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翟礼,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暑期是旅游高峰时段,大量外地游客带着孩子来上海游玩,一些游客还会顺路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城市玩个遍。早些年,暑期也往往是不正规的“上海一日游”“苏浙沪两日游”等短期旅游产品坑客事件的高发期。今年,媒体调查发现,“一日游”坑客不仅有,还不少。
某酒店入口处,一张绿色的易拉宝海报上列有30余款上海和江浙沪的短期旅游产品
比如,有人投诉旅行社安排的绍兴游承诺不含自费项目,实际却安排了自费景点;有人报名“苏杭两日游”,结果行程中充斥售卖丝绸、龙井茶叶的购物点;有人报名“苏州园林一日游”,产品中承诺的狮子林、拙政园实际上都没去。这些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即使是正规旅行社,也完全可以按照《广告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惩处。
此外,《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据此,也可以查处涉事旅行社的相应违规操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视而不见。
然而,从报道来看,诸如游客投诉的“上海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上海总部)”“景好旅行社”等非正规旅行社,属于“涉嫌非法经营旅游业务且未备案”,不在文旅部门管辖范围内,这又让游客陷入维权难。显然,类似的侵犯游客的事件,不能不了了之。
对于这些不正规的旅行社,文旅部门如果单独无法执法,还可以由市监部门、公安机关等其他部门介入,顺藤摸瓜,及时查处,从源头上为外地游客填补陷阱,降低他们受骗上当的概率。比如,既然一些酒店成了小广告投放的重灾区,不妨就将其当作一个主要“信源地”,以此为线索深入调查、严厉打击,必要时,未必不可以多部门联合执法。
当下,社交媒体十分发达,普通人能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游玩攻略,但是对于外地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和信息差,他们也更青睐传统的旅行社。“一日游”虽然老套,被认为是老去的、非主流的旅行方式,但仍然会有一部分受众,这一现实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应对。
报道中提到一个细节,拿到花花绿绿的“一日游”小广告,往往是外地游客被坑的开端,而这些小广告是被精准投送到外地游客入住较多的一些热门宾馆酒店。那么,酒店到底和这些不正规的旅行社有无关联,背后有无不当交易,甚至是灰色产业链?也应该彻查清楚。
就算双方没有关系,酒店平日里默许这些小广告精准地投在自己的领地、坑蒙自己的住客,未免也有纵容漠视,间接成为帮凶之嫌。因此,还是应当秉持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原则,从维护住客利益的角度,拒绝这些小广告进入酒店,并提醒住客谨防上当受骗。
还要认识到,不管是谁在散发小广告,谁在经营这些不靠谱的旅行社,对于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大城市来说,都是牛皮癣般的存在,非常影响城市形象。唯有药到病除,彻底清理这些坑人的“一日游”,给外来游客一个安心舒适的旅游环境,才是城市该有的担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