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Pixabay
一份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近日火了。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9年来自全国31个省区519个某健康体检中心数据,涉及近1580万名成年人受试者后,将各省的超重、肥胖人群比率勾勒清晰,重点如下:
三分之一的中国人超重,肥胖人群占比14.1%北方人群超重、肥胖率高于南方男性超重、肥胖比例远多于女性内蒙古、山东和河北的超重、肥胖率最高
这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下称《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报告,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教授母义明、副教授陈康等完成,已发布于2023年8月17日的学术期刊《糖尿病,肥胖和新陈代谢》(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
超40%的男性超重,肥胖女性不足10%
这一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34.8%的研究人群超重,14.1%的研究人群肥胖,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
最新的这一组数据,比起两年前的数据,稍显乐观一些。
202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安等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该文作者指出,如果按照中国的诊断标准,中国的肥胖人数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但无可否认,过去40年期间,中国的超重和肥胖率快速上升,居民体重指数、腰围均在逐渐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新《真实世界研究》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超重和肥胖的男性比女性更普遍,男性超重的人群占比已经高达41.1%,肥胖率也有27.7%,女性相对低很多,超重占比18.2%,肥胖率9.4%。
这个数据有个逆转过程,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男性中的超重和肥胖率人群是低于女性的,但差距在逐年缩小,从本世纪开始,国内男性超重的比例开始迅速增加,甚至反超。
从先天条件看,女性的身体承担生育功能,往往有更多的体脂,这些体脂优先以皮下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下半身,因此更易发胖。一般情况下,男性的正常体脂率约在10%—20% 之间,女性约在20%—30% 之间。
中年发福一词,用在男性似乎更为贴切。男性的肥胖率从35岁至39岁阶段即将近峰值,女性则在70至74岁达到峰值。
从“肥胖地图”可见,海南的男性最会保养身材,江西的女性大多苗条。值得点赞的是,江西女性的肥胖率仅5.6%。
超重、肥胖带来的不利一面,在男性群体显现的更早。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早死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男性在50岁至54岁时,超重的患病率达到峰值,在55岁至59岁保持不变;女性延缓到65岁至69岁达到峰值。
内蒙古、山东和河北,超重和肥胖人群患病率最高
从《真实研究报告》勾勒出的“肥胖地图”可以看到,内蒙古、山东和河北的患病率最高;广东的超重人数最少,海南的肥胖率最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的BMI分类,中国北方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高于中国南方。其中,内蒙古、山东和河北的患病率最高。
2017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同样显示:北方地区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在超重率上,大部分北方省份的超重水平也高于南方。
2022年发表于《营养学》(Nutrients)期刊的一项基于3万多名中国成年人饮食习惯的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饮食模式的差异与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研究利用高斯有限混合模型,确定了四种膳食模式——北方小麦膳食模式、南方水稻膳食模式、常见水稻膳食模式和多元化膳食模式。
其中,常见水稻膳食模式遍布全国。南方水稻膳食模式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北方小麦膳食模式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北,如华北、西北和东北。多元化膳食模式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
从这份“肥胖地图” 排序看,成人体重肥胖人群比重最低的前十地,广东、海南、江西、广西、福建,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四川、湖北、上海、云南,皆为“南方水稻膳食模式”。
传统的北方小麦饮食模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能量比高,蛋白质和脂肪能量比低。而且,这种模式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比中位数,已超过了中国膳食参考摄入量的建议值。同时,该模式摄入蔬菜较少,从动物来源摄入的蛋白质也最少。
相比之下,典型的南方水稻饮食模式对于蔬菜、红肉、鱼类和家禽的摄入量高。因此,种种原因造成了北方人在饮食结构方面更易胖。
母义明、陈康等研究人员也指出肥胖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来自人均GDP较低地区的参与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较高。
荷兰科学家发表在《自然》的一份研究揭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更喜欢高热量饮食。面对社会的“无情毒打”,人们往往会选择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从而获得心理宽慰。长期处于被动之中,个体的行为习惯甚至饮食偏好便更容易发生变化。
肥胖带来多重影响,近九成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
肥胖既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渐进性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社会问题。
越胖的人,越可能患并发症。数据指出,从BMI正常、超重到肥胖的人群中,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研究人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肝,34.9%的参与者有脂肪肝,其次是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和高血压(17.6%)。
《真实世界研究》指出,在参与研究的人群中,40.3%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29.6%有一种并发症,17.7%有两种并发症,9.1%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脂肪肝疾病、慢性肾病、胆石症和/或颈动脉斑块等。
一半以上的BMI正常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而超重与肥胖的人群中,分别有70.7%和89.1%的人患有并发症。
超重受试者中,32.8%有一种并发症,23.0%有两种并发症,11.5%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肥胖受试者中,25.8%有一种并发症,30.6%有两种并发症,22.8%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更像一种恶习,而非疾病。如果能节制饮食,并做到合理运动,就足以减肥。但在医学上看来,肥胖其实是一种疾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因此,仅依赖意志力难以自愈。
虽然已有多种减肥药物推出,但是有效性较低,安全性及较长的用药周期,都成为病人和医生抵制或放弃药物减重的原因。目前的减肥药物,与降压药及降糖药相似,需长期服用才有疗效。
这也导致治疗费用高昂。即便在卫生保健系统非常健全的国家,医保也难以覆盖减肥药。长期服用减肥药,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与药物副作用,会降低患者用药热情,最终导致患者拒绝用药或放弃用药。
2023年8 月初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3)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提醒,“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超重肥胖相关卫生支出将占到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 22% 左右。”
饮食习惯、工作生活状态以及身体活动模式,都与环境和社会变化息息相关,跨过超重和肥胖的大山,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少不了全社会形成健康的风尚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