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是乌龙一场,但卡脖子是真的卡脖子。6月12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光伏企业的高管刚下飞机,就在德国慕尼黑机场遭警方带走。

去慕尼黑是因为,慕尼黑的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是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太阳能展览交易会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全球大量光伏企业前往参展。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一名参与博览会的光伏企业高管表示,“他们估计早就掌握好各种信息,准备好来抓的。”

更有消息人士则指出,这次被带走的不止一人。



事发之后,很多人都想到了孟晚舟事件。

难道西方敌对势力又对光伏下手了?

今天澄清信息来了。

据报道,被带走的其中一名当事人称:“被他们叫去调查一下,已经出来了。”

被问及带去调查是否涉及大事时,他表示“没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一名高管称:“很多网传消息并不实,而且涉及的是之前双反的事,希望外界不要胡乱炒作。我们也已经和这个人联系上了。他已经回到酒店,只是协助调查。”

所谓“双反”,是指2012年欧美相继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2013年12月,中欧签订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P。

该协议要求各家公司以高于最低进口限价的价格对欧销售太阳能产品,且每年销售量须限制在一定配额内。

协议外的厂商则需缴纳47.6%的关税。

不过2018年9月后,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和最低限价措施已终止。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还表示,目前此事是陈年个案,不用上升到整个光伏行业,更不涉及正常的中欧光伏贸易。

到了这里,我们也能吃下一颗定心丸,这件事不用上升到孟晚舟事件那种高度了。

但是,这事还是暴露了我们的短板——中国的光伏产业看似强大,但和芯片一样,依然被卡着脖子。



没错,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世界第一,利用率也是世界前列,光伏产业的装机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的光伏产业关键技术,关键材料仍然非常依赖欧美、日本。

中国的光伏产业怎么兴起的?

答案是欧洲的带动。

2000年,德国重修了《可再生能源法》,特别强调光伏补贴力度,之后,西班牙、法国也在跟进,欧洲掀起了可再生能源的热潮。

作为劳动加工型产业,中国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机,很多人就承接了不少产能,也获利颇丰。

比如上海电力大学教授施正荣创立的尚德电力,2001年成立,2005年就在美国纽交所敲钟上市了。

比阿里和京东都要早,是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

速度堪称坐了火箭。



于是在尚德模式的示范下,中国涌现了很多光伏企业,其中就包括现在的龙头隆基股份,以及当时还在做猪饲料的通威。

短短几年,中国的光伏企业就暴增一千多家,产能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家庭小作坊买上几台切割机,再买几根硅棒原料,就能产出。

很多农村的屋顶上,都能看到太阳能电板取代了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



但是,这种低门槛、低加工模式也有缺陷。

那就是90%以上的核心原料、生产设备,都是靠进口,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光伏产业的副秘书长说的“陈年个案”就是在那个时期积累的。

因为当时太阳能产能暴涨,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也涨了十几倍。

为了稳定硅料价格,在外商巨头的提议下,中国光伏企业被迫签下了巨额长协合同,提前锁定硅料产量和价格。

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光伏产业需求下滑,多晶硅的价格又暴跌了9成。

这就让中国光伏企业头皮发麻,赔本销售。

很多违反协议的企业,被迫赔偿高达数亿美金的违约金。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业遭遇重锤之时,美国的搅屎棍又来了。

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开展“反补贴”、“反倾销”的“双反”调查,加征的反倾销税收最高达249.96%。

欧盟有样学样,隔年也同样对中国征收高额“双反”税。

本来我们的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便宜的价格,倾销税一加,中国的光伏产品直接滞销。

九成以上的企业被迫停产,最早上市的尚德公司直接破产,创收人施正荣被迫离开管理层……



因为没有核心技术,而处处挨打,赚的还只是一个辛苦钱。

这一点,不仅仅是光伏产业,半导体、化工、机械无一不是如此。

痛定思痛后,中国的光伏产业迎来了大洗牌和大调整。

当然,这离不开国家的引导。

2013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在西部建设大规模光伏发电站。

这就让过剩的产能有了去处,让很多企业缓了一口气。

其次,国家在光伏产业上给足了金融政策和补贴,就和现在对新能源的补贴一样。

光是2013年,国家推行的重振光伏产业的政策就不下于15条。

一边补贴,一边激励。

2015年,“光伏领跑者”项目上马。



在奖励的诱惑下,很多企业重视起了自主研发,一些企业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比如龙头企业隆基股份,通过对单晶硅的研究,通过技术升级,成功把100元/片的成本,降到了3元不到。

通过技术,降本增效,突破了欧美的围剿,一举改变了硅料行业。

2018年,欧盟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终止对中国的“双反”措施。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018年至今,美国不断加码对光伏企业的制裁。

一边加税,一边限制关键组件的出口。

中国的光伏产业虽然强大,但仍有关键技术迟迟突破不了。

一个是银浆,一个是靶材。



尽管我们可以做到85%的原材料及部件自给,但问题往往就是那关键1%。

就像华为一样,虽然能设计5G芯片,但就是不能生产5G手机。

这次中国企业高管被调查,也许只是虚惊一场。

但可以预见,卡脖子的手,是越来越紧了。

留给我们突破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