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孙岱,编辑:孙岱、孙小婷、范天培,责编:王子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北京很多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都出现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场景。人们向有需要的邻居们提供食物、药品、抗原检测试剂,以及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面对疫情而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情况下,邻里之间的“接济”可谓方便又快捷,给了人们一定抗击疫情的底气。



比起配送时间不够稳定的外卖、快递等方式,邻里之间的“共享”不但来得快,更平添了几分温暖,带着浓厚的人情味儿。曾经或亲近或素昧平生的邻居们为有需要的邻里街坊慷慨地送来药品、新鲜蔬菜,他们在群聊里分享生活趣事,互相加油打气。


可以说,疫情让人们重新定义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人们似乎正在回归传统紧密的相处模式,符合了大多数人对邻里之间关系最好的想象与期待。


在以往,城市社区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的陌生的人群构成的社会,人们对个体领域的追求、居住环境的改变等因素,让传统的邻里关系发生变化,邻居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长大后,这些改变让父辈们总是在耳旁唠叨,现在的年轻人不和邻居走动了,邻里之间不像过去的那样亲密。



与童年记忆中紧密的邻里关系相比,如今城市社区里人们互动性逐渐降低,彼此间仿佛失去了“被需要”的关系,人们对近在咫尺的社区邻里街坊表现得陌生而又疏离。有网友直言:“疫情之前,邻居对我来说属于完完全全的陌生人。”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以家庭和社会为主的关系网络此时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需要,社区邻里的关系此时便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线上交流、共享食品和药物等必需品,彼此间的信任与互助是塑造新型邻里关系的好时机。于是邻里关系悄悄发生着变化,一种既亲密又互惠的新型关系网络正在流行:从前或鲜少接触的邻居,此时摇身一变成为一同抗击疫情的“战友”,这份守望互助恰是缓解当下问题一剂再好不过的良药。


“百金买屋,千金买邻”。这些事例也从侧面说明了曾经的那种熟人社会并没有就此消失。疫情之下,有社区自制“抗疫包”送给居民;有街坊设置“共享菜篮”,供有需要的人取用;更有“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等互助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助力人们“余药共享”……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人们相互给予慰藉产生了一种能量,让人们在面对疫情的考验时能够镇定自若、共渡难关。“抱团取暖”也让建立在线上的关系逐渐延伸到线下,人们之间的温情互助让邻里间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连接。


图片来自:腾讯
图片来自:腾讯


一颗白菜,一根萝卜,一板感冒药,疫情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见证了疫情中邻居关系的转化:从以往见面可能会尴尬的陌生人,到守望相助共同“打怪升级”的队友。也许这样熟稔的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平淡,但互相扶持、抵抗病毒的经历,会让已经建立的情感一直延续。正是有了这样的邻居互助,疫情防控的网络变得更加严密、扎实,生活方能快速回归正轨。


疫情下,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正在随着时间发展,沉淀出不同以往、特殊的邻里相处模式。而一座城市的温度,就体现在这些方方面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