,加拿大留学生和美国留学生各有思考。早些年,能留在美国的,几年后都会考虑回国,毕竟当时互联网环境甚好,倍高薪挖回国做CTO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反正头发掉得差不多了,只是换个地方敲代码而已,还能高好几倍薪水,何乐而不为?现在不是了,能苟在美国的谁还回国啊?在加拿大也差不多,留在加拿大最终回国的有两种,一种是本来规划好要回国的,一种是回家继承家业的。其他留在加拿大的,一般不会回国,否则会有一种“踏出养老院半步都觉得无可适从”的不适感。当然大部分选择回国的人都是在北美没有办法获得合法身份。合法身份很难的,好吧?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不过无论如何,能留在北美的人,除了啃家底或婚绿的,无一没有身经百战。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了解北美这两个最富有的地方的性格属性,选择国家就像相亲一样,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