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 (ID:meerjump),作者:院办壁灯,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从今天起,我要去苦修一门新技术,学成之后另谋高就,离开这个破地方。”


上班上久了,人难免会发疯产生这种美好的愿望,然后再花很长一段时间(近乎永远)去物色一门靠谱的新能力。


今年,让我有了离职深造动力的,是一场来自浙江丽水的舞台表演。


在浙江说到看戏,你可能会想到昆曲、越剧。但这些戏种学习成本高、回本难度大,并非我这种废物可企及。


真正让我萌生“要不试试”念头的,是一种名为“讨饭戏”的戏码——光看名字就让人心痒不已。


讨饭戏,是婺剧里的一种桥段,指的是剧情里乞讨的一折戏。演出时,演员在台上乞讨,观众则施舍食物以求取好运。


乍一听不过是台上台下有互动的戏曲表演,但是每个异乡人头一回看讨饭戏,都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场子。


偌大的戏台上散乱着泡面和罐装饮料,长跪不起的演员弯下了腰,来人看不清他脸上的油彩,而错把他当成超市的仓管在点货。


图/B站@婉儿视频<br>
图/B站@婉儿视频


在浙大修习土木工程的大梁,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讨饭戏的时候,他说以为自己进了什么线下直播间,大哥们刷的礼物全是真材实料。


台下的观众在疯狂往台上给演员投掷食物,还有人成箱搬运泡面和饮料上台。感觉跪在台上的演员收拾收拾东西,就能村口去开士多店了。


“人生第一次,我希望跪在台上的那个人是我。”


图/B站@哎呀呀_hy
图/B站@哎呀呀_hy


倘若人生如戏,那可能会是讨饭戏。


因为你一生都在用各种方式乞讨,却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能讨到些什么。


在这里,丢零食只是家常便饭,泡面泡椒凤爪牛奶往台上抡都是小的,一些财大气粗的戏迷,送礼都是成箱往台上搬。


图/抖音@婺剧辉哥
图/抖音@婺剧辉哥


一位来自丽水缙云的网友说,在他们那里,一场讨饭戏后能原地开一家烧饼店。


素来把旺仔牛奶当水喝的院办成仙猫,和我一起欣赏讨饭戏时,盯着一地旺仔牛奶两眼发直,当晚就熬夜读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但送零食饮料只能说是寻常举止,浙江讨饭戏戏迷圈中向来不缺狠人。


图/抖音@眼镜哥<br>
图/抖音@眼镜哥


大学时我和一位浙江金华的师弟做戏剧课题,他说他们那儿戏迷云集,千万别以为他们只会送点零食,很多观众都会送农作物,分分钟让人见识到浙江的淳朴民情。


“之前我爹不好意思上台,我就帮他挑过两担香蕉上去,在台阶处还撞上一个抱着箱菜花的大哥。”


我之前一直以为他在吹牛,直到我在手机上看到有人往舞台上豪掷一捆甘蔗,才知道浙江农民的民风简直朴无止境。


图/抖音@韵味上城
图/抖音@韵味上城


从古至今,讨饭戏的打赏多样性一直是一个谜。


即使是台上的角儿,在演艺生涯中讨饭表演无数次,也无法预料自己下一次表演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收获,比如唱着唱着突然飞来一只榴莲……


有时候是几打鸡蛋,有时候是一扎大葱。



可以是两只菠萝,可以是两条活鱼,也可以是两只活鸡。


图/小红书@一只夹心咩<br>
图/小红书@一只夹心咩


也有人拎着一筐小龙虾上来,倾盆而下,让见过大风大浪的演员都花容失色。


但在浙江讨饭戏里面,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还是台下观众给角儿送现金的场面。


在花钱上,婺剧粉丝和内娱粉丝相比不遑多让。


看戏向来讲究有钱的捧个钱场,讨饭戏的舞台上,最不缺的是中年人对于艺术的慷慨,红包多到演员手中塞不下,毛爷爷也是一张一张爆塞。


图/微博@橘子新闻
图/微博@橘子新闻


不仅出手大方,“榜一大哥”们还讲究亲手将钱送到对方手中,有效避免了平台赚差价。


除此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粉丝责任感,不能影响了演员的表演,妨碍人家唱戏,于是给钱的方式也别出心裁,简言之就是身上哪里塞得下钱就往哪里塞。


把钞票做成串挂演员脖子上,已经秒杀了泰国钱花。但叔叔阿姨们最爱干的,还是往演员的头上塞人民币。


一位爱吃烧饼的缙云戏迷曾开过玩笑:“讨饭戏里谁的戏好,就看他下来的时候是不是个鸡冠头。”


那时我回应得很敷衍,因为我沉醉于那顶钱冠,在想现学讨饭戏来不来得及。


看着跪在一堆红烧牛肉面和旺仔牛奶中的演员,脖子上挂着两吊钱,头上还拴着几十张人民币,哪个社畜看了心里不生出一丝羡慕。


然而,弃文从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光是头顶几十张人民币还要大悲恸哭,就已经劝退了一大波人。



事实上,演讨饭戏并不是什么钱多事少来钱快的活儿。


根据一些知情网友的说法,一场讨饭戏的所得,基本上都用于支撑整个剧团的生存。


舞台上壮观的食物投掷画面,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很多,但对于一大帮子人的剧团而言,实际上只够几天的后勤补充而已。


两箱方便面看起来多,分下来都不见得能人手一桶;再比如这两只猪大腿,找个厨师烧了,都不见得够那么多张嘴一天吃的。


图/抖音@婺剧丁小辫儿<br>
图/抖音@婺剧丁小辫儿


一场羡煞旁人的讨饭戏,到底也只是一台大戏中的其中一出。


那位金华的师弟告诉我,演讨饭戏之前都会事先和主家(相当于甲方)商量好,剧团来村子里演个几天,但是讨饭戏一般就只会演一场。


要是演多了,主家以后也不愿意请了,在行业里名声也不好。


“大家送的东西全是真金白银买的,要是天天演,哪还有观众买账?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图/抖音@最初的诺言<br>
图/抖音@最初的诺言


讨饭戏不过是一场戏里的一小节,演讨饭戏的也不过是平常的戏曲演员而已,什么唱念做打,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


某种程度上,讨饭戏还比别的戏难演一些。


跪和哭在讨饭戏里是家常便饭,而且演员需要极强的情绪管理和随机应变能力,才不至于被戏迷送的东西给整破防。


所以有人说,讨饭戏的角儿,跪的是衣食父母,赏的是德艺双馨。


在那些波澜壮阔的表演里,就可以看出演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在物理方面。


且不说在舞台上奔跑的活鸡,光是哪个热情似火的戏迷,往演员肩上挂几斤重的香蕉,或者放两条一米八的甘蔗,就够人喝一壶的。


图/抖音@晓羽逛兰溪<br>
图/抖音@晓羽逛兰溪


总结一句,你所看到的岁月静好背后,实际上是他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要是你被讨饭戏摄魂夺魄,觉得自己也天赋异禀,能够成为讨饭梅兰芳,或许可以试试从基本功练起,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我,在听说讨饭戏那些插头上的百元大钞归演员个人所有之后,就盘算起了修炼唱戏基本功,先从倒立三分钟开始。


结果人还没立起来就闪了腰。


昨晚躺在床上,我望着天花板,反省自己并未做到循序渐进。思前想后,我决定先从讨饭开始学起——

请各位老铁先V我50,助力我的戏剧生涯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 (ID:meerjump),作者:院办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