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张永群,编辑:张永群 孙岱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快到农历新年,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家里年货的采买中。不少“90后”“00后”扛起了家里的年货消费大旗。这两天,“#00后和父母买年货的代沟#”这一话题在网络上被热议。
在相关新闻中,一位00后女生小张给家乡父母买年货,小张采取的是网购的方式,父母一开门发现,加湿器、泡脚桶、空气炸锅等产品的快递在门口堆了半人高。母亲觉得,女儿刚挣钱就乱花钱,买的东西“乱七八糟”,“线下边逛边买才有年味”。
年味,其实就是过年的氛围,是年俗的味道。边逛边买年货,确实是父母那一辈人的仪式感。然而,就像已经被讨论过无数次的互联网云拜年,各种新的年俗正在带给人们新的仪式感,塑造着年轻一代关于春节的记忆。
父母和孩子成长的时代不同,生活和行为方式自然会有差异,代沟是很正常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像买年货,年轻人习惯了网购,凑单满减、送货上门,便宜又方便。至于买什么,从来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年货就是我们对父母的心意,“乱七八糟”的东西背后是“一心一意”的爱。
我们和父母对于年味的感知,形式和载体不同,但文化内核却是相同的。可是有些时候,恰恰是这些载体会被放大成矛盾。
不只是年货的采买,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代际差异会频频出现在各个家庭里。比如,小辈推荐预制菜,味道不错又省时省力,长辈却觉得自己做才有年味,再如买衣服的审美、聊天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等等。
尤其是长时间没见面之后的朝夕相处,更容易将这份差异凸显。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表示,好几年没回家,这会儿有点近乡情怯了。甚至有人说,自己患上了“春节焦虑症”。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差异,都不能用正确和错误来区分,只是根据生活经验形成的习惯不同、逻辑不同罢了。所以,我们不妨多一点理解,借由春节这宝贵的团圆时刻,完成代际差的和解。
遇到代沟时,多想想彼此的初衷。我们和父母的几句拌嘴,回到最初的时候,往往是爱和关心。就像新闻中的这位妈妈,她说女儿买的年货“乱七八糟”,其实是心疼刚挣钱不久的女儿为自己花钱,她嘴上嫌弃堆起来的加湿器和空气炸锅的快递,心里也许正热乎乎美滋滋的。
同样的道理,有时候子女觉得,好不容易见一面,妈妈怎么可以这么唠叨我。多想想为什么,我们便可以理解了。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是表达亲情抚慰乡愁的时刻。不必让这份差异成为负担,多一些包容,多一点耐心,和父母一起享受这份难得的团聚吧。填平代沟最好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争吵,而是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张永群,编辑:张永群 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