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年完成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不足两成,只有29.7%的经销商实现盈利。
乘联会的数据则显示,在2022年国内有40%的经销商倒闭,目前已超过半数汽车4s店处于亏损状态,平均每天约11家4s店关停。
4s店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届消费者不去4s店了?
1
在过去十几年内,中国汽车消费者似乎形成了一个习惯:
试车去4s店,买车去4s店,保养去4s店,修车去4s店。
4s店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提供一条龙服务。
但现在看来,4s店模式的市场地位正在被一步步瓦解。
首当其冲的,是销售端。
一辆汽车卖多少钱?可能不同的4s店,售价是不一样的。
很多消费者往往要和4s店的销售斗智斗勇,寻求一个“底价”。
不过随着特斯拉这条鲶鱼的杀入,波澜不惊的市场顿时变成了拳拳到肉的搏击。
其汽车直营销售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从官网下单,价格透明,车开到家门口,价格的决定权也是全部集中在厂家手上,减少了4s店的中间差价。
如此,消费者往往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理想的车。
在体验上,4s店通常会捆绑贷款、售后服务等种种内容,其套路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影响客户体验,而直营模式却能够给顾客提供类似网购的体验。
新消费的核心主体,始终是“新青年”。
这届“95后”、“00后”相比于老一辈人,更习惯于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消费方式,更看不惯销售经理的弯弯绕绕。
如今,直营模式已经让特斯拉尝到了甜头——更少的广告费,更快的销售周期。
目前汽车全球库存周转率,特斯拉是3-4天,而传统4s店周转率则是60天左右。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青睐直营模式。
目前,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大众、广汽等传统车企纷纷推出直营模式,并走进大型商超,对“前店后厂”式的4s店依然形成降维打击之势。
全新的模式让车企尝到不少甜头。
传统4s店,基本都在城市郊区,消费者去一次还要费老大劲。
但现在的商超模式(车展放在城市商场或城市黄金地段),极大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增加了消费者体验的频次,也就有利于提升购买率。
在这种趋势下,4s店能收到来自厂家的的渠道费或者展位费,自然越来越少。
大量倒闭,终究是逃不掉的宿命。
销售方面不断丢失城池,售后也遭到围追堵截。
4s店擅长的保养、维修,正遭到以“天猫养车”、“途虎汽车”、“京东养车”为代表的新势力的瓦解。
过去消费者要修车保养,车开到4s店一停就行了,而且还能吃个饭、喝个茶。
不过这种服务的代价往往是:高额的保养维修费用。
去一次,几千块钱就没了。
传统的汽修店虽然便宜,但是价格、服务却参差不齐,消费者很难鉴别。
为了防止入坑,车主往往宁愿多花钱去4s店搞。
但现在,传统汽修店也开始品牌化、统一化、标准化。
就拿“途虎汽车”来说,价格在网上都能看到,收费和门店装修高度标准化。
价格还要便宜不少,而且能做到及时维修,不用让消费者“等太久”。
针对一般的轮胎油保养、美容产品,已经可以做到对4s店的替代。
至于处理汽车故障、发动机故障等难题,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我看了下相关财报,2019-2022年,途虎养车收入分别为70亿元、88亿元、117亿元、115亿元,逐年上升。
途虎的财报节选
而且,随着新能源车的替代潮,消费者面临的售后问题会越来越少。
一方面,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电机的故障率非常小,保养项目和动力故障率比燃油车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不少造车新势力推出更人性化的服务。
比如蔚来汽车,车出毛病了,只要打个售后电话,就会有人上门拖车,上门送车,非常贴心地帮车主解决用车难题。
这些新的消费服务模式,对传统4s店最擅长的售后领域,形成降维打击。
如此,4s店的衰落也是规律使然。
不过,以上种种新消费模式的出现,并非意味着4s店只能面临末路。
从整个汽车零售行业看,4s店背靠大型经销商集团,其资金、人力、物力,也是较为雄厚的。
他们可以在快速吸收新技术和新服务后,做出一些转变。
比如现在不少4s店已经开始尝试直播卖车、直播看车。
还鼓励销售开设社交账号,在网上和消费者互动。
还有的4s店,积极对门店进行升级,使之更符合年轻人的购车氛围需要,从而获得顾客的回头率和口碑。
行业的进步,往往来自于新势力的挑战。
原本牢不可破的4s店模式,被撼动的同时,也在被“升级”。
大浪淘沙,拥抱变化,积极转型者得以延续。
固步自封者,必将被淘汰。
对于4s店来说,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研究消费者,拥抱消费者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