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国内的驾校学的开车,但来美国考驾照,我路考两次都没考过,原因只有一个:并线的时候,没有回头看盲区。虽然对于新手而言,扭头看盲区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动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空白的倒后镜背后是否隐藏着一场交通事故,
但对于我而言,这完全是一个多余的操作,只要车开得够多,盲区是否有车,靠的是心领神会。只是,对于美国的驾校教练而言,这头要是不回,路考直接挂掉。这也导致我后来指导学弟妹考路考时,会反复强调“表演”二字。对于美国考官而言,开得老不老练是其次,只要表演到位,扭头角度够大,最好还能把骨头扭出声音,这路考八成就能过。
后来终于把驾照考下来后,上路的第一天,副驾的室友就嚷嚷着要下车,因为她在每个红绿灯路口都会尖叫:Sue!你要撞到前面的车了!她指了指旁边的车道说:你看别人,离前车差不多有一台车的距离。我笑了笑,大姐,美国就是这样浪费空间的。
不管你是否喜欢开车,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美国是一个骑在车轮上的国家。相比起公共交通能通天的基建狂魔,在美国,买菜做饭要开车,理发美容要开车,上学放学要开车,接送小孩要开车。在美国,汽车保有率为77%,一个人没有车,和残废是没有区别的。比较幸运的是,我在两个国家都开过很长时间的车,总结起来就是,在这两个国家开车的体验,感觉比开车和开飞机的区别还大。最直观的差别就是车型。在中国,你在路面上最常见的车是小轿车或迷你两厢车,它们不太能装,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没有压力。只是同样体积的车搬到美国的路面上,就会显得袖珍且可爱。在美国,随处可见的都是大型皮卡和巨型SUV,甚至还能看到大皮卡身后拖着一台更大的游艇。将一台国内的“中型SUV”搬到美国高速上,看上去就像玩具。
其次是车速。在中国,你几乎很少有机会能开过每小时100公里,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似乎每小时50公里就已经是一天里极速了。一个人在车里更多的时间是在塞车,喇叭声和摇下车窗抽烟中度过的。在美国则不同。美国的高速像蜘蛛网一样笼罩着整个国家,买个菜要上高速,回个学校要上高速,上个班换两条高速都算少的。在美国高速上,用国内的速度在美国开车是会被后车摁喇叭骂脏话的。路边65mph(约每小时104公里)的限速牌更像是个“推荐时速”,实则人人都开上85mph(约每小时136公里),连警察都陪着你一起超速。
除了车速和车型以外,车本身所承载的属性在两个国家也大有不同。在中国,车除了是载具以外,同样还承担了某种身份的象征,这一点BBA车主应该深有体会,他们恨不得把车logo刻在脑门上,无论走到哪都爱把车钥匙放在桌上,生怕车钥匙上的logo见不着光。在美国,这样的群体同样存在,只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车的存在更多只是一个载具,车型和体积与车的价格没有直接的关联。你可以花2000美金买到7座奥德赛,也可以花15万美金买台2座AMG GT。如果你有幸成为后者,大多数人也不会高看你一等,只会觉得你是个爱车的人,仅此而已。
在中国,路面的情况基本大同小异,无论是水泥还是沥青,基本都能保证一台车平稳驾驶,这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差别,但在美国就不是了。在美国,路面的情况不尽相同,同一条道路的南段和北段很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一头稀巴烂,一头柏油路的情况经常出现。在稀巴烂的路面上开10分钟,轮子多了两个洞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路面的平整度和宽敞度,通常是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最直观的象征。所以当路面越平整越宽敞,车辆越少时,车速越慢。因为平整宽敞的路面通常是富人区的象征,这里的车主大多不低于70岁,开快车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项极限运动。只要你开车的时候发现,这周围路面很宽,开在上面很安静,非常适合飙车但周围车速很慢,车都很贵但车型很旧,你叫得出名的只有白小孩开得Lexus LC500或者老Karen停在路边的路虎,就连电车也只有Lucid和Rivian,你就知道你来到富人区了。相反的,只要你发现周围的车又酷又贵但路面很烂,周围人很光鲜但地上烟头很多,你就知道自己来到的华人区。
在中国,车是一件工具,一个象征,一个避难所。在停车场熄火后摇下车窗点一根烟,那短短的10分钟是许多人一天里最解压的时刻。在美国,车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以车会友,有人在车库里换上了大V8,有人把七座车改成房子,车在美国更像是车主的生活伴侣。在美国开车和在中国开车当然还有更多不一样的地方,从不同国家车型的规格和配置,到不同国家车主的心态和用车习惯,以及作为车主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在美国开惯了车,回国就不会开车了,也有人在国内学的开车,来美国开车像个流氓。虽然但是,我也会时常想起当时驾校教练跟我说的话:车是朋友,是家人,是避难所。初到湾区的第一个冬天,我还没有车。那晚我和老刘在他家赶due到凌晨两点,很神奇的是他当时的女朋友的查岗电话整夜都没响起。走的时候,他送我回家,我靠在他的副驾上,窗外的风安静吹过,车里有淡淡烟草味道。我知道这条路不远,很快我就要下车,但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