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中国裁判三人组马宁、曹奕和施翔未能获选,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
今年5月,FIFA公布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名单,中国裁判马宁作为主裁判,曹奕和施翔作为助理裁判入选。
这是中国裁判员入选世界杯裁判名单最多的一次,亦是中国裁判时隔20年再次站上世界杯球场。
而据相关报道,尽管马宁没有机会“主哨吹罚”世界杯,但依照世界杯裁判的奖金制度,他仍将获得8.5万美金(约人民币60万)的收入。
细细算了一下,马宁目前只担任了6次小组赛第四官员(等同于助理裁判),在场上大多数的实质工作就是“举牌子”。
为什么收入能那么高?
裁判是一场足球比赛的灵魂。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曾将世界杯裁判组称为:“第一队”。
在足球场上,主裁判可以罚下球场上的任何一个人,包括球员、教练、队医、助理裁判以及场边记者和摄影师等,甚至还可以罚下自己。
在1998年英格兰的一场足球联赛中,主裁判与门将发生冲突后出手打了对方,然后给自己出示了一张红牌离开球场,导致了比赛中断63分钟,最后不得不取消。
那么关键的人物,自然收入不菲。
据悉,本届跻身卡塔尔世界杯的129名裁判,分为36名主裁判、69名助理裁判和24名视频助理裁判,每人都能获得7万美元的基本工资,每场比赛还能获得奖金补助。
补助的具体金额是:
小组赛助理裁判,每人每场补助2500美元。
淘汰赛主裁判,每人每场补助1万美元。
淘汰赛助理裁判,每人每场补助5000美元。
粗算下,一名能站到决赛的主裁判,累计最多可能获得30万美元(约人民币210万)。
马宁由于出场不多,而且不是主裁判,所以最终只有8.5万美元,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
如此高的奖金,想当裁判的人自然趋之若鹜。
比如本届世界杯上和宋小宝撞脸的伊万巴顿,为了担任裁判,甚至放弃了自己有机化学教授的职位。
而规格严,选拔要求高,则是世界杯选取裁判的主要特点。
早在2019年,世界杯裁判的选拔就已经正式启动,经过3年考察评估,才选定完成。
那么,中国的马宁是怎么入选的呢?
首先,足球裁判必须是个会踢球的人。
马宁从小就在体校上学,在足球队担任过门将。
2005年,马宁通过中国足协组织的考试,以理论、体能双科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国家级裁判,开始执法全国足球乙级联赛。
2008年,马宁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足球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开始执法中甲、中超联赛。
为了成功入选世界杯裁判,马宁首先要得到足协的推荐,然后接受国际足联评估。
评估考试大项是体能和执裁能力。
具体包括日常体能训练监测、定期体测、理论测试、视频案例测试、英语测试、赛事执法水平评估等。
这要求裁判员既能跑,又能深入了解专业判罚知识,更要有双锐利的眼睛。
要知道,一场足球赛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是依赖裁判的执法水平的。
比如,2006年的世界杯,在澳大利亚队对克罗地亚队的比赛中,主裁判格拉汉姆·波尔在对某球员出示第二张黄牌后,竟忘记将其罚下。
事后,波尔惭愧不已,直接宣布退役……
现在的世界杯,引入了大量科技识别系统,一方面可以帮助裁判减少误判,但也考验着裁判的水准,毕竟在机器面前,人眼的判断误差如果太大,也会让裁判被观众诟病。
所以说这个钱虽然多,但想拿好,也不容易。
略显可惜的是,本次世界杯,国际足联只给了马宁“举牌”的机会,而没有给他“发牌”的机会。
不过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只要中国面孔能够站上世界杯舞台,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
有人说:不申办世界杯,这是二十年来中国足球最好的决定,至少纳税人的钱暂时不会被浪费了。
但即便如此,无相君还是衷心希望,下一届世界杯上,我们的国足也可以出现在绿茵场上,有钱大家一起挣,不能总让中国裁判去为国争光。